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故事】,家人畅游七彩云南(一)

如是春秋

<p class="ql-block">时隔两个多月,春节期间我陪家人又一次来到了七彩云南。第一站就到了云南建水县,节日里的古城,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玲琅满目,灯火通明!与两个多月前清净、素雅、悠闲的古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名胜区。古城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拥有众多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如建水文庙、朝阳楼、朱家花园、双龙桥(十七孔桥)及燕子洞等。</p><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内现存地面文化遗迹10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p> <p class="ql-block">古城南北西三城楼毁于战火,康熙四年(1665年)又复修,后再度毁损。唯有东门朝阳楼,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已近六百年历史,仍旧巍然屹立。门楼上的“飞霞流云”为唐朝书法家草圣张旭所书。</p> <p class="ql-block">朝阳门的另一侧门楼上挂着“雄镇东南”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南门。</p> <p class="ql-block">春节期间的古城风貌。</p> <p class="ql-block">翰林街位于建水古城核心区域,因此街出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而得名,是建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的标志性街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临安府”是明清两代的“府”级官署所在地,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经多次增修扩建,至今已有630余年的历史。‌它是明清时期滇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了滇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是中国第三大文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泮池也称“学海”,意谓孔子的思想和知识高深渊博,犹如汪洋大海。</p> <p class="ql-block">孔夫子教学的石刻图。</p> <p class="ql-block">孔庙香火正旺!</p> <p class="ql-block">“先师庙”</p> <p class="ql-block">普应寺,又称建水观音仓,始建于明成化三年,后于清朝年间得到整修,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作为建水古城“七寺八庙”之一,普应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精湛的雕工技艺,成为研究古代寺庙建筑的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是建水古城最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清末临安府城(今建水城)光绪年间富商大贾朱成章、朱成藻兄弟及子侄朱朝琛、朱朝瑛等两代人,耗费大量积蓄和精力,前后历时近三十年,建成的家宅和宗祠。该花园占地面积约二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滇南私家园林韵味。</p><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曾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朱朝瑛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中将衔,朱家花园也称"中将第"。</p><p class="ql-block">朱家祖籍湖北,后迁居建水。</p> <p class="ql-block">姓朱的来到“朱家花园”就像回到了老家!哈哈~( ̄▽ ̄~)~!</p> <p class="ql-block">朱子家训</p> <p class="ql-block">朱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文献展。</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里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里的小戏台。</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又称“十七孔桥”,跨泸江河与榻冲河之交汇处。双龙桥是一座17孔石拱桥,中间有楼阁及其台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双龙桥承袭了中国桥梁建筑风格的特点,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凝聚着滇南人民高超的技术和聪明智慧,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在中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双龙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