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献瑞不负春光澳门半岛游(25.1.27)

峭松

<p class="ql-block">澳门大三巴牌坊</p><p class="ql-block">正式名称为圣保禄大教堂遗址,位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炮台山下,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大三巴牌坊始建于1602年,1835年被大火焚毁,仅余下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及石阶,目前所见的大三巴牌坊就是教堂前壁的遗址。</p><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不仅是澳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牌坊的变迁:大三巴牌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多年前,当时葡萄牙占领澳门并将天主教带到这里。1580年,圣保禄学院成立,1602年圣保禄教堂奠基,历时35年建成,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然而,这座教堂多次遭遇火灾,1835年的一场大火将其焚毁,只剩下前壁,形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p> <p class="ql-block">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遺址</p><p class="ql-block">1990至1995年間,當局對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展開歷史考古和重建工作。整個項目由建築師韋先禮規劃,參與工作的包括建築師 ,和工程师 ,以及考古學家 ,歷史家暨博物館學家 ,重建工作旨在復原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並使其博物館化。工程內容包括在牌坊背面建造一座舆原唱詩台高度一致的鋼架結構瞭望台,並於遺址另一端的地下,加設一博物館(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和墓室)作展示之用。重建工程於1995年竣工,並於翌年開幕啟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聖保祿會院及學院簡介</p><p class="ql-block">天主教的耶穌會士於1565年在聖安多尼堂(花王堂)側建立起第一間會院。1582年,在今大三巴附近修建新會院,並附設教堂和供講授教理之用的學校。1594年,聖保祿會院及聖保禄學院正式啟用。當時會院的位置為目前教堂前壁後的廢墟及其左面一帶的建築群,主要負責管理修院、宿舍及教堂。學院則位於目前大石階右面以至山脚一带,主要管理學校和培養傳教的神職人員,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1762年,耶穌會被葡國下令查封,聖保祿學院被迫關閉。1835年,一場大火將整座會院連教堂完全烧毀。</p> <p class="ql-block">大三巴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位于大三巴牌坊后,于一九九五年修建成博物馆,1996年10月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大三巴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展室在地下层,陈列有多件宗教艺术品,表现了澳门丰富的传教历史。</p> <p class="ql-block">地下聖堂納骨堂</p><p class="ql-block">墓室</p> <p class="ql-block">墓室</p><p class="ql-block">閣下正進入神聖的地方,請保持肅靜!</p><p class="ql-block">這座墓室的位置.昔日是聖保祿教堂的主祭壇·墓室中央的花崗石墓穴遺跡·墓主可能是聖保禄學院的創辦人范禮安神父.嵌於北面牆壁的小箱子裡安放了許多教徒和平民的遺骸·葬在這裡已超過三百年了·牆壁兩側的玻璃聖匣裡安放的是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骸骨。</p> <p class="ql-block">​真福斯皮諾拉道物﹣衣服的碎布</p><p class="ql-block">(附尼斯主教的書)</p> <p class="ql-block">22.聖彌额爾大天使像</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紀葡萄牙作品</p><p class="ql-block">彩繪貼金木雕.天秤島金屬色</p><p class="ql-block">澳門教區/聖若懸修道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3.無原罪聖母像</p><p class="ql-block">十七世紀葡萄牙作品</p><p class="ql-block">木製</p><p class="ql-block">澳門教區/聖若瑟修道院, E .</p> <p class="ql-block">哪吒庙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圣安多尼堂区大三巴斜巷6号(大三巴牌坊侧),为中国澳门现存两座哪吒庙之一,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p><p class="ql-block">哪吒庙由相连的门厅和正殿组成,山门屋顶为硬山式,正脊有鳌鱼和宝珠衬托;正殿则为歇山式,墙体以青砖建成。哪吒庙主要供奉哪吒三太子,也供奉地藏菩萨等其他多位神祇。</p><p class="ql-block">2005年7月15日,哪吒庙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哪咤廟</p><p class="ql-block">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改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廟內供奉神話人物托塔天王李靖之第三子哪吒,代表著一種民間信仰,具有地方色彩。該廟是兩進式磚木建築,面積窄小,主要由門廳及正殿組成,中間沒有天井過渡,為傳統中式廟宇所罕見·門廳三面不砌牆,僅以黑色木栅欄圍繞·屋頂由正面兩根石立柱及插入正殿山牆之木棵承托,正脊有驚魚及寶珠飾相襯·垂脊呈飛簷狀,裝飾簡約樸素,風格平實內斂,是一輕巧別致而真切實在的民俗小廟。</p> <p class="ql-block">哪吒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據民間傳説,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第三個兒子。其母懷孕三年,才得降生。後來少年哪吒因在東海戲水,失手打死束海龍王太子,遂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及後,太乙真人用蓮花藕葉給哪吒重造一個全新肉體,手持火尖槍,腳踏風火輪,臂套乾坤圈,身披混天緩,成為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戰將。</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紀後半期,澳門地區流行疫症,嚴重威脅著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華葡民衆束手無策。後有居民稱哪吒托夢顯靈,喚大家汲取山上溪水加草藥服用。疫症果然平瘋。</p><p class="ql-block">鴛表達謝忱,並祈求神祗永久庇佑,當地居民遂於1888年,建造了這座哪吒廟。2005年,該廟宇做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分,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p> <p class="ql-block">澳門是一個繁華興盛的港口,在國際貿易發展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從16世紀中葉開始,澳門就逐步處於葡萄牙管治之下,直到1999年中國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澳門歷史城區保留著葡萄牙和中國風格的古老街道、住宅、宗教和公共建築,見證了東西方美學、文化、建築和技術影響的交融。此城區是在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基礎上,最早的中西方交流並持續發展的見證。</p><p class="ql-block">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澳門歷史城區"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名錄內的文化或自然遺產具有普世價值,基於全人類的利益,它們應該受到保護。</p> <p class="ql-block">澳门恋爱巷,一个旅游景点,其位于澳门半岛中心地带,大三巴街和大三巴右街之间,全长约50米,已有8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澳门恋爱巷,融合欧陆风情的浪漫小巷,情侣们定情的爱情圣地,漫步其间重拾初恋感觉,是旅游购物的浪漫之选。</p> <p class="ql-block">大炮台:别名圣保禄炮台、中央炮台、大三巴炮台,位于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花王堂区澳门博物馆前地112号。</p><p class="ql-block">大炮台占地约8000平方米,设施完备,炮台内设有蓄水池、军需储存库、官兵营房等一应俱全,是当时澳门防御系统中心。炮台可架设多达32门大炮,与其他炮台一起构成覆盖东西海岸的宽大火力防卫网。</p><p class="ql-block">2005年7月15日,大炮台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此炮台在1617年开始建造,於1626年才全部竣工。</p><p class="ql-block">过去曾用作数任澳督府邸、兵營、澳門天文台。在1998年被徵用為澳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福满大炮台</p> <p class="ql-block">澳门博物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博物馆前地112号,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1998年4月1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由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主持剪彩仪式。</p><p class="ql-block">澳门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展示澳门的早期历史,第二层展示了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第三层第一层展示当代澳门的物品;澳门的博物馆利用了立体、光、声、像等高新技术,利用复制品、模型来强化陈列效果,主要收藏了书画、火柴业、外销瓷、民俗礼仪、路环黑沙考古遗址、爆竹业的物品。 </p><p class="ql-block">2005年7月15日,大炮台(澳门博物馆组成部分之一)和大三巴牌坊是构成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历史建筑和遗迹,澳门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夫人郑素贞陪同下,到澳门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仁慈堂大樓</p><p class="ql-block">仁慈堂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因推行慈善救濟事業而得名。建立後,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家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並設立育嬰堂、麻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仁慈堂大樓始建於18世紀中葉,後經改動,1905年加建券廊,始成今日面貌·券廊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堅實的花崗石柱基,承托起白色粉刷的牆體,柱式柱形富於變化,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玫瑰堂</p><p class="ql-block">創建於1587年,是多明我修會(道明會)在中國的第一座教堂。該堂初以木板搭建,華人稱之為"板障廟",或稱"板樟堂",因堂內供奉玫瑰聖母,故名"玫瑰堂"。1929年起,該堂又成為傳播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崇拜的重地,每年5月13日舉行的花地瑪聖母巡遊,是本澳天主教重要節日活動之一。教堂建築富麗堂皇,立面四層,構圖形式對稱,第三層多明我修會會徽居中,顯得莊嚴神聖。內部建築平面呈巴西利卡式,有中廳和側廊。主祭壇深遠開闊,層疊的壁柱間以扭曲的麻花柱、精綴的斷山花輔以蜿蜒的線腳,形成華美的巴洛克風格·教堂於1997年重修,其鐘樓的"聖物寶庫"收藏展示三百多件珍貴文物。</p><p class="ql-block">玫瑰圣母堂: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中西合璧的巴洛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澳门疯堂斜巷:葡萄牙风情街区的魅力。澳门疯堂斜巷这条被誉为澳门最美丽的街道,以其独特的葡式风格吸引着游客。街道上的老建筑外墙被刷上黄色和红色,路上铺满了漂亮的碎石马赛克图案,路灯也换成了欧式街灯,仿佛置身于里斯本的风貌之中。</p> <p class="ql-block">永利澳门</p> <p class="ql-block">‌永利水火喷泉位于永利澳门酒店大厅,对着星际酒店的那个门进入‌。</p><p class="ql-block">水火喷泉的特色在于其水火交织的壮观景象,仿佛置身于神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永利澳门水火喷泉</p> <p class="ql-block">達利的舞者</p><p class="ql-block">薩爾瓦多·達利</p><p class="ql-block">銅像</p><p class="ql-block">《達利的舞者》</p><p class="ql-block">達利對舞蹈藝術以及其背後的精神都十分著迷,特別是西班牙吉卜賽人的舞蹈-佛蘭明高。銅像透過佛蘭明高有力和熱情的節奏,充分表現出舞者發自內心的澎湃感情。她的裙擺隨舞姿自然揚起,表現出她充滿朝氣和興奮愉悅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永利澳门发财树‌20亿纯金打造,9.8万片叶子闪耀着金光,是永利酒店内的一大亮点,这棵高达11米的发财树由24K纯金和黄铜薄片装饰而成,拥有98000片叶子,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象征着无尽的财富与辉煌。这棵树的造价高达20亿港元,是酒店内最昂贵的装饰之一。‌</p><p class="ql-block">发财树的表演从每天中午12点开始,持续到晚上10点。表演过程中,树叶会在五分钟内从绿色变为红色,再变为金色,最后变成银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这一变化不仅通过灯光和影像效果实现,还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p><p class="ql-block">此外,发财树所在的永利酒店还设有十二生肖的雕刻图样,光影流转,意为时间的流逝和十二生肖的轮回。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神秘与趣味的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