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虽老了也想远行试试体能,冬日只有奔向温嗳的地方。在网上看到金质腾冲昆芒……的旅行广告,6天5夜两人不到5千元。让人动心。马上交了百元定金。过完了正月十五学生开学游人少一些定了2月14日的机票。说走就走。来回八天,六天跟团后两天自助游昆明市</p> <p class="ql-block">因在设计院工作,国内去的地方不少却偏偏没有去过云南,所以有心动有向往有动力。特别是对腾冲的向往,有同学退休后旅居腾冲告知那里的气候好,吃的便宜可口美,景色优美十分惬意。值得品味。所以一直放在心上,才有了此行。</p><p class="ql-block"> 飞到昆明 。</p><p class="ql-block">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p><p class="ql-block">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一首韩栩的《寒食》中的一句词尽显昆明特色一春城,花城。</p><p class="ql-block">住处的植物馆花团锦簇。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市中心内的小广场金马壁鸡有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昆明老街。没想到人那么多,年青人为主,熙熙攘攘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纪念堂,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光华街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落成。</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纪念堂原为清代云贵总督署所在地,是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结构严谨,正中会堂平面为战机造型,与南门外跨光华街的云瑞公园和云瑞东西路两侧的环形建筑平面组合形成金樽美酒及花环的造型,显示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是云南标志性历史纪念建筑。抗战胜利纪念堂已批准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博物馆,占地面积30亩左右,由抗战胜利纪念堂主体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云南人民革命斗争史展厅》三部分组成。抗战胜利纪念堂,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的欣赏价值,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p><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下班没去成。人民英雄织念碑仿天安门广场纪念碑。此处无言地告诉人们云南在抗日战争中的不朽历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乘大巴车从昆明到芒市600多公里开了近9个小时是最辛苦的一天。</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园有有周总理纪念堂,园内奇石,奇木,各类热带植物令人惊叹。据说此园曾为私人园林。收藏的奇石珍贵树木价值几十亿元。当年的主人放言园内的宝玉原石谁能抱起谁拿走,几吨重的石料自然人力所不能。现此园已收归国有。</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收藏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是人生在世的一场心情和生活的体验而已。到此更让人明白收藏爱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歌词里的风尾竹。在当地生长迅速这都是当年生竹子。长的太快了。</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坐落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东南部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顶。青山绿水间的“勐焕大金塔”金光灿灿,光彩夺目,雄伟壮观,更显神圣。是芒市标志性的建筑,也是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亚洲第一空心佛塔。</p> <p class="ql-block">山顶乌瞰芒市市区。芒市是中国唯一单字名称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景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中缅边境,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奇观,一个村寨分属两个国家——中国和缅甸。这个现象源于1960年中缅勘界时设立的中国71号界碑,界碑将银井村一分为二,西北属中国,东南属缅甸,分别称为芒秀村。</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这里曾是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傣族人民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片土地逐渐成为中缅两国的边界。尽管国界将村寨一分为二,但居民们并未因此割裂彼此的联系,反而因共同的习俗、信仰和生活形式紧密相连。中缅边境的划定过程中,尽管存在领土争端和划界不合理的问题,但却未能割裂两国人民之间的血脉联系。</p><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尽管被国界线分开,但两国村民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和睦相处。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共同庆祝傣族的传统节日如泼水节、关门节等,传承着傣族的文化传统。边民互市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旅游信息</p><p class="ql-block">一寨两国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独特的跨境文化。主要景点包括“一桥跨两国”、“一树两国”、“一石两国”、“一井两国”等,游客可以感受到两国文化的交融与和谐。景区内还有“玉石桥”,据说镶嵌着7777块缅甸硬玉(翡翠),是世界上最富有、最豪华的桥。</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外长陈毅的诗,</p> <p class="ql-block">中缅71号国界界碑。</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金塔。</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很多建构筑物很象柬埔寨金边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瑞丽中缅边界中国国门。</p> <p class="ql-block">瑞丽休息酒店小景</p> <p class="ql-block">路过龙江大桥。非常壮观。龙江大是中国云南省境内一座桥梁,亦称龙江特大桥,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脉南段,龙江中游河段,跨越保山市龙陵县龙江乡上邦焕村与腾冲市。</p><p class="ql-block">五合乡大丙弄村之间的龙川江河谷,为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是保山-腾冲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1</p><p class="ql-block">2011年8月5日,龙江大桥开工建设。2016年4月20日,龙江大桥建成。2016年5月1日,龙江大桥正式通车。</p><p class="ql-block">龙江大桥总长2470.58米,桥面宽33.5米,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设计速度80千米/小时,其中保山岸桥塔总高169.688米,腾冲岸桥塔总高129.703米,概算投资为19.55亿元。</p> <p class="ql-block">腾冲国殇墓园。是此行我最想去的地方。腾冲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和伤亡是从1988才逐步公开宣传和展示。腾冲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遭受的苦难和伤亡是巨大而惨痛的。所以腾冲人对日本人的痛恨切齿难忘。国民党军队的英勇抗日战绩历史不会也不该忘记,</p> <p class="ql-block">腾冲国殇墓园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远征军阵亡将士,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纪念陵园,象征历史与和平,增强民族凝聚力。</p><p class="ql-block">腾冲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在攻克腾冲战斗中阵亡将士而建的墓园。它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与纪念意义</p><p class="ql-block">纪念对象 墓园内安息着9187名英灵,其中包括9168名远征军将士和19名盟军战士。</p><p class="ql-block">纪念意义 墓园的建立不仅是对阵亡将士的纪念,更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提醒人们珍惜和平。</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与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 国殇墓园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国祠祀建筑特点,整体布局严谨对称,主体建筑依次为大门、忠烈祠、烈士冢、纪念塔等。</p><p class="ql-block">环境象征 园内广植松柏,环境清幽,象征着“警钟长鸣”。</p><p class="ql-block"> 墓园内的雕塑和名录墙记录着历史故事,游客自发献上鲜花以纪念英烈。</p><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单位 国殇墓园不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级的抗战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教育功能 它见证了历史、维护和平,并增强民族凝聚力。</p><p class="ql-block">每年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接受心灵的震撼和洗礼。</p><p class="ql-block">历史教育 墓园内的纪念馆详细讲述了那段抗战历史,是了解抗战文化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哭墙。</p> <p class="ql-block">抗日英烈墓地。</p> <p class="ql-block">墓园一直由民间资助得以重修和维护。</p> <p class="ql-block">观看大型演出《梦幻腾冲》</p> <p class="ql-block">热海大滚锅景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热海大滚锅温泉是由于当地的火山活动而形成的。据专家调查,腾冲境内还保留着最年轻的火山群——第四纪火山,全县已发现 60 多个火山口。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在书中对腾冲的火山遗迹和温泉做了详细记载。因火山活动而在腾冲境内形成的汽泉、温泉群约有 80 多处,温泉的水温高达90 ℃以上。这些汽泉、温泉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病症。这里有众多奇异的景观,最有特色的是大小滚锅。大滚锅是一个直径为3米多的盆形沸水池,深约1.5米,终年冒着97℃的沸水,响声震耳、蒸汽冲天。游客到热海,只要在地下挖一个小坑,把盛有大米和菜食的饭盒置于坑中,不到半小时饭菜就熟了。当地百姓还利用泉边的出气孔,垫上稻草,蒸红薯、土豆,并在“大滚锅”温泉里煮鸡蛋,立等可食,进行一次奇特的“拔温泉水罐”治疗,倒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相关传说</p><p class="ql-block">有关热海,还有一个很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这一带天寒地冷,人民苦不堪言,有个善良的老人历尽艰险,寻找办法,决心使这里变成温暖丰腴的地方。后来,他的诚心感动了神仙,神仙赐他一宝珠让他含在嘴里,他顿感燥热难耐,便一口气喝干了几条河水,最后他变作了吐热水的小龙。凡是他歇过脚的地方,就有了数不清的热泉。从此,这里便四季温暖,牛羊肥壮,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張文光烈士纪念亭(1988年才修建的)张文光(1882——1914),字少三,腾越(今腾冲)人。出生于富商家庭。少有大志,仗义疏财。1906年经杨振鸿介绍加入同盟会,变卖家产进行革命, 后组建自治同志会。1911年7月与刀安仁等制定起义方略。阴历九月初六日举行第一枪,宣布建立滇西军督府,被推为第一都督,后任省协都督兼大理提督。因遭猜忌排斥辞归故里。1914年被唐继尧派人刺杀于硫磺塘(今热海)温泉。</p><p class="ql-block">1923年,张文光沉冤被昭雪,追授陆军中将,授二等嘉禾章,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其墓现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88年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腾冲己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p><p class="ql-block">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2024年2月,和顺古镇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和顺顺和牌坊、双虹桥、和顺图书馆、文昌宫、和顺小巷、水上印象、酒吧街、和顺家风文化长廊、刘氏宗祠、百岁坊、李氏宗祠、元龙阁、艾思奇纪念馆、千手观音古树群、魁阁</p><p class="ql-block">这个古镇给人的印象极佳,原生态。与现在好多新建古镇不可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曲硐古镇位于永平坝子南端,距县城5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商贸重镇,被誉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博南古道,古镇曾是“红白旗”惨案的发生地,目前是大理旅游景点中尚未被开发的原生态景点,具有优越的区位和活跃的商贸活动。</p><p class="ql-block">曲硐回族文化城是2005年永平县响应大理州“建设旅游文化大州”而确定的建设项目。曲硐村位于永平县城南5公里,是西南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集镇,拥有7000多名回民,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村内有百年清真古寺“曲硐清真寺”,是省级模范清真寺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曲硐清真寺位于曲硐村小狮山东麓,是回民的宗教场所。清真寺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包括六根大理石贴面方柱、碧绿色的瓷砖砌成的宝塔式弧形、庄严肃穆的礼拜堂、绿树成荫的院落、教室、广播室、会议室、阅览室以及六角凉亭。曲硐温泉在明代便已盛名,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水质优良,适宜沐浴,对多种疾病有疗效。曲硐温泉水体优质,储量丰富,已被认可具有保健、养生功能。古镇还拥有丰富的传说和故事,如“曲硐(奇洞)的传说”、“骷髅山的传说”、“龙抬土的传说”等。</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小狮山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地理信息</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云南 滇西</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p><p class="ql-block">10.66 km2</p><p class="ql-block">其他信息</p><p class="ql-block">人口数量</p><p class="ql-block">约8000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非常壮观的村镇。与贵州的千户苗寨村一样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小狮山上大清真寺,造型太现代化。</p> <p class="ql-block">回到昆明市区司机推荐去吴三桂陈园园的行宫金殿景区转了一圈感觉不错。</p><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曾经背后的主人——“平西王”吴三桂!</p><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的一座古建筑,它是明代建造的宣府行宫,也是明朝的贵官吴三桂的府邸。昆明金殿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曾经是明朝封给吴三桂的封地和官职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因用黄铜铸成,在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照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名金殿。总重量达250吨,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供桌、神像、帏幔、匾额、楹联、台基左右待亭以及旗杆、七星旗等,所有仿木构件全部用黄铜铸成或锻成。整个建筑雕刻细腻,比例匀称,造型美观,且极其精细逼真地模仿了重檐歇山式木构古典建筑。</p><p class="ql-block">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新修葺,吴三桂重建真武铜殿后,铸了一口“七星宝剑”悬挂在铜殿内,这就是碑记中所载真武“慧剑高悬,常伏魔而制怪”。吴三桂又将其使用过的一把木柄大刀,重12斤(6公斤)留在太和宫,以炫耀其武威。</p><p class="ql-block">七星宝剑</p><p class="ql-block">吴三桂是明朝末年的名将,他曾经在明朝灭亡之际起兵抵抗清朝入侵。然而,后来他与清朝达成了条约,以保护云南地区人民的利益为条件,投降清朝。吴三桂的投降引起了明朝和清朝之间的纷争和讨论,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事件。</p><p class="ql-block">铜制金殿</p><p class="ql-block">吴三桂在清朝建立后被封为云南总督,并被赐予昆明金殿作为府邸。昆明金殿以其华丽的建筑风格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宫殿内部设有庭院、大殿和宴会厅等。吴三桂在昆明金殿内举办过许多盛大的宴会和庆典,使得昆明金殿成为当时云南地区的政治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忌惮三藩(镇守云南贵州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仲明)的雄厚的实力,又因三位藩王都是汉人害怕藩王夺权,担心自己的江山不保,决心收回三藩的权利,发布撤藩旨意,平西王吴三桂不同意撤藩,一旦撤藩他将会一无所有,于是他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在康熙十二年发动这场史上著名的”三番之乱”的战争,随后被康熙镇压,成为康熙登基以来的一大功绩。</p><p class="ql-block">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昆明金殿逐渐衰落并遭到破坏,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重大破坏。后来,云南省政府进行了修复和保护工作,使昆明金殿重新焕发出昔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名胜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穿金路771号。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云南巡抚陈用宾在鸣凤山创建吕仙祠、太和宫、三元官3组道观建筑群,占地面积1773亩。东临金殿水库,南接中国'99世界园艺博览园,西南邻穿金路与昆明城区连接,北有金黑公路、昆曲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昆明金殿名胜区,拥有太和宫金殿、明清古建筑群等及茶花园、杜鹃园、木兰园、旅类园、水景园、蔷薇园、珍稀濒危植物园等12个植物专类园。</p><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23日,“太和宫金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p><p class="ql-block">2001年,昆明金殿名胜区被第一批列入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p><p class="ql-block">AAAA级</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太和宫金殿、天门</p><p class="ql-block">地理信息</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穿金路771号</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p><p class="ql-block">1173 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殿景区西门。</p> <p class="ql-block">中国南方喀斯特”在喀斯特特征和地貌景观方面的多样性是无与伦比的。云南石林是世界上石林地貌的最好样板,是该类地貌的模式地,还因其跨越2.7亿年的地貌演化历史而卓尔不群。较其他发育了剑状喀斯特的地区而言,云南石林包含了更丰富的剑状喀斯特形态,更丰富的形态和色彩多样性,并随不同天气和光的条件而变化。</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委员会</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云南石林</p><p class="ql-block">“云南十八怪,石头长在云天外。”云南山高岭峻,石林尤为奇特。千嶂迭翠,石柱千姿百态;群峰壁立,石峰高耸入云。以水易容,水石相生,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p><p class="ql-block">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和地表水对以石灰岩为代表的可溶性岩石溶蚀、沉积,以及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湿热带—亚热带喀斯特景观之一,云南石林喀斯特是中国形成最晚、最年轻的喀斯特。2007年,云南石林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云南石林展现了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理环境的石林喀斯特和发育演化特征。石林喀斯特经历了从古生代(二迭纪早期)至今长达2.7亿年的演化历史,环境的更迭为石林形成准备了良好的地理条件。石林最值得称道的便是景。清康熙《路南州志·山川志》中这样描述石林:“岩高数十仞,攀援始可入,其中怪石森立,如千队万骑。危檐邃窟,若九陌三条,色俱青,嵌结玲珑,寻之莫尽……”</p><p class="ql-block">云南石林的喀斯特景观发育过程完整,类型多以剑状、柱状喀斯特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几乎集结了世界上所有的喀斯特地貌形态景观。</p><p class="ql-block">高大的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等石灰岩柱是云南石林的典型代表,石林与溶洞、溶蚀湖、峰丛、石丘、植被群落等组合景观,被国内外地质专家誉为“世界喀斯特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除了丰富的自然风光,石林的人文景观也十分独特。世代居住在此的彝族支系撒尼人,流传着阿诗玛的故事。传说中的彝族撒尼姑娘“阿诗玛”聪明美丽、勤劳善良、性格坚强,她坚贞不屈地追寻爱情,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阿诗玛的故事,让这片千年石海不只拥有奇山秀水,还充满了海枯石不烂的爱情。</p><p class="ql-block">目前,云南石林风景区已建成开放的游览区有石林景区(大小石林)、乃古石林景区、长湖景区、大迭水景区等,著名的景点“阿诗玛”就位于小石林片区。</p><p class="ql-block">千古石林,万岩之歌</p><p class="ql-block">“山石冠天下,风情醉国人”,云南石林印刻着沧海桑田的故事,伴随着水与石的绝唱构筑成时间和空间的纪念碑。旭日升起,阿诗玛驻足于群峰之间,迎八方客,悦四海宾。</p> <p class="ql-block">阿诗玛像形化石。</p> <p class="ql-block">昆明市区的翠湖公园。周未人群如织处处是小吃和购物摊位。西安的公园也该如此才更吸引人可增加就业路子。</p> <p class="ql-block">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11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9</p><p class="ql-block">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度假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原来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后修建十余座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p><p class="ql-block">去了滇池海梗大埧处红嘴鸥最多的地段。一定要早上红嘴欧觅食时去。若迟了吃饱了就不飞了。真是壮观,乌已贯成了洋口味只吃面。投食面包生意真好。</p> <p class="ql-block">偶尔路过昆明市最早的集市官渡古镇。物价公道是当地民众的逛集去处。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离别了昆明长水机场。</p> <p class="ql-block">云南出玉,奇石珍木蔵品众多。开开眼界。也大有感悟,牧藏界高人天外有天,价值无法无天。</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人物照。我们今虽已七十三四,按过去说法七老八十的人了,不能说是倩影,再过多年一看会觉得还年青。</p> <p class="ql-block">少不了被导游忽悠和气氛感染而化线买后悔。只要当时兴奋高兴也算值得,云南处处卖的是很饰和玉器。</p> <p class="ql-block">云腿小饼和鲜花饼也是诱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