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DeepSeek 的首次交锋

冯Jenny

<p class="ql-block">DeepSeek 横空出世,震惊你我他。由Elon Musk和Sam Altman,Greg Brockman成立于2015年的OpenAI,在2022年11月30号 推出首个生成式人工智能交互式语言大模型( Elon Musk 2018年退出OpenAI),当时被它惊醒的仅限于专业人才以及有较好的学科认知的年轻人。我当年对它在课堂上高调提及也只是表示自己没与时代完全脱节。它到底多厉害,我停留在外行的无知无畏中。年前一位友人提醒我AI将会带来社会的巨变,我不能完全理解。年后,短短十多天,人人都用上DeepSeek,我决定学习它。这一次真的是狼来了,它真的将要颠覆一个时代,捣毁着或局部替代过去横向纵向人依靠人的模式,迫使人们去反思与改变。</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的一周内,我几次在19班和24班教室里玩起空手道,花1分钟让DeepSeek 或豆包给我备课,备课材料准备好了,我就直接开始上课。昨天在19班的课相对更好,我让学生一起讨论试题及答案,师生互动,人人参与讨论轻松实现,整个课堂无一人感到无聊。后期需要我认真系统的规划,听取学生的意见,将AI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才对,让灵活与规范并行。 师生双方初步体验了人工智能带来的灵活多样的学习模式。</p> <p class="ql-block">我与DeepSeek的交锋中,也体验了从未有过的乐趣。豆包的名字和头像,都带有乡土气息,埋没了它的能力。其实它的备课表现毫不输给DeepSeek。 我要挑起豆包和DeepSeek的决斗,前一周,DeepSeek 一问就停止思考,而豆包就大显身手。后期它俩输赢轮流,难分高低,不过仅限于帮我备课编题.......</p> <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我想测试它俩的耐心和忠实度,我不断输入修改命令,它俩被我折磨得一扫“为耐心而生”的气度,上演偷懒和蒙混过关的小家子气,我输入的命令要求全部修改,它俩要么说声“sorry”, 要么停止思考,要么仅仅替换前面几行的内容,后面偷偷重复刚刚被我否决的答案。看来我并不会在名声大噪的AI 面前一败涂地。</p> <p class="ql-block">过去的一周我对DeepSeek和豆包的认真使用中,我不得不承认它们让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倍。不过要得到满意的结果,需要你的提示词体现自己独有的专业角度。</p><p class="ql-block">因为DeepSeek们的高效,社会的方方面面会在很短的未来,很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包括学校课程的种类和学习时空的配置,在不久的将来都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p> <p class="ql-block">面对当下,人们的反应比较复杂,我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p><p class="ql-block">第一类,盲目自大型,低成本的硬件软件的投入说明我们厉害,出人才。这确实也没有错。但是仅仅停留在自豪感,就比较局限。 正如DeepSeek的开创者,任何一款比它更厉害的人工智能可能也会随时平地起惊雷,从未曾听说的nobody 手里孵化而出。</p><p class="ql-block">第二类,不理不睬型。比如做手编草帽的人,或特殊职业的人比如月嫂。</p> <p class="ql-block">第三类,不知所措型。已经暗中把自己当成为人工智能的牺牲品。这其中更多是在校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担心未来,感到茫然,动力不足。十年二十年寒窗,也敌不过免费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无处不在。 我们曾经都有这种心态,至少我当了这种人长达两天。希望大家快速转型为第四种人或者第五种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类,理想浪漫型。他们不认为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本已经白热化的内卷更加呈现“末日景象”。他们一开始读书的主要目的是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为当官发财不为出人头地而读书,在人工智全面爆炸的当下,他们更加坚定“坚守自己不要失去自我” 好好读书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所以当下他们最享受的事情就是好好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专注自己热爱的学习活动,哪怕只是学科上的“ 偏才”。( 我现在的学生中就有几个文学创作天赋异禀的人,他们的短篇小说不亚于世界名篇,不需要成为全才,拥有极好的想象力、精彩丰富的内心世界就足够叫天才。)无论未来如何,他们都随其自然,坦然拥抱。万一人工智能抢走了他们的饭碗,甘愿归隐田园,做一介农夫,让蝴蝶停留在自己的发梢,让花香侵润心脾,又何尝不是令人羡慕的浪漫人生?万一流落街头,也可以写诗作画,换来一顿饭钱,当流落到一颗千年银杏树下,坐在铺满金黄落叶的草地上,捧起行囊中的旧书来,依旧能在时空交错中邂逅 “书中灿烂黄金屋、书中婷婷颜如玉”。</p> <p class="ql-block">第五类,理智冷静型。这种人不是天生的,是这段时间苦苦思考,自我教育出来的人。 既然人工智能来了,那就得坦然面对,让人工智能服务于自我,服务于当下,服务于未来,我原来干什么,我现在依旧干什么,只是多了一个人工智能当作自己的助手,绝不允许它成为代替自己消灭自己的“外星生命”, 让自己成为利用AI又超越AI的智慧生命。</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们的心态可会分几个阶段,最后应该稳定在第四类和第五类,保持乐观积极,坚信人类才是主宰自己的真正主人,AI只能被理性控制有限利用,不可以无限代替。</p> <p class="ql-block">我决定在第四种人和第五种人中间自由切换。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这个不是“非你莫属”的教学环境中,反思自己,提升自己。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过去那种以“权威”自居的时代已经结束,在学生面前,在知识能力面前,我们必须谦虚低调,忍耐,且付出真心实意的善意和大爱,才可hold住课里课外,才可幸存于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作为学生,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脆弱,亲历了全球疫情,见证生命的难以承受之轻,面对学历不断贬值,DeepSeek平地起惊雷,未来的不确定性迫使得他们也在思考何去何从,学什么? 怎样学?怎样设计未来的人生? 他们更加需要尊重、体谅,更加需要课堂老师带来的幽默,更加需要课下的音乐、娱乐、体育来缓解压力,转移焦虑,驱散惶恐,丰富多样有创意的校园生活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有必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