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州,这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市,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缓缓流淌。春秋时期,东周寿梦建立吴国,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开启了苏州城的宏伟篇章。苏州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苏州孕育出的昆曲、评弹、园林和苏绣,如同四颗璀璨的星辰,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p> <p class="ql-block">苏州的老街,宛如一部部厚重的史书,每一条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它们见证了苏州的繁荣与变迁,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平江路</b></h1> <p class="ql-block">平江路是苏州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老街之一。这条南北走向的老街,全长1606米,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与之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小的小巷,每一个小巷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长长的故事,宛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在大新桥巷深处,隐藏着一座充满诗意的爱情园林——耦园。这座园林宛如一颗被岁月尘封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园主沈秉成与才女严永华因诗结缘,夫妻联吟情深,诗酒偕隐,伉俪情深。他们夫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对以“联吟”结集的夫妻诗人。了解耦园越多,越让人觉得,一座耦园,就是沈秉成和严永华夫妇的一个情话博物馆,他们一生以诗结缘,一生以诗酬唱,动人心魄,感人至深,宛如一首永恒的爱情诗篇。</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设有一个婚姻登记处,许多情侣会从苏州不同的地方赶到耦园来见证他们爱情生活的开始。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向古人致敬,传承着那份真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清同治7年状元洪钧故居隐藏在悬桥巷。洪钧官至兵部侍郎,官大自然出名,不过让他出了大名的却是后来的浪漫婚姻,那就是他在1886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把年方二八的“秦淮河名妓”赛金花娶到了洪家,做他的第三房姨太太。一个大才子和高官,居然看上一个红粉佳人,本身就充满了浪漫的味道,据说洪钧是在返乡奔丧的路上,看到了在秦淮河上卖唱的赛金花,这一看就看出了一段“梨花海棠”的历史来,宛如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中张家巷,评弹博物馆和昆曲博物馆相邻而建,评弹和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两种重要形式。昆曲在其发展过程中,走的是华丽唯美的路线,慢慢地就曲高和寡了。而评弹却相反,一向非常接地气,雅俗共赏,走的是大众流行的路线,宛如两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在这里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钮家巷的尽头,有一座状元博物馆。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就是苏州,足足出了54个状元,其中不乏连续9年的三连霸状元、父子状元、兄弟状元、祖孙状元、叔侄状元、亲家状元等等。这座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状元郎潘祖荫的故居,宛如一座状元文化的宝库,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平江路上,可以看见一个叫做“鼎泰鲜”的二层食楼,这座建筑最早是上海滩大佬黄金荣的私宅。苏州是黄金荣的出生地,也是他父亲发迹的地方。这栋建筑最特别的地方就是这里所用的每一块青砖都是从国外运回来,而且上面都刻着字母代码,宛如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难怪当地人说:“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平江路在苏州的重要地位,更表达了人们对这条老街的深厚情感。</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塘街</b></h1> <p class="ql-block">山塘街又称“七里山塘”,东起渡僧桥,西至虎丘山。全长约3700多米。始建于825年,为白居易担任苏州刺史期间建造,为此山塘街又称“白公堤”。这条老街宛如一条历史的长河,流淌着无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山塘街是苏州最有名的老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沿街建筑多为晚清和民国时期风格。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苏州小吃,感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山塘街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情而著称,夜晚的山塘街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灯光映照在水面上,宛如仙境般美丽,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葑门横街</b></h1> <p class="ql-block">葑门横街是苏州最具市井气息的一条街,它其实就是一个本地人去的菜市场,也是苏州主城区现存的唯一露天沿街菜市场,承载了苏州人民的宝贵记忆和江南文化的历史底蕴。这条老街宛如一座活着的博物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葑门横街长690米,宽5米,狭窄的街道两旁,各种小吃摊、手工艺品店琳琅满目。清晨时分,阿婆阿爹们在这里采购最新鲜的蔬菜,吴侬软语和各地方言交织在一起,能感受到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苏州的市井文化,品尝地道的本地美食,感受到苏州人的悠闲与自在,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宛如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全街</b></h1> <p class="ql-block">十全街原称“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的缘故。东起葑门,西至人民路三元坊口,全长2004米。这条老街宛如一条历史的长河,流淌着无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被称为苏州四大家族之首的彭氏家庭就居住在这条街上。据记载,彭家先祖在明初随朱元璋大军从江西来到苏州后,便在十全街做了诗书礼乐之户,从而尽得苏州人的文才与灵气。彭家的第一个会元是彭定求,彭定求的曾祖是明万历的进士,祖父彭德先是太学生,父亲是清顺治的进士,人称“吴中醇儒”的彭珑。康熙十五年,年仅28岁的彭定求连中会元、状元,6年之后,其族弟彭宁求成了进士,50年后,彭定求的孙子彭启丰也连中会元、状元,成就了祖孙同为状元,宛如一段传奇的家族史。</p> <p class="ql-block">彭定求还是《全唐诗》的编纂总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书香门第成了名宦世家,十全街上的彭氏家族不仅让京城的官场知道了苏州的彭家,更让人知道了十全街的诗书风尚,宛如一座文化的灯塔,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位于十全街带城桥下塘的苏州织造署遗址(现为苏州市第十中学),是江南三大织造署中唯一幸存的遗址。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一职,幼时的曹雪芹经常在苏州和南京之间往返,他在《红楼梦》开篇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被誉为江南“四大名石”之首的瑞云峰就藏在这里,瑞云峰曾是留园的三峰之一,镇园之宝。清乾隆四十四年,为迎接皇帝南巡,瑞云峰被移至苏州织造署行宫至今。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住在苏州织造署;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住在苏州织造署,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行宫,宛如一座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在十全街与乌鹊桥路交汇处,有一座不起眼的石桥“乌鹊桥”。乌鹊桥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最古老的桥,历史与苏州城同龄。这座古老的石桥宛如一位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乌鹊桥旧时为石拱桥,规模宏伟,现改为钢筋混凝土桥,下半部保留了原桥石。民国二十三年(1934)桥危,改建上部为钢筋水泥平桥,保留下部赭红桥台至今。1987年,乌鹊桥路拓宽翻新,下半部仍保留原桥石拱。</p> <p class="ql-block">“三元坊”位于十全街与人民路交汇处,意喻着“连中三元”。这座牌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旨在纪念钱棨连中三元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钱棨是苏州的杰出人物,自幼便生长在书香门第之中。他在乾隆四十四年以乡试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解元,又在乾隆四十六年一举夺得会试第一名会元,并最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连中三元的情况极为罕见,而钱棨便是其中之一,被人们尊称为“考神”。另一位连中三元的是明正统十年的商辂。</p> <p class="ql-block">牌坊西侧有一尊钱棨的雕像,每年高考前夕,都有不少学子来到这里与“考神”进行交流,期待自己高考取得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b>旅行,有时就是为了在陌生的地方暂时换个身份,去体验不同的生活。</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