[行吟天下]醉美云台山

绿草芳菲

<p class="ql-block">昵 称:绿草芳菲</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962709</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月2 8日是中国诗坛巨匠白居易的诞辰日。在中国文学史上,白居易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的一生,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长诗,既有“兼济天下的”豪情,又有“独善其身”的智慧。这位伟大的诗人用他的诗词点亮了历史长河,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小我就喜爱读白居易的诗,他的诗词有体察明情、反映了民间疾苦的,如《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心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有热爱大自然、观察景色变化的,如《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有观察生物细致入微的,如《钱塘湖春行》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对自然现象观察的,如《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白居易在任河南尹时为云台山留下名句《初入太行路》“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苍莽。尝闻此中险,今我方独往。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今天重读这首诗,让我想起2008年四月,我游历云台山时的情景。云台山恰如白居易在诗中描写的那样,山峰苍茫的云台山,非常险峻、神奇、壮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台山位于河南焦作武修县境内,地处太行山东端,南临黄河,是太行风光最精华之所在。云台山,是一处令诗人们也曾为之沉醉、笔下生花的神奇之地。它的美,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在四季的更迭中变换着不同的色彩与姿态;它的气质,又似一首悠扬的诗篇,在时光的长河中流淌着无尽的韵味与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很早听说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台山以水叫绝,泉瀑溪潭星罗棋布。单级落差314米的云台天瀑雄冠全国之最;天门瀑、白龙瀑、黄龙瀑、丫字瀑、旺荣瀑、九连瀑……形成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多孔泉、珍珠泉、王烈泉、明月泉、三官泉……清冽甘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台山因林冠幽,景区内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树和茂密的植被,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太行花及龄逾千年的五角红枫和其它珍稀动植物分布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台山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作为儒、释、道景观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更有“竹林七贤”隐居的遗迹和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还有诗魔白居易描写云台山的《初入太行山》和唐代诗人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登高吟诗佳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了一睹太行山具有华岳之险,泰岱之雄,峨嵋之秀,黄山之奇,青城之幽于一体--云台山的美景,我们一行人冒着淅沥沥的小雨来到了景区。乘坐景区内的小巴上山,凭车票可到景区内任意一个景点。</span></p> 茱萸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天上午我们直奔茱萸峰,坐在景区车上,望着四周群山峻岭云雾缭绕,我急忙拿起相机抓拍,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穿过一座座山洞,不愧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整个上山的公路开凿的很好,大概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云台山主峰-茱萸峰山脚下停车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茱萸峰因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闻名于世。茱萸峰海拔1308米,云腾山浮,丛林茂密,我们顺着山道拾阶而上,到半山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洞时,看见好多人已经折回,因为上山的石阶特别窄陡,越往上越险,加上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没有胆量的人攀登时腿肚会打颤,我特想领略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踏上千阶的云梯栈道,终于登上海拔1308米的主峰茱萸峰顶,峰顶上有座道教圣地「玄帝宫 」,站在这里北望群山层峦叠嶂,满目苍翠;南眺怀川沃野千里,织锦铺秀。此时特能感受诗人的情怀,此刻、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宏大与人类的渺小,也让我不禁思考起人生的意义。在这高山之上,尘世的喧嚣仿佛都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敬畏。</span></p> 小寨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寨沟,相传因隋末唐太宗李世民与农民起义领袖刘武周曾在此安营扎寨,并数次交战,故而得名,总长约2公里。现在为了更吸引游客,同时起到统一的效果,已更名为潭瀑峡。进了景区,我觉得与黄山相比,说黄山是位大家闺秀,甚至是皇宫里的公主都不为过,云台山只能算一个小家碧玉,清新脱俗,因以前交通不便,所以藏在深山鲜少人知。但走着走着,发现这些山,下面均是成陡坡型的翠绿的模样,而到五分之二处,皆陡然拔山而起,成直立的山峰,个个都像竹林中的贤人,清癯嶙峋,玉树临风,伟岸高洁,恬淡自若。我觉得云台山的山更像男士。再往前行,小寒沟的景色变得更是美不胜收,尤其那时隐时现从未间断的溪水,使我有种佳丽相伴的感觉,让我不禁想起白居易描绘壮美景色的古诗,“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眼前美景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盎然的世界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由于是在谷底的沟边行走,我们无须过多地攀登或下台阶,完全可以随着性子,闲庭漫步。每到一个瀑布前,游人都会争着照像留念,因为在青山、绿树、碧潭中,又冒出那么一挂白花花的泉水,在它跟前留个影,无疑不是一种最奢侈的享受。有年轻人不怕清凌凌的溪水侵肤,脱了鞋袜在水里嬉闹,放松自己,寻找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清彻的潭水中,透明透亮的小草鱼和黑黑的小蝌蚪让人百看不厌。峰奇、树摇、水喧,游人的眼晴里无不闪着好奇的目光,同时忘记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不顺和谨慎,完全现出宠辱不惊的状态,似乎身上有使不完的劲,肢体也没有了拘束,完全顺自己的性情率真,想怎么迈步就怎么迈步,想怎么做手势就怎么比划着,口里赞叹着赞叹着,不由自主在这谷中高喊起来,你喊,我也喊,大家都喊,分明是相互感染了。千万年的云台山也被感染了,石变得更奇,绿叶在微风中摇得更欢,溪水哗啦啦的声音更响亮更富有节奏,组合成一曲盛大的山水林交响乐。这时,不知名的珍禽披着绚丽的羽毛,也啁啁啾啾的飞来飞去的凑趣。大家觉得这风景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熟悉,好象生活本应如今天这样;陌生,好象有种久违的似曾相识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了不老泉。据说喝一口可养颜美容,喝两口可健步如飞,喝三口已是返老还童,但万万不能多饮。大家都想去接,可没东西,只好把手中的矿泉水倒掉,用瓶子接。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那泉眼是什么样的,泉水是怎么涌出的。我羡慕那些泉边争抢的人,他们用言行表达出人类最可爱的纯真之处。忘情的我,不停的拍下那占尽山水风韵,冠绝天下奇景镜头。这些瀑布说来也怪,不是从一道道石缝中整齐流出,就是从已钙化的苔鲜里一线一线挂在悬崖峭壁上。没有人说得出清水是从哪里来,也没有人把青青的陡立的山峰想象成蓄水的大水塔,好象这水是从该来处来,往该流处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寨沟的尽头是“U”型壁,进了里面,仰头往上望,皆有种坐井观天的感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飞鸟,在绝壁内自由自在地展翅高飞,它们如我们一样,没有目的和功利,只是为飞翔而飞翔。“U”型壁尽头右边有如凤的千年青苔,左边有如龙的不竭瀑布。下面碧蓝的潭水中有两块大小相当的呈长三角形的石头,成不规则的对称摆放在那里,还稍微有些上折,恰如一只蝴蝶的双翅。前卫时尚的女孩男孩,争着举起双臂像蝴蝶一样在上面留影,留下今生最灿烂的笑容。不知是一万年、十万年,还是一百万年、一千万年前,平整如加工过的方石,不甘寂寞,顺着自然的不知名的伟力,凌空化蝶,折成两半,才成今天这永久的“蝴蝶”,让少男少女们在它上面实现飞翔的梦想。灵石有幸,我们更有幸。在折回去的路上,我们又看到许多争奇斗艳的不同于来时的美景。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没有人再作无谓的赞叹,大家都尽情地享受这清风、这绿林、这碧潭、这不间断的瀑布和用语言无法描述的奇石。</span></p> 老潭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潭沟。它的尽头和中心是落差达314米的雄冠亚洲第一高瀑--云台天瀑。水来自山西境内,从两峰间的峭壁直泻而下。由于非常壮观传神,而豫北地区又多旱灾,所以善良的老百姓就把最美好的心愿寄托给它。说它是天河里的一位龙王,不忍豫北百姓受干旱之苦,私自降雨,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的栖身之处。现又更名泉瀑峡。小寨沟的风景早已令我们陶醉,谁也不知道老潭沟又翻出什么花样等着我们,听地导说云台天瀑只有到了七、八月份的雨季才会呈现,现在只能看到悬崖绝壁上的水痕,所以我们没去看云台瀑布。</span></p> 猕猴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去了猕猴谷。猕猴,给我的印象应该是较小的那一种,可云台山的猕猴个头和普通的猴子没什么两样。首先,上到山来看到的是关在笼子里的猕猴,有几只大一点的猴子,怀抱着小猴子,或在吃奶,或在嬉戏玩耍,或是依偎在母亲的怀中,母亲在给清理着皮毛,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母爱,让人深深的感动。在往上走就是有一些野生的猕猴了,他们生活在大自然怀抱里,在群山峻岭中自由往来,有的在相互追逐,有的在荡秋千,听说这里的猕猴是不怕行人的,只要行人给扔点食物,就争先恐后的抢了上来,争夺着食物,反而是行人吓的赶紧躲避开来。</span></p> 温盘峪(红石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我们早起,七点出发经过一段徒步,我们来到了被园林专家誉为“自然山水精品廊”的华夏第一奇峡――红石峡。整个景区山峦叠嶂,泉瀑争流,瀑潭泉多如繁星。既有大山的阳刚之气,又有流水的阴柔之美,专家赞誉:“苍茫雄劲,神奥深蕴。云根生情,泉瀑撩心,混蒙质朴,外旷内幽。云岚蔚蒸,山水清音。”并有春日繁花似锦,夏日满目苍翠,秋季红叶似火,冬季积雪如银的美妙景观。这里人文景观密集,奇观殿宇鳞次栉比,碑碣石刻随处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温盘峪,它身处断崖之间,似乎是在山的半腰里骤然天崩地裂,随时能腾飞出一条赤色的巨龙,气势如虹。我们随着密密麻麻的五颜六色的游人在一千多米长的悬崖峭壁中游动,听地导说今天来的游人大概有2-3万。到过全国很多景区,还没见过这么人贴人游人如织的情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地俗语说云台山,一老一小压一宝。那“老”是指老潭沟,“小”是指小寨沟,“宝”则是指温盘峪,说它气温一年四季有别于云台山其他地方,冬暖夏凉。现在更名为红石峡,因为那些石头全是纯一色的紫红色。不知是那位人高瞻远瞩,有这么大的手笔,在相对峭立的石壁中间开凿一条山道,实在开不出的地方,就用水泥制成紫红色的仿木栈道,两壁之间则制成红石块桥。青翠的杂树和草在点缀着这些像皴出的红石,碧绿的潭水在映照着这些像皴出的红石,白花花的瀑布在打磨着这些像皴出的红石,我亲临过西北的大漠戈壁,走进过如琼楼玉宇的南方溶洞,今天站在这险象环生的巨大红石之间,我不得不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把这里列入我一生中看到的奇观之一。有人称它为华夏第一奇峡,这决非是虚妄之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是穿过一线天桥,从陡峭的石梯斗折蛇行下到栈道,然后反复在巨大的红石中穿梭。峡峪前半部分是以石见长,眼睛看到的是惊心动魄的怪石,耳朵听到的是永不止息的流水轰鸣声;后半部分是以宽窄不同的都高达十多米的瀑布见长,那瀑布背后的绿苔如千年古松,而昼夜喧腾的瀑布则如白练如矫龙,它们又相隔不远,相互可以看得到,可以进行对话,又很像进行友谊赛,比谁更秀美,比谁更神韵,比谁更飘逸。前半部分宽些,巨大的红石犬牙交错,中间隔着湛蓝湛蓝的山泉;后半部分几乎是两壁相叠,举头难见天日。为了永远留住这些好象天外来客的瀑布,我们都在心里默默地祈祷,让它们先歇会儿、歇会儿。这美景美得实在让我们喘不过气来,睁开眼、挤着眼都不敢相信。那丹霞地貌,红岩绝壁,碧水连环,仿若大自然用最炽热的色彩与最灵动的笔触勾勒出的绝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这片独特的地貌前,仿佛能听见时光的低语,感受到岁月的痕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描绘山河壮丽的古诗,“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红石峡便是这诗句在现实中最为生动的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登上水库大坝回望,才知道不知名的建设者,真是个大手笔。正是他们在红石峡最上方建大坝拦水,才使得下场雨就一下子淌走的山泉,有计划地奔腾,四季来此都可以享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快感。红石峡真可谓石破天惊,别有洞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我们告别云台山,那奇特的丹霞地貌、飞流直下的瀑布、云雾缭绕的山峰,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首最伟大的诗,而我们,只是这诗中渺小的一员。云台山,这座充满诗意与情怀的大山,将会永远烙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美的风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