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封汴河的前身是战国时的鸿沟,沟通了黄河与淮河。公元605年,隋炀帝下诏开挖大运河,通济渠是其中重要的一段,唐代以后,通济渠改称为汴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783年),初为木桥,名为“汴州桥”。北宋时期,开封作为都城,州桥成为御街上的重要桥梁,更名为“天汉桥”,并改建为石拱桥。金元时期,州桥继续使用,但规模有所缩小。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泛滥,州桥被淤埋于地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宋时期,汴河是全国最主要的交通方式漕运的关键通道,《宋史·河渠志》记载“汴水横亘(东京城),首承大河(今黄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它承担着南粮北运、物资交流的重任,是北宋东京城百万军民的生命线,也造就了汴梁的繁华盛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自1984年起,考古工作者对州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始建于唐朝建中二年(781年),当时是一座石砌平桥。北宋时为柱梁平桥,桥下密排石柱。现存州桥为明代早期在宋代桥基基础上建造的砖石结构单孔拱桥,桥面南北跨度为25.4米,东西宽约30米,加上两侧雁翅,东西总宽约50米。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遗址的发掘揭露了完整的州桥结构:州桥为南北向砖石结构拱桥,主体为宋代遗存,桥面宽30米,南北长17米,东西跨度30米,保存基本完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遗址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等文物,以及宋代至清代的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揭示了州桥及周边环境的演变:通过地层堆积和遗迹现象,展现了州桥从唐代到明末的变迁过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遗址的地层堆积可分为四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一层:现代堆积层,主要为近现代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二层:清代堆积层,出土了清代青花瓷片和建筑构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三层:明代堆积层,出土了明代青花瓷片和建筑构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四层:宋代堆积层,出土了大量宋代瓷器和建筑构件,为州桥的主体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遗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州桥是宋代石拱桥的典型代表,其结构和建造技术对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史具有重要意义……</b></p> <p class="ql-block">为研究开封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重要依据:州桥是开封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其变迁反映了开封从唐代到明清的历史进程。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参考: 州桥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宋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遗址已发掘并展出的探方主要有两个:一号探方:位于州桥南侧,主要展示了州桥的桥面结构和部分桥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丰富的出土文物:展示了宋代的社会生活和艺术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封州桥遗址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珍贵遗产,其发掘和研究对了解中国古代桥梁史、城市发展史和社会生活史具有重要意义。已发掘的探方为公众提供了直观了解州桥结构和历史的机会,是开封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开封汴河与州桥是开封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二者紧密相连,共同见证了开封的兴衰变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号探方:位于州桥北侧,主要展示了州桥的桥墩基础和部分桥面结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完整的桥面结构:可以清晰看到桥面的石板铺设和排水系统,巨大的桥墩基础:展现了古代桥梁的坚固结构。精美的石刻装饰:桥墩和桥面上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石壁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北宋时期体量最大的石刻壁画,代表了北宋石作制度的最高规格和雕刻技术的最高水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宋代石壁雕刻:2022年考古揭露汴河两岸石壁,镌刻大型海马、仙鹤、云纹图案,印证《东京梦华录》中“雕镌海牙、水兽、飞云之状”的记载,为宋代艺术研究提供实物证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自战国大梁以来,黄河洪水的多次泛滥,使开封城地面普遍抬升了8~10米,州桥遗址中的桥摞桥、路摞路,是开封形成立体叠压型城市“城摞城”奇观的真实再现。州桥遗址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州桥遗址是开封“城摞城”历史的地理标志,其考古发现不仅还原了唐宋至明清运河与城市的发展脉络,更以丰富的实物遗存揭示了古代中国的艺术成就、技术革新与社会变迁。一号、二号探方通过地层剖面与关键遗迹的展示,为公众提供了直观的历史“剖面图”,成为解读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照片拍摄于河南开封州桥遗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2月17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