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五十五年前的石墩

立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为今年央视春晚及元宵晚会的四大分会场之一无锡,着实火了一把。整个春节期间的游客人流量暴增,各风景区的分会场场地至今仍热闹非凡,节日期俺也不曾去凑热闹。眼看正月半一过,要紧去惠山古镇及《寄畅园》一探究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虽然分会场的热闹过去已有数天,但由于央视的影响之大加上现代传播速度的空前,小小无锡城在2025乙巳年风头出足,连美食也甜遍全国溢向全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走进古镇大门,各地游客仍蜂拥而至。那劲头,那四处顾盼的眼神,特别是央视出镜过的场地、舞台,长枪短炮齐上阵。一群群手持小红旗的各地游客跟随着导游的喇叭声有序前行,时不时还岀现蓝眼金发的异国客,对着美景舞台一顿狂拍。虽说正月已接近尾声,但那热度,那闹猛劲仍一点未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其实我来到惠山还有另一层意思,也可以说是一种使命。由于年前老同学翻出一张五十五年前的旧照,忘却的时光重又浮现在眼前。想当年我们风华正茂时,“再教育”运动把咱席卷,同学的书包情份就此中断,互相的关系有些复杂,一同扛起锄头下大田成为农友,一同开大会“斗私批修”成为战友,一同住统铺成为舍友。据郁姓同学回忆这照在下乡的第二年,春节返城探亲时,由他相邀去惠山散心,并私自带上他父亲的120海欧相机,请路人为我们留下了这珍贵的瞬间。五十多年的光阴虽早已使咱别梦依稀,但对当年留影的场景几度回忆,几次讨论,确定是《寄畅园》八音涧羊肠小道中的一个小小半岛上所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进入《寄畅园》大门,元宵晚会的打扮未变,偌大的大月亮布景与沿河古树上的彩色灯笼相互辉映,俺一时无心欣赏。带着急切,带着好奇,迫不及待的直奔主题,去寻觅那半世纪前五人座下的石墩子,内心不断的在发问,你可安在?颤颤巍巍通过独木桥,找到当年的旧地,望着池对岸一半入水的亭子,用手机镜头重新定位,就是她!但望着眼前的座下石越看越不像,似乎少了两块,旧照上明明五人围坐稳如盘石,可如今眼看仨人也难以相围。内心深处不禁有些悲悲切切,少了的假山石犹如我们逝去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再也难以寻觅!于是俺静静地坐在五十五年前的老地方,有老伴帮我按下了快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张旧照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思念,思念起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坎坷,怀念起知青时期的农工情,战天斗地的战友情!庆幸的是黑白照片上的我们如今都还健在,廉颇虽老尚且能饭。下次一定相约旧地,再来一张五人围如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