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皇家道观一东岳庙

沙中金

<p class="ql-block">拍摄 沙中金</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2月5日</p><p class="ql-block">手机 华为pura70rpo+</p><p class="ql-block">篇号 75932243</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岳庙,</p><p class="ql-block"> 简称东岳庙,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为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宫观,因主祀泰山神东岳大帝而得名。北京东岳庙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置地,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建成,赐名“东岳仁圣宫”,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由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和其弟子吴全节募资兴建。</p><p class="ql-block"> 东岳庙共有东、西、中三路建筑群,其中中轴线上有6座建筑。庙于1997年6月在庙内设立北京民俗博物馆,于2008年5月重新开放宗教活动。</p><p class="ql-block"> 东岳庙的正院中轴线上有六个主要建筑,由南至北依次为琉璃牌楼、棂星门(大门)、瞻岱门、岱岳殿(前殿仁圣宫)、育德殿(后殿)、后罩楼,庙宇为六进院落。</p><p class="ql-block"> 东岳庙共被划分为了7个区域,其中一区为东岳庙广场(大门前入口处);二区为瞻岱门前广场;三区为岱岳殿前广场;四区为育德殿穿堂东侧;五区为育德殿穿堂西侧;六区为育德殿后部分(展览区);七区为东岳庙非开放区,主要为东岳庙东路。</p> <p class="ql-block">  现在东岳庙大门亦称棂星门。</p><p class="ql-block"> 棂星门位于北京东岳庙的中路,在东岳庙山门拆除后成为如今的东岳庙大门。挂有康熙御笔“东岳庙”牌匾。</p> <p class="ql-block">大门前广场两侧为钟楼和鼓楼。</p> <p class="ql-block">  东岳庙大门对面的琉璃牌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屋顶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正中饰火焰宝珠。在正间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传为明代宰相严嵩所书。</p> <p class="ql-block">  进入庙门迎面是瞻岱门</p><p class="ql-block"> 瞻岱门始建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修。瞻岱门为庑殿顶,殿堂式大门。五开间,分前后两进,明次间为三间穿堂,两稍间内前有道教护法神将哼哈二将,后有十太保。</p> <p class="ql-block">  庙门两边楹联写到:“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中“善恶有报”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门内三间为穿堂,左右两间供道教护法-哼哈二将和岳府十太保,也可说是这里的十大元帅,是护法的神将。在这些干将中以温琼最为著名,相传其为岳府孟将,受玉帝敕旨出入天宫,巡查五岳,人称“温太保”或“温元帅”。</p> <p class="ql-block">在门口恰巧遇到方丈。</p> <p class="ql-block">穿过瞻岱门是一条通往岱岳殿的神路</p> <p class="ql-block">路口西是一株千年寿槐</p> <p class="ql-block">  路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西侧亭前动物叫玉马。</p><p class="ql-block"> 玉马位于福路西侧,相传是文昌帝君坐骑。原由白瓷烧制,光洁如玉,人称“玉马”。康熙皇帝南巡,此马侍帝有功,又称“御马”。传说抚摸玉马能保出入平安,马到成功。</p> <p class="ql-block">  东侧碑亭前动物叫铜持。</p><p class="ql-block"> 铜特位于福路东侧,相传是文昌帝君坐骑,是一种叫做“特”的神兽。又传康熙皇帝巡幸江南时骑过它。民间传说抚摸它能愈人治病。“东岳庙摸铜骡子”也就成了老北京妇孺皆知的一项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神路东面是阜财殿</p> <p class="ql-block">神路西面是广殿嗣</p> <p class="ql-block">  神路前行就是岱岳殿。</p><p class="ql-block"> 岱岳殿是北京东岳庙的主殿,殿内供奉东岳大帝。殿有面阔三间,顶为为单檐庑殿顶,绿剪边琉璃瓦屋面,始建于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遭火焚,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重建。清乾隆时期加以修葺。</p> <p class="ql-block">  殿内道人正在为游客和善男信女们诵经祈福。</p> <p class="ql-block">大殿东侧是三茅殿</p> <p class="ql-block">西侧是炳灵公殿</p> <p class="ql-block">  东岳庙的另一大特色是碑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岱岳殿前福路两侧。其中包括透亮碑儿和张留孙道行碑等著名碑刻,以及机灵鬼儿、小金豆子、不吃亏等花纹图案。共</span>有163通,</p><p class="ql-block"> 碑林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碑刻数量众多</span> 民间流传有“东岳庙的碑数也数不清”的说法。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最晚的是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立于新鲁班殿前的鲁班会碑。</p><p class="ql-block"> 碑刻中数量最多的是香会碑刻。在已知的163通碑刻中,有135通是由各类香会所立。东岳庙的香会是由各行各业人士所组成的为东岳庙庙会服务的团体。1966年至1976年期间,庙内碑刻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石碑被埋于地下。</p> <p class="ql-block">东侧碑林</p> <p class="ql-block">西侧碑林</p> <p class="ql-block">‌ 岱岳殿大院周围除四殿外还分布着76个司。</p><p class="ql-block"> 76司‌是指东岳大帝下属的76个职能机构,这些机构分管阴间的各种事务,包括勾魂索命、审案断狱、签生注死等。具体来说,这些司的职能涵盖了阴间和阳世的各个方面,如生老病死、祸福寿数、子嗣贫富等。‌</p><p class="ql-block">‌ 76司的司主‌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每个司都有司长(判官)和助理,他们负责管理和执行各自司的职能。例如,速报司负责快速报应作恶之人,督察司掌管官员的功过,苦楚司负责施刑和惩罚,正直司保护正直之人,子孙司决定后嗣的福祸等。</p> <p class="ql-block">  第十六司 掌放生司。一切鸟类均为自然界之生灵,心地善良慈悲心之人,不捉不杀,且见到被困者设法放生。有人则贪图玩赏,贪图滋味或各种欲望,将鸟关在笼内或无辜捕杀,岂知以为自己造下罪孽。</p> <p class="ql-block">  第十九司 掌魍魉司。魍魉是害人的精灵,当妇女分娩时吸吮血腥而成形。它们专调唆人迷惑人使人去做坏事走邪路,故此地府专设此司,待这些精灵恶贯满盈时便捉拿归案给予惩治。</p> <p class="ql-block">  第二十八司 掌畜生司。生死轮回乃天道也,不可抗拒。人畜互为转化脱生,若在阳世欠债不还,留来世转为牛马等畜。若在阳世人欠命,则来世脱生猪羊等畜。做人做畜请君思量。</p> <p class="ql-block">  第四十二司 掌勾生死司。此司专用笔判勾人的善恶,人生一世以善为重,善者善报,报在此司之笔。恶则恶报,报在此司之笔,奉劝世人多行善不做恶</p> <p class="ql-block">  第四十六司 掌曹史司。三曹者日,天曹、地曹、人曹。三曹为审案记录笔记,世间之人恶贯满盈者需捉拿归案的,由四十五司发证,四十三司拘捕,阎君审案,此司抽三曹官记录结案。</p> <p class="ql-block">  第四十九司 掌水府司。中嶽大帝是地府之尊神,掌管人间善恶报应,就龙宫水府嶽神亦有管理之权限。因此水中珍贵动物,如娃娃鱼等不但人类保护,嶽神也要管理,若世人明知故犯任意捕杀,一但阳寿尽绝归到此司也要受无穷之罪。</p> <p class="ql-block">  第五十六司 掌山神司。山神为一方之神,其职责是专管本山事物,保佑本山黎民百姓,保护本山狼虫虎豹,飞禽花草不受其害。若有人无故伤害,此司将督促山神予以严厉之惩罚</p> <p class="ql-block">  第五十九司 掌索命司。此司专查被害屈死之冤鬼。若人受屈死后可到此司挂号登记报道后,此司可根据冤魂受害的浅深指定到阳世间找自己的仇人报仇。用小计可使作恶之人吊死,车轧死,摔死,拿刀自刎等多种死法</p> <p class="ql-block">  过岱岳殿经穿堂就是育德殿,戏台,现为展览区,各厅展示元,明,清的道观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