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好今天有车去太仓,搭个顺风车去看看郑和下西洋的出海口,然后古镇转转,反正就是抓紧一切时间——不想浪费。</p> <p class="ql-block">到了太仓,先导航浏河古镇——公交车18公里,2块钱一张票,车上没有几个人,有空调挺暖和,大概有40分钟左右到了!</p> <p class="ql-block">下了公交车,往回走了100米左右,就看到了古镇的大门,正好就在马路边,一眼就能看到,牌坊翘脚起脊,比之前的千灯牌坊有特点。</p> <p class="ql-block">浏河——位于江苏省太仓市,是太湖东北阳澄淀五大通江骨干之一,长江支流,太湖古三江之一——娄江下游。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西沙刘姓族人将浏河娄江下游开成巨港,故名刘家港,刘河塘,河道西接娄江,起于昆山蓬山镇草芦村,经太仓陆渡,上海嘉定,辗转太仓浏河镇入长江,全长24.5公里,</p> <p class="ql-block">浏河镇因浏河流经而得名,原名刘河,古称娄江,民国十三年,1924年为了避免和其他省同名混淆,经国家邮传部批准,将“刘”改为“”浏”定名“浏河镇”“浏”有深浚清澈,流动之意。</p> <p class="ql-block">喋喋不休的说着看似名不见经传的浏河镇,实际上它声名远扬,诸多名人从这里走向世界——最重要的是郑和从这里走向世界。</p> <p class="ql-block">已经10点多钟了,也不算早啊,可是古镇行人寥寥无几,路边摊都没有出摊,只有老街两边卖杂七杂八的开门迎客了。估计这边还是要偏僻一点。</p> <p class="ql-block">浏河古镇位于澛漕塘两岸,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历来为出海要津,素有“万里长江第一港”之称,元明两代,因海茂发达,商贾云集,又被誉为“六国码头”。</p> <p class="ql-block">近代经过战争的破坏,许多古建筑被毁坏,古镇现在仅存明清建筑80余座,经过整修,古镇呈现出脉络分明,双向通达,尽显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浏河自古以来就是诗画之乡,文化气息浓厚,从元末开始就有诗人,画家,杂剧,沪剧名家从这里开始,小镇上展开了画展,老图片,诗情画意的有专人负责管理,井井有序。</p> <p class="ql-block">古镇的美食更是一绝,古镇的地里位置“河尾江头临海”都是“”鲜“”所以中午时分锅碗瓢盆交响,美味飘香,令游客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古镇也是江南水乡的风格情调,只是它没有外来人做生意,大多是自家的房子,自家小厨做的饭菜,看着就觉得不懵人呢。</p> <p class="ql-block">这个风雨长廊也是有来头的,因为字太小,看不清楚,好像是最早的钱庄主人出资,然后又有人接手继续修建,,总之就是古镇有人挣了钱给大家谋福利,行善事。</p> <p class="ql-block">利用长廊把镇子里的名人,善事记录下来,供游客欣赏,让后人铭记。</p> <p class="ql-block">之前做了功课,知道有一个天后宫,供奉妈祖,找到后发现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天妃宫经过元,明,清民国历朝历代多次扩建修缮,主修者有林则徐,郑和等历史名人,郑和七下西洋多次来拜访,祈求娘娘保佑平安。</p> <p class="ql-block">北宋六年,范仲淹举役开凿,疏通河道,至今造福一方百姓。当地百姓建范公厅纪念他。</p> <p class="ql-block">几天来一直徜徉在古镇水乡——浏河古镇,你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沉淀,每一口美食,每一个故事,每一条河流,都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我一个人转了有2个多小时,今天有点冷,找了一个小店,搞了点热乎的吃,暖暖身子。也借机会给手机充充电。</p> <p class="ql-block">随口问了一下这里的菜心多少钱,这个农妇大姐说“4块钱”我一听,好家伙,这里更贵啊。</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得了继续乘车到18公里外的郑和公园参观,等车的时候,和一位拉脚的老弟问了一下路线,他说郑和下西洋的出海口就在我们浏家港镇,不知道哪个当官的说了算,硬生生的把这个历史更改到现在的什么什么啦!还把我们的地名改成了浏河古镇!</p> <p class="ql-block">等了40分钟,坐了40分钟左右总算到了这个什么站,一导航还有1.8公里到郑和公园呢,开拔走路模式!</p> <p class="ql-block">本来今天冷飕飕的,这一走起来,立马热气腾腾的,一看时间不敢怠慢,到了公园门口,赶紧拍照留影,挑重要的节点游览。</p> <p class="ql-block">之前去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泗水,对郑和的有关连的历史文化让我感兴趣!</p> <p class="ql-block">600多年前,郑和率领世界上最强大的 船队,七次航行到大西洋,印度洋,播撒和平的种子,传播友好!</p> <p class="ql-block">公园好大,中间一片水域过不去,只能绕过去到郑和纪念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规模够大,利用现代声,光技术,再现了郑和航行在大海上的波澜壮阔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还有蜡像也很逼真,表现郑和航行到各个国家,与当地人交流。</p> <p class="ql-block">同时也展出了浏家港所居的重要地里位置,当时的繁荣景象,成为海运初初始港。</p> <p class="ql-block">浏河入长江口处浏河镇,元代称刘家港,为漕粮北运出海口,明置巡海师,复设镇海卫于天妃宫,俗称天妃镇,永乐元年(1403年)开港,为对外贸易口岸,诸国商船云集,号称“天下第一码头”“摯淞入浏”将吴淞江水并入刘家港后,刘家港水势更大,成为一条排水及航海的大河,由此,刘家港胁两江之水,成为天造地设的良港。</p> <p class="ql-block">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率领240多艏海船,27400名船员,组成庞大的船队在此集结,起航,至宣德八年(1433年)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辉煌篇章!</p> <p class="ql-block">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起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纪碑》并筑造铜钟一口。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在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的卡利卡特)去世。船队由副使太监王景弘率队返航,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p> <p class="ql-block">时间很快滑过去,我赶紧出来,这个地方偏僻的很,我还要走路回到汽车站,但是没有看到长江不甘心的,因为近在咫尺,200多米处就是我心心念念的长江!</p> <p class="ql-block">长江到这里已经是尾声了!早就没有了上游的汹涌澎湃,惊涛拍岸的景象,乍一看就像一条普通的河,平缓静静的流淌着。</p> <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走过长江的朋友都看过长江从青海的巴彦克拉山发源地流出,一路奔涌,千回百转,最后在这里,投入了大海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的浏河古镇,郑和公园一日游也告一段落了,因为这两个地方地处偏僻,又没有骑自行车,全靠两条腿走路,说实话,走的酸酸的,都要走瘸了!但是我觉得很值得,你在家里一天,无非就是洗衣做饭,忙忙家务,逛逛菜场商场,走出来心情愉悦,不但可以强健身体,欣赏风景,了解更多的风土人情,增加知识储备量,充实自己的大脑,何乐而不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