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钢散文选

秋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散 文:周 钢</p><p class="ql-block">视频制作:陈朝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周钢,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会员,黄石市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字,喜欢运动,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网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原载《中国冶金报》(2023年11月03日 04版四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1920年,江苏无锡南门,运河两岸,嘈杂喧哗的街道小巷,川流不息的人群,脚踏青石板上的小道,奔波着各自的营生。我爷爷周桂宝,十几岁就在无锡南门拜师学艺,当一名木工徒弟。</p><p class="ql-block"> 跟着师傅学徒,要从基本功锯、刨、凿、插接等开始学起。爷爷头脑灵活,人又勤快,干活舍得出力,工友和师傅特别喜欢他。年复一年地认真刻苦学徒,把木工基本功扎实地学好后,师傅让他独自去完成工作。经过多次放飞,他得到客户和师傅的认可,圆满出师。</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前,在无锡南门一方提起我爷爷——木匠周桂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日本人侵占无锡后,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成片的百姓房屋被烧毁,百姓无家可归。爷爷带领一帮木匠徒弟,在废墟中帮助邻里乡亲,重建房屋,度日安身,被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那时,无锡地区民不聊生,战后创伤持续蔓延。少年的父亲周仁大为了生计,扒上运河的木船,几经周折来到上海。初来乍到,一片陌生,风餐露宿,十分凄凉。一日路经上海一家柴油机厂,大门贴有告示,招收学徒翻砂工,于是他随着众多报名人前去应聘。经过面试,我父亲被录取,3年学徒,考试合格后方可出师。</p><p class="ql-block"> 父亲少年时偏瘦,但身手灵活。工厂的翻砂工作环境恶劣,尘土飞扬,钢水温度高,劳保待遇极差。父亲觉得再苦再累也要学好手艺。后来父亲时常教导我:“懒师傅出好徒弟,勤师傅耽误徒弟。”他在学徒时,不让师傅动手只动口。师傅站在旁边看,干得不对,师傅马上指出。一回生二回熟,他越干越熟练,制作工件,一定要达到图纸要求、让师傅满意为止。在翻砂时,钢水时常溅起钢花,烫伤皮肤。为了学技术,父亲弄块布条包扎伤口,坚持工作。遇有技术疑问,他虚心请教,直到弄懂为止。3年学徒,经严格考核,父亲顺利出师,成为一名翻砂技术工人。</p><p class="ql-block"> 1954年,祖国要加快钢铁企业建设步伐,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技术工人支援鞍钢公司建设。父亲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报名。随后,他手拿一纸工作调令,拎着一只皮箱,风尘仆仆地从上海柴油机厂赶到东北。在鞍钢建设中,他忘我劳动,充分发挥一名技术工人的优势,为企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56年,武汉钢铁公司要上马,又要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技术工人支援武钢。父亲闻讯,积极向组织上提出申请。随后,他携爱人、孩子来到湖北安家,为祖国的冶金建设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 1975年,18岁的我从知青行列抽调到武钢大冶矿工作,被分配到东采车间机电工段外线班当学徒,3年出师。刚到东采场,就被全国著名的大型露天矿山震撼到:一台台“钢铁巨兽”遍布采场,潜孔钻、电铲、电机车的轰鸣声响彻四方;大型电铲挥舞巨臂,一铲一铲地将优质矿石卸到电机车箱内;满载矿石的列车像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把钢铁粮食送到武钢炼钢厂。</p><p class="ql-block"> 争当一名合格的外线电工学员,是我发自内心的愿望。外线电工既是技术工又是体力活。师傅文化水平不高,但工作上是把好手。有个好师傅领路,我虚心向他学习。每天的工作我都抢着干,不懂就问,师傅也手把手地教我操作。为开发矿业,我积极参加青年突击队,守山吃、伴山眠,不夺高产誓不下山,哪里需要哪里干。在东采场大型设备电力保障岗位,我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一晃3年学徒期满,我很快转正。学徒期间,我还参加过矿大型技术运动会,在外线电工比赛中多次获奖。</p><p class="ql-block"> 后来,组织上把我调到机电工段内线班当内线电工。十里采场,大中小型电气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都是由内线班负责,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十分考验人。我那时学徒是跟班倒,没有固定师傅,倒到哪班,带我的人就是师傅。为了早日在技术上融入集体,我上班认真工作,多听师傅们的教导,抢着动手操作排除故障;下班回家后,刻苦钻研电气专业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我仔细研究电气图纸,熟背电气数据,搞懂弄会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为实践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师傅们的“传帮带”,我逐步开始单独作业,多次顺利完成调度和领导交办的工作,受到好评。</p><p class="ql-block"> 出师后,矿山大型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可控硅、磁放大器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矿石产量直线上升。设备更新,维修技术水平也要同步提高。闲暇之时,我到书店买来相关书籍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处理美国产45R牙轮钻和可控硅电铲故障时屡建新功。</p><p class="ql-block"> 1986年,革命老区大悟县要开发芳昄铜矿,急需技术工人指导工作,寻求武钢支援。大冶矿接到任务后,立刻着手挑选一名钳工技工、一名电气技工前往援助。我有幸入选,一去半年,在芳昄铜矿带了12名电工徒弟。在那里,我上午给徒弟们上理论课,下午到现场实践操作,排除设备故障;晚上组织学员点将练兵,一问一答,互动学习,共同进步。经过数月的培训,学员们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有了质的飞跃,单兵作战解决故障能力大幅提高。这次援助任务圆满完成,我和同去的同事受到当地和大冶矿领导的赞扬。</p><p class="ql-block"> 曾鹏是我的关门徒弟,他大学毕业后拜我为师,学习电气技术。我俩在日常工作中互相取长补短,我手把手地教他工作经验,他教我最新现代数控方法。我鼓励他发扬大国工匠精神,把所学知识转化到现场科技创新管理上来,做新一代的高级技工。徒弟不负众望,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在电机无级调速方面的故障处理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可。他把课本上的知识应用到日常工作之中,多次在关键时刻大显身手。</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加速度前进,新老更迭是必然趋势。发扬老一辈优秀传统,开创新型“传帮带”模式,培养更多更好的新时代新工匠,任重道远。</p> <p class="ql-block">  黄石市团城山人民广场的上空,传来阵阵的锣鼓声,急促高亢的舞狮打击乐咚咚咚锵,把四面八方陶醉在春节氛围的民众,召唤聚集到大年初七的(2024年中国龙狮公开赛)现场。</p><p class="ql-block"> 人民广场,红旗招展,展牌亮丽,人头攒动,广电大楼超大LED屏时时播放龙狮大赛的精彩画面。</p><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30分,上万名观众,把舞狮大赛现场,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男女老少相拥在多年未见的热闹场面之中。爹爹搀扶着婆婆、小孩骑在大人的脖子上、男友手挽女友的胳膊,三五好友相伴,人山人海。坡地上、台阶上、平地上,观众各自找到最佳观看的位置。人群中到处可见手拿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咔嚓、咔嚓捕捉最精彩和最美的照片。现场的观众,个个翘目以盼,等待舞狮比赛开锣。</p><p class="ql-block"> 赛场中央,南狮梅花桩林立,高矮参差不齐,矮桩半米,最高桩三米,桩头元盘踏板,直径只有0.38公分,桩距不等。主席台裁判长和四周的裁判员各就各位,一声令下,舞狮比赛开始。一只只雄狮,轮番上场,每只狮子由二名运动员参赛,一矮一高,矮个子扮狮头,高个子扮狮尾,相互配合,要完成十个比赛高难度动作,根据难度系数加减分,竞争十分激烈,扣人心弦,让人目不转睛。近距离观看一场高规格、高标准的舞狮大赛,享受了一场视觉和精神上的节日大礼物。</p><p class="ql-block"> 只见一头红狮率先登场,二名队员身披狮衣,脚踏轻盈潇洒的步伐来到低桩头,向裁判员和观众亮相致意。然后在打击乐,大堂鼓、锣、小锣、钹…得咚切、得得咚切…铿锵有力,节奏分明的鼓点指挥下,快步走向梅花桩旁,狮身昂首挺立,狮头猛地往一人高的梅花桩上一跃,狮尾双脚用力一蹬,整个狮子腾空而起,稳稳地落在梅花桩上,雄狮上桩向四周来了个亮相,抖动金光闪闪的身躯,大大的双眼,一眨一眨,沉睡的雄狮已唤醒,摆动着后腚,蓄势待发。</p><p class="ql-block"> 一阵快节奏的锣鼓响起,红狮一个跳步,抬头向一根最高的擎天柱梅花桩方向扑去。一路艰辛,跨越数根梅花桩,时而发威,时而沉思。一个狮子摇头摆尾,抢步上前,纵身一跃,勇登擎天柱。雄狮一路威风,一会入洞、一会出洞,造型不断,上山发威,下山休闲。调皮的狮子三不知地低下头,眨着眼,用舌头舔着毛发,让一条腿给另一条腿抓庠痒,好不快活。赛场四周的观众,被梅花桩上憨厚可爱的舞狮动态,逗的开怀大笑,拍手鼓掌。</p><p class="ql-block"> 锣鼓声渐慢,雄狮迈着麒麟步,来个巡山会狮,外加一个踩青动作,狮子向桩下一个探头,前半身凌空跳下桩头,二脚蹬在桩柱上,二眼到处张望,后脚稳稳站在桩上。狮子玩耍后,一个上肩叠罗汉,雄狮高高立起,上腿抖动,威风凛凛,场下观众给予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擂鼓声声响,鸣锣凯旋归。红狮在梅花桩上穿行,跳越,惊险不断。比赛规定时间快到时,桩上雄狮昂首快步,连越数桩,来到矮桩,突然一个后空翻,扎扎实实,完美落在大地上,一个谢幕造型,迎来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黄、黑、紫、彩、金等雄狮一一登台参赛,一个更比一个技艺高超,各队都把看家本领展示出来,一决高下。运动员们克服困难敢于担当,比赛中从高桩摔落下来,不顾伤痛,继续完赛,深深感动评委和观众。</p><p class="ql-block"> 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支龙狮代表队,经过二天的比赛,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级,可喜可贺的是,在南狮高桩比赛中,黄石市问鼎龙狮队获取银奖,湖北陈贵龙狮队获得铜奖。</p><p class="ql-block"> 在龙年新春之际,有幸观看一场,别开生面的国家级南狮高桩比赛,十分开心。锣鼓一响,雄狮起舞,给人们带来欢快喜庆的气氛,狮子在中国民间被视为“祥瑞之兽”,人们希望狮子“百兽之王”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辟邪,祈求和平安康。舞狮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活动,现在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把它当做一项体育活动来开展,内容更丰富更精彩。通过比赛可以看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舞狮活动,后继有人。黄石市是体育之都、龙狮之乡,我们拭目以待,期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雄狮涌起,再展辉煌。</p> <p class="ql-block">  周未,几位退休的工友,现在又是桨板运动爱好者,大家预谋一起到黄石市最美城中湖,磁湖去划桨板,临行哈说有事,被几个兄弟耸了垞子。</p><p class="ql-block"> 冒得法只有独往前行,带上桨包,不到一根烟的功夫,驱车就来到医养集团大楼对面的湖边,在亲水平台附近找好仃车位。车上换好行头,搬下桨包。堤上彩色人行道上一片落叶都没有,只有阵阵湖风扑面而来。找块空地辅开桨板,拿出微型电动气泵,突突地给桨板充气。随着打气的响声,路旁游人不时回头朝我观看,这时不少路人停步围观上来,看着新奇的桨板不时发问。有位理工学院模样的细哥说:捌子你这玩的是么玩意呀?我接话道:这是近几年,从国外流行到国内的新型水上桨板运动。有位身着粉红色运动装的细妹问这桨板好玩吗?吾道:这款充气竞速桨板3.81米长,不到四手掌宽,半手掌厚,10公斤重,一只桨一条板,站立在板上,用桨划水就可前行。只要是会游泳的人,很快就会学会划桨板,但要划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随着砰的一声,电动气泵的数字显示屏上出现15个安全气压,立刻自动关机。一位老爷子带着的小孙子,跑到桨板上又坐又跳,好不开心。</p><p class="ql-block"> 一切待续,整装下水,我在众人的目送下,头戴渔夫遮阳帽,眼配茶色太阳镜,身穿黄色救身衣,内穿黑色套装紧身运动服,足登软底红色防滑鞋。左手拎着桨,右手提着板,沿湖边石台阶下到亲水大平台,抬头望去湖面波光闪烁,水质清澈,无任何杂物漂浮,湖岸绿树成阴,高楼林立,好一派湖景天地。</p><p class="ql-block"> 在平台边把桨板平行置于脚下,离岸上板,系好脚绳,打开手机运动APP,立身划板,调整好方向,逆时针顺湖堤向情人路方向划行。身后围观的众人拿出手机,纷纷拍我划桨板的照片。启动划行后,按间歇运动模式,左手握住桨的丅字把手,右手把住桨杆,身体略微前倾,双脚同肩宽,膝盖稍微弯曲,平视前方,铆起劲,挥动单桨不停划动,板儿像离弦之箭向前穿梭,板头切开水面,激起浪花飞向桨板两旁,随着桨频的加速,板尾翻起滚滚白浪。桨板在前行,岸景迎面来,樱花大道游人如织,骑行的散步的跑步的观花的各有其乐。划行至教堂旁石拱桥时,只见游人驻足桥面眺望湖景,有情侣拍照,有戏耍游玩的。此刻,我将桨叶反向划动来了个刹车,站在板上,观看教堂尖顶高高耸立在山间之上,石拱桥头两旁垂柳树阴下,三人一伙五人一群欢聚一堂,路过的游客频频向我挥手致意。</p><p class="ql-block"> 远望游客,伸桨前进,途经游泳基地,湖面上橘红色的飘包点点洒落在湖面上,泳者们你追我赶游向磁湖北岸。</p><p class="ql-block">桨板继续在加速,左十桨右十桨,桨叶不断重复插入水中,两个臂膀持续发力,整个桨板轻盈地漂行在水面上。行驶到团城山公园游乐场水域,岸边上高耸的海盗船、旋转小火车、高空秋千,湖面上小黄鸭游船,水中自助小游船、摩托快艇,来回穿梭,大人小孩喧嚣声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 在往前划行就到最美城中湖的景点鲢鱼墩,相传宋代大文人苏东坡和胞弟苏辙见到“万倾湖泊一点山”的美景,遂系舟于此,咏诗品酒。这么好的去处,我也要慢划绕墩一圈,于是我站立划行改为坐姿划行,轻轻摆动单桨接近景点。墩上树木密布,绿色葱葱,鸟儿啼鸣,山环水抱,景色诱人。</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桨至情人路,远望一线微派建筑群高低不一,白墙灰瓦格外醒目,飞天白鹭演艺中心的飞檐高高挑起,亭台楼阁别有风情。</p><p class="ql-block"> 一桨一景美不胜收,划行北岸处,远远听到桂花广场传来阵阵歌声,临近一望,堤上连廊上十几位歌手齐声练唱,不远处的桂花林中琴声悠扬,小广场上舞枪弄棒练武之人也是繁忙。这时岸边,只见一中年男子对旁边的一伙人大声喊道:荷叭型!快看这人在湖里划的么东西?闻声我刹车,朝他们大声喊道:桨板。</p><p class="ql-block"> 绕行来到风波亭,小情侣相互依偎,取景拍照。景不留人,赶紧划桨,忽听侧耳有人喊话叫我,回头一望,远处湖面有一泳友踩水挥手向我召呼,我立马举起桨向他呼应。</p><p class="ql-block"> 下午的太阳照在湖面上,折反在身上还是蛮热的,我迅速加快桨速,划到前方堤边树阴下,然后坐在板上,双脚放入两边的湖水中浸凉,好爽呀!突然小腿肚子被鱼儿冲撞啄食,惊讶之中抽出双脚放置板上。大树底下好乘凉,于是我仰面朝天,躺在板上小息一会,眯一眯再起航。</p><p class="ql-block"> 微风起,浪儿摇,睡在板上好逍遥。由远而近的轰鸣声,伴随浪高晃动,我立刻警觉起来,一个鲤鱼打挺,起身握桨,看见一艘游客小快艇,顺向而来。浪越来越高,推动水波不断向岸边翻滚,说时迟那时快,我迅速弯腰下蹲,降低重心,双脚掌十指牢牢抓住板面,挥动单桨迎浪而上,突破险情,进入前方单孔小石拱桥旁防止落水。</p><p class="ql-block"> 小快艇渐远,板身慢慢平稳,眼前小石拱桥内孔径不到三米,只能低头弯腰半蹲划行进去,伸桨拨动水面调准板头,对准桥孔,发力向前划进,不偏不斜稳当过桥,原来这是一个小外湖,参天大树挺拔而立,亭台茶楼就在眼前,鱼儿在水面自由跳跃。板行西侧又一更小的石孔桥拦住航行,于是我坐在板上低头划出小外湖。</p><p class="ql-block"> 一声动听的女声报时,随手机运动APP传出,你已运动12公里。眼望西去的太阳,依旧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赶紧荡起单桨划向返家的岸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