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漫游阿姆斯特丹运河

西雨石

人们都熟知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则被称为“北方的水城”。<div> 阿姆斯特丹的水城来自大运河,它的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90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大运河开挖始于17世纪初,同时开挖了四条主要的同心的半环形运河,形成运河带。其中三条运河(绅士运河,皇帝运河,王子运河)的沿岸主要为住宅区,最外侧的第四条运河辛厄尔运河,用于防御和水处理。</div><div> </div> 2010年,阿姆斯特丹运河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iv> </div> 我们来到阿姆斯特丹,当然要乘游船游览城市风光。在一处码头排队,等了约一个小时,才坐上了游船。 虽然同是水城,但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乘游船游览,和在威尼斯乘坐“贡多拉”游览的感觉完全不同。阿姆斯特丹运河水面宽阔,坚实规整,而威尼斯的水面窄小曲折,“贡多拉”只能在小河叉中游荡。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上,很多桥梁都是可以开放收起的吊桥,方便大型船只通过,而威尼斯的桥都是拱桥,只能让小船通过。 坐在游船上,观赏运河两岸的秀美风光。<div> 游船穿流于优美的运河上,两岸悠闲迷人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沿岸幽雅而古老的建筑倒映在水中,花影和树影在阳光下摇曳,河上经过的每一座桥梁的倒影在水中相互重叠,不时泛起阵阵涟漪。</div> 1870年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阿姆斯特丹开始自内向外扩张,同时又不断的修挖运河,最后形成了6条半环形运河主水道,运河的分支有100多条,织成了象蜘蛛网一样的运河水网。<div> 这样,由于地少人多,在宽阔一些的主运河两岸,最初是停泊一些废弃的大船变成了人们的居所,后来类似的居所越来越多,慢慢的这些岸边的居所演变成了船屋,即建在水上的房屋,而且这些房屋最后成为了人们固定的居所。</div><div> 现在,在阿姆斯特丹运河上的船屋已达到2万多户,当地政府已不再批准再建此类船屋了,以前建好的船屋都承认合法,但每年也要和岸上的房屋一样收地税。</div><div> 我们在游船上一路航行一路欣赏奇特的船屋,真是大开眼界!很多船屋都很漂亮别致,住在里面一点也不比岸上差。这里很多船屋的主人追求生活情调,把这一方小天地打扮得漂亮雅致,再加上船屋会不断有白天鹅和水鸟们的到访,所以住在船屋里是很惬意享受。但我不知道船屋是如何解决做饭和上厕所的问题,哈哈!</div> 运河两岸的建筑和民居也独具特色。坐在游船上,可以静静的欣赏两岸的风光。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两岸的建筑,树木和花草都显得格外宁静和美好。 运河边的古老教堂: 运河之畔五彩的民居: 运河岸边酒巴,咖啡馆林立,人们临水而坐,悠闲的享受一个下午,这是很多当地人的常态。 荷兰也是一个自行车王国,鼓励绿色出行。在运河边上设有自行车存放场和大型自行车存放楼: 在阿姆斯特丹,乘坐游船穿越古老的运河,是一种别样的体验。随着游船缓缓划过水面,两岸的景色如同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眼前,17世纪的荷兰建筑与现代风情交相辉映,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了一般。两岸的景色会在不同的季节和光线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