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勇气和光芒

江湖夜雨

<p class="ql-block">让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勇气与光芒 </p><p class="ql-block">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那些藏在教室角落里的生命——我们的孩子们。他们中有人沉默得像一粒尘埃,有人顽皮得像一阵风,有人学得吃力却从不迟到,有人总在日记里画星星。我想请大家记住:对于学校,他们或许只是几百分之一;但对于家庭,他们就是整个世界百分之百的希望。 </p><p class="ql-block"> 一、关注每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我们常把“因材施教”挂在嘴边,但在分数与排名的重压下,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是否成了教室里的“隐形人”?那些不善表达的孩子,是否被贴上了“没潜力”的标签? </p><p class="ql-block">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没有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智能,做为教师,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发现每个孩子的优势领域。</p><p class="ql-block">教育不是筛选筛子,而是点燃火把的仪式。 当我们用“花期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就会发现:成绩单上的数字,永远丈量不了一个生命的辽阔。 </p><p class="ql-block"> 二、给每颗种子破土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许多老师和我一样,生在农村,长在田野。我们比谁都清楚:农村的孩子,可能没有琳琅满目的辅导班,但他们的生命里藏着更珍贵的财富——田间地头的智慧、祖辈传承的坚韧、对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 </p><p class="ql-block">这些孩子中,有人要在灶台边写作业,有人连一本课外书都是奢侈品。但正因如此,我们的关注才显得如此重要: </p><p class="ql-block">多一次家访,可能就挽救了一个想辍学帮农的孩子; </p><p class="ql-block">多一句鼓励,就能让自卑的姑娘挺直脊梁; </p><p class="ql-block">多一份耐心,或许就点燃了某个“笨小孩”心中的光。 </p><p class="ql-block"> 三、让关注落地生根 </p><p class="ql-block">我恳请大家共同践行三个“一”工程: </p><p class="ql-block">1. 每天一次“心灵对视” </p><p class="ql-block">早读时,请走到每个孩子的课桌前停留三秒,看看他的眼神是明亮的还是躲闪的,作业本上是认真还是潦草。这三秒的注视,会让孩子感到:“老师看见我了。” </p><p class="ql-block">2. 每周一篇成长日记</p><p class="ql-block">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可以跟孩子师生共写随笔,让孩子写下烦恼、梦想甚至是对老师的建议。周五班会时,我们可以读那些被允许公开的信:“老师,您能再讲一遍函数吗?上次我没敢举手。”“我爸妈吵架了,上课总想哭。” </p><p class="ql-block">3. 每月一场“生命展览会” </p><p class="ql-block">让每个孩子带一件最能代表自己的物品:一盆花、一个手工制作等,只要是能代表其特长的。</p><p class="ql-block"> 四、相信“相信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一位农村教师讲过这样一件事:小学时,老师在我满是红叉的试卷上写:“你解错题的样子,像极了科学家在推翻错误假设。”这句话,让一个数学考8分的农村娃,最终站上了讲台。 </p><p class="ql-block">老师们,我们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等待,都可能成为某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转折点”。当我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那些看似平凡的孩子,终将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绽放出惊心动魄的美: </p><p class="ql-block">那个爱画画的孩子,未来可能是乡村振兴墙绘的设计师; </p><p class="ql-block">那个总研究昆虫的孩子,或许会成为生态农业的专家; </p><p class="ql-block">那个默默照顾留守儿童弟弟的女孩,正在孕育最温暖的善良。 </p><p class="ql-block">最后,用下面一句话和大家共勉: </p><p class="ql-block">教育的美好,从来不在满园牡丹同时盛放,而在每一株野百合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