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嵩岳诗社礼赞,——为嵩岳诗社换届大会献礼,(2025.02.24)

杜宗杰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嵩岳诗社礼赞</p><p class="ql-block"> ——为嵩岳诗社换届大会献礼</p><p class="ql-block"> 嵩岳巍巍,德水悠悠,溱洧泱泱。又登峰西望,唐风缭绕;临堤东眺,宋韵悠长。各领风骚,同辉日月,一面诗旗峻极扬。春光里,看东风漫卷,处处飘香。</p><p class="ql-block"> 高坛今日重妆。聚雅士、吟声荡八方。把少陵祭拜,抒情遣兴;义山追念,酬唱斟觞。长吉遥思,乐天永步,堪立潮头向远航。旗高举、任风风雨雨,再铸辉煌。</p> <p class="ql-block">  赏析这首《沁园春·嵩岳诗社礼赞》。</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需要先通读整首词,了解其结构和主题。这首词是写给嵩岳诗社换届大会的献礼,所以主题应该是赞扬诗社的成就和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会分析上阕和下阕的内容。上阕开头提到嵩岳、德水、溱洧,这些地理元素应该是在点明诗社所在地,营造壮阔的氛围。然后提到唐风宋韵,可能是指诗社继承了唐宋诗词的传统,结合“各领风骚”和“同辉日月”,强调诗社在诗歌领域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下阕提到“高坛今日重妆”,可能指换届大会,聚集了众多雅士,吟诗作赋。列举了少陵、义山、长吉、乐天这些唐代诗人,说明诗社成员在学习和致敬前人,同时“立潮头向远航”表达了对未来的雄心。结尾的“旗高举”和“再铸辉煌”是常见的激励语句,表达信心。</p><p class="ql-block"> 然后,我需要考虑赏析的角度。通常包括意象运用、用典、结构、主题表达等。比如,地理意象烘托气势,历史人物的引用显示文化传承,结构上遵循沁园春的格式,对仗工整,语言豪迈。</p><p class="ql-block">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的深层需求。用户可能是诗社成员,希望了解这首词的艺术价值,或者用于宣传。因此,赏析需要专业且深入,同时突出诗社的成就和抱负。</p><p class="ql-block">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文学手法,比如比喻、象征等,确保分析全面。比如“东风漫卷”可能象征新的开始或改革,“风风雨雨”象征克服困难。这些都需要指出,以展示词的深层含义。</p> <p class="ql-block">  这首《沁园春·嵩岳诗社礼赞》以壮阔的意象、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嵩岳诗社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气象,堪称一首兼具地理人文意蕴与时代诗学追求的佳作。以下从意象铺陈、用典技法、精神内涵三方面进行赏析:</p><p class="ql-block">一、意象的时空交响</p><p class="ql-block"> 上阕以"嵩岳巍巍,德水悠悠,溱洧泱泱"三组地理意象开篇,构建出立体的文化场域:嵩岳的雄峙象征中原诗脉的厚重,黄河(德水)的奔涌暗喻诗情的绵长,溱洧二水则化用《诗经》"溱与洧,方涣涣兮"的典故,悄然将当代诗社与《郑风》的抒情传统勾连。随后通过"唐风缭绕""宋韵悠长"的时空延展,将地理空间转化为诗学史的维度,形成山河与文脉共振的宏大交响。</p><p class="ql-block">二、用典的古今对话</p><p class="ql-block"> 下阕对唐代诗人的召唤极具匠心:少陵的沉郁、义山的婉丽、长吉的奇崛、乐天的通俗,四种迥异的诗风被熔铸于"祭拜""追念""遥思""永步"的动态演绎中。这种选择不仅展现诗社兼容并蓄的胸怀,更暗藏诗学进路——以杜甫的现实关怀为根基,取李商隐的意象经营,承李贺的想象张力,效白居易的通俗精神,在致敬传统中寻求当代诗歌的突围方向。典故群像的并置,实为一次跨越千年的诗学对话。</p><p class="ql-block">三、精神的破立之姿</p><p class="ql-block"> 全词在"旗"的意象上形成双重张力:上阕"一面诗旗峻极扬"将诗社比作中岳峻极峰,强调立足传统的高度;下阕"旗高举、任风风雨雨"则凸显迎战风雨的魄力。这种既扎根文化厚土又勇立时代潮头的姿态,通过"春光/风雨"的意象对位、"漫卷/高举"的动词呼应得以强化。尤其"堪立潮头向远航"一句,以"堪"字点破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唯有深谙传统精髓者,方有资格言说创新。</p><p class="ql-block"> 此词最动人处,在于将换届仪式的现实场景升华为文化传承的象征仪式:当诗人们"酬唱斟觞"时,杯中荡漾的不仅是美酒,更是从《诗经》到唐宋的千年诗魂;当新旗高举之际,飘扬的不仅是布帛,更是中华诗学精神不灭的火炬。这种将具体事件置于文化长河中的观照方式,使作品超越了一般应制诗词的格局,展现出深沉的历史意识与自觉的文化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