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四国+南极之旅 之三:秘鲁

长江头

<p class="ql-block">秘鲁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部,北邻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东界巴西,南接智利,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太平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面积128.5万平方公里。有西部沿海平原、中部安第斯山脉、东部亚马逊盆地三个地形区域,气候多样,拥有28种全球气候类型。</p><p class="ql-block"> 秘鲁人口约3372.6万,印第安人占45%,印欧混血人种占37%。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和克丘亚语。</p><p class="ql-block"> 秘鲁曾是印加文明所在地,1533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7月28日宣布独立。</p><p class="ql-block"> 秘鲁是传统农矿业国,经济属拉美中等水平,矿业和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12大矿产国之一。</p><p class="ql-block"> 秘鲁有马丘比丘、纳斯卡大地画等12处世界遗产,太阳节等是其特色节日。</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是秘鲁著名的印加帝国遗址,位于库斯科西北约130公里处的安第斯山脉中。它建于15世纪,是印加文明的杰出代表,坐落在海拔约2430米的山脊上,被崇山峻岭和茂密森林环绕,壮观且神秘。</p><p class="ql-block">16世纪时,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导致印加帝国灭亡,马丘比丘遭到遗弃,之后几个世纪里,周围丛林生长将其遮蔽,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p><p class="ql-block">直到1911年美国历史学家及探险家海拉姆·宾厄姆的发现才让马丘比丘得到世界关注,191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用整个4月刊介绍了马丘比丘,使其受到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由梯田、宫殿、神庙、住宅等组成,建筑均用巨石砌成,石块间无缝隙,工艺精湛。其功能多样,既是宗教圣地,也是军事要塞和农业生产中心。这里还蕴含着独特的天文、历法知识,比如“拴日石”能体现印加人对太阳的崇拜及对天文的观测。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展现了印加帝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羊驼</p><p class="ql-block">羊驼耐力较好,能在崎岖山地行走,印加人常驱使羊驼运输货物,进行短距离的物资运输和贸易往来。羊驼被视为神圣动物,象征着富饶和繁荣,常出现在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人们通过向羊驼献祭等方式祈求神灵庇佑,以获得风调雨顺、牲畜兴旺。羊驼形象广泛出现在印加的陶器、纺织品、雕刻等艺术作品中,这些作品不仅是装饰,更体现了印加人对羊驼的喜爱和重视,承载着他们的文化和信仰。拥有羊驼数量的多少是印加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贵族和富人会大量饲养羊驼,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p> <p class="ql-block">可爱的羊驼</p> <p class="ql-block">在没有公路铁路的500年前,位于崇山峻岭之上,烟雾缭绕之中的马丘比丘实在是太偏远了,难怪西班牙殖民者在颠覆印加帝国后的几百年中都一直没有发现它的存在。我们今天为参观游览马丘比丘,早晨6点就从乌鲁班巴出发,一共坐了四趟汽车,二趟火车,爬山二个小时,翻山越岭,马不停蹄,直到晚上才回到库斯科,非常辛苦。但马丘比丘的确又是太壮观太震撼了,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为一睹真容,虽然辛苦,但也值了。</p> <p class="ql-block">帮印加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乌鲁班巴河谷</p> <p class="ql-block">秘鲁</p><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之二</p><p class="ql-block"> 1、发现经过</p><p class="ql-block"> 1911年,美国探险家海勒姆·宾厄姆三世为寻找印加古城“比尔卡班巴”,在秘鲁向导带领下,来到乌鲁班巴河峡谷。当地农民梅尔乔·阿特亚加告知他山上有一些古老建筑遗迹。宾厄姆在阿特亚加引导下,穿过密林,登上山顶,发现了隐藏在云雾中的马丘比丘。随后,宾厄姆对马丘比丘进行了研究和挖掘,并于1913年在《国家地理杂志》详细介绍,使其为世人所知。</p><p class="ql-block"> 2、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马丘比丘是印加文明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历史文化双遗产,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马丘比丘的建筑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全部使用打磨后的巨石精准拼接,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和铁器作为加工工具,仅有的青铜器硬度不够无法加工,只能使用石制工具)。它是印加宗教圣地,有太阳崇拜的相关建筑。作为农业文明典范,其梯田灌溉系统先进。此外,它见证了印加社会的兴衰,为研究印加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请横屏观看。</p> <p class="ql-block">马丘比丘的拴日石(Intihuatana)是印加文明的杰出象征之一。它位于马丘比丘的最高处,处在南北两座山的中轴线上,并将中轴一分为二。栓日石是一块雕刻成锥形的巨石,立在一个高台上,呈长方形,表面被打磨得十分光滑,棱角齐整,其顶端与四个方向对齐。栓日石作为测量太阳运行的仪器,可根据太阳的位置和阴影来确定季节和时间。如每年秋分和春分的中午,太阳直接落在石柱上面,不会留下任何影子;每年冬至和夏至,影子则最长最远。</p><p class="ql-block"> 印加人通过观察拴日石的阴影变化,结合对昴宿星团的观测,来决定何时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p><p class="ql-block"> 在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因蒂是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他们认为拴日石可以将太阳固定在天空中,防止它消失或偏离轨道,象征着印加人与太阳神的联系,反映了他们对太阳的依赖及对自然之力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拴日石的存在体现了印加人在天文学、数学和建筑学等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他们能够精确地计算出太阳的运行轨迹,并将其与建筑相结合。</p> <p class="ql-block">建在绝壁上的悬崖酒店(又称胶囊酒店),是喜爱冒险,寻求刺激的背包客们的最爱,这些酒店虽然房间窄小,价格不菲,却经常还是一房难求。</p> <p class="ql-block">海拔3400米的库斯科是印加帝国从13世纪到16世纪被西班牙征服时期的首都,其名在克丘亚语中意为“肚脐”或“中心”,象征着它在印加帝国中的核心地位。在印加君主帕查库蒂·尤潘基和图帕克·尤潘基统治下,库斯科发展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中心。</p><p class="ql-block"> 1533年,西班牙探险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及西班牙军队正式抵达库斯科并征服了这座城市,西班牙人在印加建筑的基础上修建了大量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和宫殿,将库斯科作为殖民统治的重要据点,库斯科的建筑风格也逐渐融合了印加与西班牙特色。1650年的大地震使重建的库斯科城市遭到破坏,1670年城市按照巴洛克风格重建,并成为艺术中心。1983年,库斯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称号为“库斯科古城”。</p> <p class="ql-block">现在库斯科的印加人</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武器广场上的库斯科圣母升天圣殿主教座堂和耶稣会教堂。</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盐田已经看不出阳光下的灿烂</p> <p class="ql-block">俯瞰库斯科老城</p> <p class="ql-block">萨克塞瓦曼:位于库斯科北部郊区的陡峭山顶上,是15世纪的印加城堡。整个城堡由巨石精心拼接而成,不用任何黏合物,部分石块重达100-300吨,其建筑精度极高,石缝间连一张纸都插不进去。城堡按美洲狮的形状设计,形成了印加城市布局的重要部分,也是举行重要仪式和庆典的场所。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库斯科后,萨克塞瓦曼城堡的主体建筑被西班牙殖民者拆除,拆下来的石料用于了修筑殖民者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残存的城堡部分建筑,其石料切割非常精准,石料之间没有粘合剂,中间的连接处严丝合缝,甚至连一张纸都插不进去。</p> <p class="ql-block">这个造型像不像美洲狮的足掌?</p> <p class="ql-block">库斯科老城掠影</p> <p class="ql-block">秘鲁民族英雄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全身雕像。图帕克·阿马鲁二世是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也是秘鲁印第安人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的领导人。他领导了大规模的反殖民起义,试图推翻西班牙的统治,恢复印加帝国的荣耀,在秘鲁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塑像位于库斯科武器广场的中心位置,为全身像,高高地矗立在喷泉底座之上,成为广场的核心景观和标志性建筑。整个塑像庄严肃穆,生动地展现了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英雄气概。</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不见的街头擦皮鞋</p> <p class="ql-block">吹哨子的街头交警</p> <p class="ql-block">到达秘鲁首都利马</p> <p class="ql-block">利马是秘鲁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秘鲁西海岸线中部沙漠地带,西临太平洋,处在奇利翁河、里马克河和卢林河形成的河谷上,总面积约840平方公里, 2023年人口约1151万。利马属热带沙漠气候,受海水和洋流影响,气候温和,相对湿度高但降水少。</p><p class="ql-block"> 利马是秘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拉美重要金融中心,主要产业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文化多元,美食融合多国特色,老城是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秘鲁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利马武器广场上的警察</p> <p class="ql-block">印加民族英雄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雕像。他原名何塞·加布里埃尔·孔多尔坎基,是末代印加王后裔。1780年他领导秘鲁印第安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宣布解放奴隶等,虽起义失败牺牲,但为拉美民族独立斗争开辟了解放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秘鲁总统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