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游历12天(二)

貂裘换酒

<p class="ql-block">第六天:海陵岛--珠海--中山--深圳</p><p class="ql-block">在珠海湾仔码头乘坐市政大型邮轮,观览港珠澳大桥以及“澳凼”、“友谊”、“西湾”三座跨海大桥,一睹“浪漫之城”珠海的美丽景色,欣赏澳门旅游观光塔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珠江游船上远眺港珠澳大桥。</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是一项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全长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该工程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和人工岛等部分,其中海底沉管隧道长约6.7公里,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组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可抵御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其建设历程历时15年,面临外海环境复杂、台风频繁、海流涌浪复杂、海底软基深厚等挑战。大桥的建成刷新了多项世界纪录,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在珠海口岸观景台远眺港珠澳大桥。</p> <p class="ql-block">珠海渔女雕像位于珠海市香炉湾畔,雕像高8.7米,重10吨,用花岗岩石分70个部件组合而成,是雕塑家潘鹤的作品。渔女雕像是珠海市的象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珠海大剧院的造型融合了滨海城市特有的元素,它由一大一小两个贝壳形状组合而成,大的叫日贝,小的叫月贝,因此人们又称之为“日月贝”。</p> <p class="ql-block">大剧院广场。</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位于中山市翠亨村,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并主持建造,于1892年建成,占地500平方米。故居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外部具有西方古典特色,内部则为当地民居传统形式。故居旁现建有孙中山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翠亨村牌坊。</p> <p class="ql-block">童年时的孙中山,常在家门前的大榕树下听参加过太平军的村民冯观爽老人讲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起义的故事。孙中山后来回忆说,他的革命思想最早即萌发于此。</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馆是孙中山故里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念馆藏品数量为22897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634件/套,展馆一楼展厅为孙中山生平史迹陈列,二楼展厅为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史实陈列。</p> <p class="ql-block">深中大桥(原名:伶仃洋大桥)横跨于南海之上,全长24公里,大桥主塔270米,长度为世界之最。大桥的建成极大便利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深圳某处小夜市。</p> <p class="ql-block">第七天:深圳--惠州--巽寮湾</p><p class="ql-block">在深圳,走进购物天堂中英街,历史的沧桑和现代的繁华扑面而来。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一街两制”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中英街老界碑。</p> <p class="ql-block">左侧香港,右侧深圳。</p> <p class="ql-block">越过大榕树,前面便是香港属地了。</p> <p class="ql-block">深圳街景。这些高楼建筑,我在三十多年前看到它正在建造,如今已显得老旧了。</p> <p class="ql-block">惠州西湖山水秀邃,浮洲四起,青山似黛,绿水如碧,素有“岭南明珠”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泗洲塔为七层楼阁式砖塔,呈八角形,檐角微翘,与周围的湖光山色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西湖公园内有座准提寺,始建于明代,气势恢宏,曾有几位高僧相继到此布道传法,它是岭南颇负盛名的丛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曾被贬惠南为官,留有“天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比)杭州”之句,足以说明他对惠州西湖的喜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九曲桥横跨西湖的南北两岸,全长约3百米。</p> <p class="ql-block">走进惠州巽寮湾磨子石公园,海滩边排列着许多大大小小岩石,如磨菇,似灵芝,像海龟……</p> <p class="ql-block">尤其这块风动石让人啧啧称奇。风动石虽历经沧桑,依然危立如故,让人有一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吹一石万钧动”的惊心之感!</span></p> <p class="ql-block">两石对峙,左逊右昂。</p> <p class="ql-block">山遥、海蓝、沙软、岩奇。</p> <p class="ql-block">第八天:巽寮湾</p><p class="ql-block">天后宫岭南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南澳巽寮天后宫的初立,可追溯自明天启年间。先民半农半渔为业,一日风雨初霁,他们发现海岸沙丘上端立一尊妈祖神像,众人以为天赐瑞兆,遂建祠供奉。</p> <p class="ql-block">双月湾是世界罕见的连岛沙洲,形如两弯新月,左为红海湾畔,右为大亚湾畔,两湾连接大星山岛(近处)和稔平半岛(远处)。红海湾畔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大亚湾畔水平如镜,微风细浪,十分绮丽。</p> <p class="ql-block">红海湾畔。</p> <p class="ql-block">大亚湾畔。</p> <p class="ql-block">在大星山观景台上可鸟瞰全景。</p> <p class="ql-block">平海古城始建于1385年,曾经是军事要塞,被誉为岭南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古镇现存四座古城门、部分城墙等。</p> <p class="ql-block">广东“十大最美渔港”之一的南澳巽寮渔港,既是渔业生产、渔船避风的港湾,也是比较热门的观光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风光旖旎的渔港,在夕阳的渲染下,瞬间变得绚丽而壮观,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第九天:巽寮湾-汕尾-汕头-南澳岛</p><p class="ql-block">‌金町湾在汕尾,处于北纬22度,这个神奇的纬度赋予了金町湾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气候条件。七公里的原生沙滩,海水清澈,沙细柔白,原始之美一览无遗。</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亭建于1934年,潮汕人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募资而修建的,当地人习惯称此处为“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汕头老市区商业文化街,是外地游客喜欢光顾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各种当地特色的小吃,还有称作“小公园”和天后宫的两个景点供人参观。特别是“小公园”是汕头历史的见证,更是潮汕华侨华裔回乡瞻仰之地。</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妈祖庙)是广东及南洋地区常见的渔民出海祈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潮汕特色小吃。</p> <p class="ql-block">到处可见骑楼建筑。</p> <p class="ql-block">汕头石炮台公园为纪念崎碌炮台遗址而建。</p> <p class="ql-block">炮台占地面积 19607平方米,为城堡式环形建筑物,墙体以贝灰沙粘浆夯筑,配花岗岩石,十分坚固。城垣上平下拱,护台河环绕全台。</p> <p class="ql-block">炮兵兵道入口兼通风口。</p> <p class="ql-block">兵道内部。</p> <p class="ql-block">登台石阶27级。</p> <p class="ql-block">通风报话塔高2米,共有72个,每三个为一组呈“品”字型分布,兼具上下传讯和通风透气之用。</p> <p class="ql-block">炮台分两层,上下两层各置火炮 18门。古铁炮长2.9米,口径0.4米,重1.9吨,射程8公里。(此为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南粤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南澳总兵府作为历史上157位总兵的治所,是明清两代东南沿海的重要军事堡垒,也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帅堂远观。</p> <p class="ql-block">帅堂外一古榕树栽于清初,有3百年树龄。因郑成功曾在此树下设招兵处,后人又称它叫“招兵树”。</p> <p class="ql-block">练武石,花岗岩石质,重119公斤,上部两侧凿有凹耳,可作把手以将其移动、提起乃至抬举,是清代民间练武、健身的专用石器。</p> <p class="ql-block">我国有 11 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在海岛上建立北回归线标志,在我国这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南澳岛上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又叫自然之门),北回归线从塔座中部穿过。</p> <p class="ql-block">每年夏至日正午,如果站在标志塔下面,抬头从顶部球体的孔洞中可以看到太阳正处于天心正中,此时物体不会因太阳光的投射而产生阴影。</p> <p class="ql-block">塔旁的海滩。</p> <p class="ql-block">宋井景区入园大门以“宋井”两字作为造型。</p> <p class="ql-block">汕头南澳宋井始于南宋景炎年间,因元兵进迫,大将张世忠等护宋少帝退经南澳,驻跸澳前村,挖井供皇帝、官兵饮用。据说井虽挖于海边,其水甘淡,久存不败,堪称南澳一奇。</p> <p class="ql-block">1276年冬,南宋少帝赵是和弟赵昺住太子楼时,周围蛤蟆的鸣叫声使他们难以入眠,传说大臣陆秀夫捉到蛤蟆王,在它的脖子上缠了一圈白纸(叫担纸枷),喝令“不得再叫”,第二天,太子楼周围蛤蟆的脖子都出现了一白圈,叫声既微弱又沙哑。至今,在太子楼周边依然可以见到这种白颈蛤蟆,为追思这个民间传说,特新建白颈蛙池,供游人观赏。</p> <p class="ql-block">第十天:南澳岛--潮州--广州</p><p class="ql-block">在南澳岛77公里的海岸线上,伫立着许多座灯塔,这些灯塔建在礁石边,立在浪花里,造型不一,新旧有别。不管海面是浪潮汹涌还是平静如湖,它们都静静地矗立着,守望着一片海域,指引着船只的进出。</p> <p class="ql-block">灯塔,不仅是一盏夜航的引路灯,更是一盏照亮远方、避开暗礁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南澳跨海大桥全长 11.08公里,像一条“海上巨龙”横卧大海之上,十分的壮观。南澳大桥的通车极大地改善了南澳的交通条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潮州广济桥横垮在潮州韩江之上,全长518米,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桥始建于南宋,古为闽粤交通要津。广济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启闭式桥梁。</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垮江道段为启闭式设计,中间浮桥部分由18只梭船连接而成,开启时可供船只通行,关闭时则可供行人过江。这种设计既保证了过往船只的顺利通行,又适应了韩江水流湍急的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格局。古城始建于东晋。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还体现了古代潮州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古城建于宋然宁八年,井栏内圆外八角,东北面刻“感宁八年(1175年)起那重修”,其他各面另有历代碑刻六幅,是古城区主要的公用水井之一。</p> <p class="ql-block">‌粤式甜品双皮奶。</p> <p class="ql-block">潮州老城古民居甲第巷,保存得比较完好。石雕、木雕、壁彩画等基本保持着明清、民国时期潮州地区古民居原样,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潮州老城古民居甲第巷大部分保存了下来,石雕、木雕、壁彩画等基本保持着明清、民国时期潮州地区古民居样式,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中心,为粤东地区第一古刹。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朝庭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大悲殿。</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十二天:广州白云站--上海松江站</p><p class="ql-block">圆满完成广东16城、3湾、3岛、4桥12天游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