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88年第一次去石林,仿佛一脚迈进了一座被岁月尘封的石头迷宫,眼前那一片浩瀚的石峰森林长在黄土地之上,每一块石头都像是在诉说着千万年的沧海桑田,完完全全的原生态体验。</p> <p class="ql-block"> 为了我对石林的念念不忘,这次又安排了一日行程游石林。哇哦,感受完全不同,就像西双版纳,就像瑞丽,就像许许多多地方,此景早已不是当年模样,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清澈见底的湖泊,将周边的石林、蓝天、白云完美倒映其中。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波光粼粼,石峰的倒影也随之摇曳生姿,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踏入石林秘境,巨石如门,洞开天地。阳光倾洒,照亮岁月纹理。绿野与石影交织,似在诉说自然传奇。</p> <p class="ql-block"> 石林的形成与当地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紧密相关。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汪洋,沉积了大量石灰岩。后来地壳运动,海水退去,陆地形成。历经亿万年的烈日烘烤、雨水冲蚀、风化及地震等作用,石灰岩被溶蚀切割,形成了无数形态各异的石峰、石柱、石笋。它们拔地而起,密集分布,如千队万骑,从远处眺望,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色森林,故而得名“石林”。</p> <p class="ql-block"> 1931年春,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到石林考察,题写了“石林”二字,后由周钟岳代书,撰写跋语,并刻在石柱上。从此“石林”成为这片神奇土地的正式名称。</p> <p class="ql-block"> 石林上有很多刻上去的文字,据说除了古人通过石刻记录重要事件、生活场景、宗教信仰等,像一些古代摩崖石刻就是当时社会文化的直观反映外,还有一些当时西南联大的学生将石林石壁当创作载体,用石刻艺术展现独特创意,结果并不如他们所期望的才罢休。</p> <p class="ql-block"> 石林两侧的石头形态各异,犹如一群从远古穿越而来的神秘卫士。有的巨石高耸入云,仿佛是巨人随手插在大地上的擎天柱,直破云霄;有的则像是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圆润的轮廓、细腻的纹理,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望峰亭下,人潮熙攘。翘角飞檐傲立蓝天,亭间匾额古朴苍劲。凭栏远眺,石林风光尽收眼底,岁月悠然,共赏此人间胜景。</p> <p class="ql-block"> 石峰林立,有的如宝剑直插云霄,有的似动物形态各异,有的则像宫殿般宏伟壮观。在阳光的照耀下,石头的颜色也随之变化,时而金黄,时而橙红,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正值秋天,石林间的植被颜色丰富多彩,为这片石头世界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活力。藤蔓缠绕在石峰上,像是给它们披上了一层彩色的披风;各色野花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五彩斑斓,散发出阵阵芬芳,与坚硬的石头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刚柔并济的独特美感。</p> <p class="ql-block"> 随着脚步的移动,光线在石林间变幻出奇妙的光影效果。当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洒在高耸的石峰上时,一半石峰被照亮,另一半则隐匿在阴影之中,明暗对比强烈,让石林的层次感更加分明。</p> <p class="ql-block"> 石林最著名的“阿诗玛”石,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彝族少女,身着美丽的服饰,背着竹篓,深情地凝视着远方。她的身姿仍然是我当初所见的俏模样,身材婀娜,线条流畅,面部表情栩栩如生,仿佛在等待着她的爱人归来。</p> <p class="ql-block"> 石林,让我再次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它用漫长的岁月和无尽的耐心,雕琢出了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美景。每一块石头、每一条缝隙、每一处光影,都蕴含着大自然的奥秘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 在这广袤的世界里,还有许多未知的美丽等待我去发现、去探索,去见山,去见水,而大自然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