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初二年的外孙女写的读后感,感觉写的还好,与美友们分享,望多提宝贵意见,谢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字里行间的天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原来唐朝诗人这样写诗》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陈雨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浩如烟海的时间中,文字将我们与古老的世界再度联结。而无数文字的排列组合,便成了诗。唐代是诗的年代,诗文在那个年代的天空下绽放出万千风华。而它们的创作者,唐朝的诗人们,又是如何写作的呢?今天,这本《原来唐朝诗人这样写诗》带我们走回了那个年代,带我们走进脍炙人口的文字背后的人生起伏。《原来唐朝诗人这样写诗》结合了贺知章、李白、王之涣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起伏来赏析、品味他们的诗作,文字安定平和,娓娓道来。在白纸黑字间,我读出“离梦杳如关塞长”的离别之痛,“白日依山尽”的壮美辽阔,更有“十步留杀一人,千里不行”的肆意洒脱。在这纸墨筑成的天地间凝固了诗人们的喜怒哀乐,再读时,即使相距千年,却仍能感受到那鲜明饱满的场景与情感。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诗如巨觞宏鼎,它们记录着一个个时代的变迁,不记帝王将相,而记个人的喜怒哀乐。历史如过眼云烟,几千年的历史书于纸上恐怕也不过几页,而诗歌中记录的情感却是永恒的。千年以前的明月与今天仍是同一轮,千年以前的思念便得以跨过漫漫长河,与每一个思乡的游子一道望回遥远的故乡。诗让我们与千年前的诗人产生共鸣,诗让我们与那古老的故事相遇。方寸之间,自成天地。当然,学古诗也是传承。各代诗词百花齐放,唐诗更是它们中的集大成者。不论小家碧玉还是雄伟壮阔,忧国忧民还是烂漫肆意,它们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诗是传承,是记录,抑是每个人心中的一方天地。我想,这些大概就是学诗的意义吧。方寸之间,与时光重逢。</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