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喉歌鸲说一说观鸟和关鸟

张红亚

<div><br></div>》<b>由红喉歌鸲说一说观鸟和关鸟</b><br><br>红喉歌鸲,又叫红点颏,顾名思义,下颏有一点红的鸟;候鸟,夏天在中国最北边繁殖,秋末迁徙到中国最南部越冬(在郑州越冬再次证明了气候变暖之说的成立性)。红喉歌鸲在夜间靠星象及磁场导航迁徙,白天休息。在春季由冬季的栖息地返回出生地繁殖。<br> 红喉歌鸲是地栖性的候鸟,一般它不在大树上活动,而在地面快速奔驰。喜欢在地面上活动,常在平原的繁茂树丛、灌木丛、芦苇丛、草丛中间跳跃,或在附近地面奔驰。大多在近水地面觅食,随走随啄,也在灌木丛低枝上觅食。在地上疾驰时,经常稍稍停顿并将尾羽展开如扇。喉部的那抹红色在背景的映衬下分外醒目。<br> 红喉歌鸲鸣声多韵而悦耳,晨昏鸣唱最多,鸣声尤为动听。它的学名源自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卡利俄佩,相传她是九位缪斯中最年长者,掌管乐器和英雄史诗。而她的名字在希腊语中的含义就是“声音悦耳的”。帕拉斯应该正是根据雄鸟婉转动听的鸣唱而赋予它们这样的一个学名。它最常用的英文名是Siberian Rubythroat,既点明了该种生活的地方(西伯利亚),又用红宝石色(ruby)来恰当地形容了雄鸟那火红色的喉部。<br> 然而,长得好看、唱得又好听,对于红喉歌鸲来说貌似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它们在我国历来被视为著名的笼养观赏鸟,还有个专门的名字——红点颏。许多搜索引擎上输入“红点颏”进行检索,依然能找到大量跟饲养有关的信息。虽然喜欢颜值高歌喉靓的“红点颏”是人之常情,但这不是剥夺它们自由的理由,不妨从现在开始就用观鸟来替代“关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