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第一站:粉樱染翠 | 阴那山的春日来信</b></p> <p class="ql-block">阴那山位于梅州市雁洋镇,距离市区40多公里。这里的山头栽种有一万多株樱花,每年2、3月,粉色的樱花盛开,和翠绿的茶园搭配,形成一道道绝美的风景。樱花园让阴那山声名远扬,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赏,往日安静的偏僻山坳变得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导航:阴那山樱花园</p><p class="ql-block">门票:免费</p><p class="ql-block">上山观光车40一位,不能徒步上山。</p> <p class="ql-block">阴那山樱花的繁茂程度有点超出意料,甚至不亚于福建永福樱花园。我们2月22日去的刚刚好,正是樱花开的最艳的时候。美中不足的是,天气有点阴,没有阳光。熙熙攘攘的人流也让旅行体验打折了不少。但走在漫山红粉的樱花路上,还是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樱花树下,也想尽情撒野,无奈人太多,无法施展。只好选择无人的角度,留下一张张美丽的倩影。</p> <p class="ql-block">整个樱花园不算大,大概一两个小时即可逛完。当然,臭美人士可以呆上一天也拍不完。</p> <p class="ql-block"><b>第二站:松口古镇 | 梅江边的百年凝望</b></p> <p class="ql-block">松口古镇距离梅州市区50多公里。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素有“自古松口不认州”的美誉。走遍大江南北,领略形形色色的古镇,大都离不开“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加上浓厚的商业气息,让古镇变得不伦不类。但松口,这个独树一帜的客家古镇,却有点不太一样。</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驶过梅东桥,便进入了松口古镇。站在桥上,岸边林林总总的斑驳残垣,让人感觉无限的苍凉,又仿佛看到了昔日的繁华。漫步在松口古镇的石板路上,仿佛能听见岁月的脚步在耳边回响。梅江悠悠流淌,见证着古镇百年来的沧桑变迁。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温度。江水悠悠,倒映着岸边的古建筑,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将古镇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让人沉醉于这百年不变的宁静与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镇主街,只见依江而建、鳞次栉比的楼宇勾画出蜿蜒曲折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松口镇是明末清初闽赣粤客家人下南洋的首站。近几百年来,无数客家先民正是从这里出发,告别妻儿背井离乡走向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移民纪念广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p><p class="ql-block">移民纪念广场上的移民塑像,是纪念二百多年来成千上万客家人走向世界各地作出杰出贡献而立。</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路标,分别标着松口距离世界各地的距离。提醒着离家的游子无论身在何处,也不要忘记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火船码头”的一组雕塑,重现了当年客家人下南洋的场景。拾级而上,抬头可见一座保存完好的五层骑楼,岁月悠悠,却依旧可见它灿烂的容颜。这里便是1932年建成的松江大酒店,是那时客家地区最早、最大、最豪华的酒店。无数人在这里住上一宿,而后坐上火船码头的轮船向南进发。</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松江大酒店已然无人居住。而利用老房子改造的松口印象酒店,却成了古镇江边唯一一座网红住宿地。这里环境位置绝佳,房价也有点小贵。</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古镇周边,也建起了新房子。新与旧的交织,犹如时空的交汇。有些新房子大门紧闭,无人居住。有些旧房子,却居住有人,甚至是琳琅满目的商铺。形成奇特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古镇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在梅江边漫步了好久,才离开。</p> <p class="ql-block"><b>第三站:月移廊庑 | 温公祠的时空褶皱</b></p> <p class="ql-block">仁厚温公祠,又称群丰大夫第,位于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始建于1490年,是梅县区最大的围龙屋。</p> <p class="ql-block">整座屋宇有四进三堂三围八横,规模宏大,气魄雄伟。规模最大的时候有400多间房子,能够居住500人。它是唯一入编《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客家围龙屋案例。</p> <p class="ql-block">围屋内种植有两株巨型苏铁树,历经450多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古朴苍劲。</p> <p class="ql-block">围屋的门都是敞开的,可以免费参观。没有工作人员,也没有太多的游客,可以跟随自己的脚步,走廊穿巷,静静感受围屋古朴而厚重的气息,仿佛穿越回历史。</p> <p class="ql-block"><b>第四站:佛光叠影 | 千佛塔寺寻千佛</b></p> <p class="ql-block">千佛塔寺,坐落在梅州市东郊大东岩山顶。是为保护南汉文物千佛铁塔而发展起来的女众道场。</p><p class="ql-block">整座宝塔建筑堪称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亦是梅州历史文化名称的标志。塔灯高照,称为“岭南明珠”,前来朝礼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千佛塔建于南汉,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铁塔分为七层,呈四方形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p><p class="ql-block">为保护铁塔,1991年在铁塔上方新建了一座千佛塔整个塔身用花岗石砌筑而成,塔高九层36米,八角形,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逛完千佛塔寺,就去市区吃午饭,然后去油罗街等地逛了逛,就回程了。</p><p class="ql-block">严重推荐午餐所在地:印象好友客家特色菜馆。每个菜都好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