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沙特阿拉伯(3)~沙漠寻古

崔丽军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我们开始了在刚开放不久的沙特阿拉伯的旅行:这里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也是圣经旧约中许多古老故事的传说地,更藏有丰富的远古人类密码,因长期封闭而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访问2500年历史的古城吉达,红海边古贸易之路上的重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kljwk8"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探秘沙特阿拉伯(1)~古城吉达</a></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成为第一批走进伊斯兰圣城麦地那的外国游客。</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qz4wt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探秘沙特阿拉伯(2)~走进麦地那</a></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将北上,进入阿拉伯浩瀚无边的沙漠,探寻那里人类文明的神秘宝藏,许多名列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b style="font-size:20px;">Let's go !👍😄</b></p> <p class="ql-block">1月25日 ,第四天,</p><p class="ql-block">今天是540公里的长途旅行,从麦地那前往北方山区的古城哈伊勒和哈尔Ha'il,</p><p class="ql-block">那里的荒漠中,发现了大批的史前岩画,被证明是9000多年前人类最初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些珍宝藏在大漠深处,每天行程都有几百公里,我们做好了心理准备。</p> <p class="ql-block">上午8:30出发,原计划访问舒韦米斯Shuwaymis史前人类岩画,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路上休息时,遇到前往麦地那朝圣的伊拉克车队,交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这个可爱的伊拉克姑娘,24岁,在研究所工作,说一口流利英语。热情开放,和她的父亲一起前去朝圣,畅谈后和我们热情拥抱告别,这次交谈让令所有团里的法国人都感到愉快。</p><p class="ql-block">常常感到,人与人之间,只要不带成见真诚交往,友谊和善意会自然流露,这也是旅行中令人快乐的事情之一。🥰</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无穷无尽的沙漠公路,虽见不到多少车,但几百公里的公路仍然平坦顺畅,保养的不错。导游说:沙特高温,对公路的要求特别严,每年夏天过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得花巨资维修养护。</p><p class="ql-block">中国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在这里是“国家富,看公路”,一个国家有没有充裕的公用资金,在其边远地区的公路上开一趟车就能体会出来。</p> <p class="ql-block">500多公里的路途,举目所见几乎全是十几万年前火山爆发后的黑色熔岩石和沙漠。</p> <p class="ql-block">途中几乎没有什么景致,难得见到沙漠中的一个水潭,这在欧洲根本没人多看一眼。但却让看烦了几百公里相同景色的法国人大为高兴,纷纷要求停车拍照。</p><p class="ql-block">嘿嘿,不管什么人,“少见”自然“多怪”。🤪</p> <p class="ql-block">北部是山地,海拔逐渐升高到1000多米,现在是一月,又是大陆性气候,早晚气温只有5、6度,中午才开始热起来,强烈的阳光和凛冽干旱的风,让人精神一振。</p><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生存环境下,阿拉伯人性格的强悍也可以理解了。</p> <p class="ql-block">浩渺,干旱,凛冽,赤裸,炙热,极严酷的大自然条件,是今天沙特阿拉伯大漠给我们的第一印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沙漠水潭</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火山岩成了大家拍照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有朋友评说,这简直就是火星地貌啊!</p> <p class="ql-block">长途旅行枯燥无聊,好在路上时间充裕,正好可以听听导游对整个阿拉伯历史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老王国</b></p> <p class="ql-block">沙特面积214万9千6百多平方公里,是阿拉伯世界中地理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阿尔及利亚,相当于四个法国。也是唯一同时拥有红海和波斯湾海岸线的国家,但国土几乎都是沙漠。</p><p class="ql-block">沙特西北部曾是公元前10世纪犹大王国的属地;阿拉伯人一直自称是亚伯拉罕儿子易斯马仪的后代。公元前3世纪属神秘的纳巴泰王朝和后来的佩特拉阿拉伯罗马行省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公元七世纪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创立了伊斯兰教,从这里开始了穆斯林的“大征服运动”。使之成为一系列哈里发帝国的重要领地:</p><p class="ql-block">632年至661年正统哈里发时代;</p><p class="ql-block">公元661-750 年的倭马亚王朝:</p><p class="ql-block">750年至1258年的阿拔斯王朝。</p><p class="ql-block">公元1299年至1923年属于奥斯曼帝国;帝国解体后,出现过一个独立的汉志王国。</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沙特阿拉伯王国二十世纪初立国,开国君主伊本·沙特1902年夺得首府利雅得后,征服统一了阿拉伯半岛,1932年9月才建立了现在的沙特阿拉伯王国。</p><p class="ql-block">别看领地都是沙漠,沙特阿拉伯可是世界上石油生产量、输出量最高的国家,真正“富的流油”。它因此被列为现代国家中高收入经济体之一,是唯一在世界二十国集团中的阿拉伯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军备进口国,被视为地域大国、中等强国。“头顶一块布,世上我最富”说的就是他们。</p><p class="ql-block">虽然有钱,但长期政治上极端保守,属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制度。定为国教的伊斯兰瓦哈比派,对女性权利的限制极多。按我们导游的说法:满大街的“宗教警察”,只要看到男女同行,可以仅以怀疑为由,加以拘捕监禁,十分严苛可怕。</p> <p class="ql-block">沙特的王位继承十分独特,以“兄终弟及”的传统,在开国君主伊本·沙特的儿子之间传承。</p><p class="ql-block">但问题是国王的嫔妃众多,据说第一代国王有至少42个儿子,而所谓的“兄终弟及”,是按每个妻子的长子年龄计算,也就是说,每个妻子的大儿子,理论上都可以继承王位。但实际的问题是,等到第一个国王哥哥老死时,继位的弟弟往往也已老朽,甚至死在哥哥之前。</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等到77岁的萨勒曼亲王,终于继位成为沙特第七任国王。他开始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对女子的不平等现象开始缓和,但仍有酷刑、斩首、石刑等死刑发生,令世人震惊。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保守的伊斯兰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2017年,国王改革了继承权,让自己的儿子,当时年仅29岁、名字缩写为“MBS”的穆罕默德王子成为新王储,并兼任沙特国防大臣。据说MBS的母亲法赫达(Fahda)是一位贝都因部落的女性,被视为其父亲四位妻子中最受宠的一位。</p><p class="ql-block">年轻的王子对他的王国有着宏伟的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开始了一场离经叛道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运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王与王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叛逆王子MBS</b></p><p class="ql-block">现在来沙特,王子MBS的名字无处不在。这是一个国内的“霸道王子”,国际颇具争议的“独裁君主”,而他,正在彻底改变沙特的面貌。</p><p class="ql-block">首先,他取消了伊斯兰国家中,享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宗教警察”。我们到的第一天就被告知可以不蒙头巾(宗教地区除外)!正式立法给予妇女与男子相同的权利。因为他认为:通过赋予沙特妇女工作自由,可创造60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p><p class="ql-block">他提倡现代教育,沙特现在从小学到大学全部免费。同时全民医疗免费。</p><p class="ql-block">为让沙特的经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他向硅谷的科技初创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学习卡塔尔申办世足会的成功,积极筹办参与各种世界性的文娱体育活动。</p><p class="ql-block">他还大幅投资观光,服务产业。(我们这次能够成行,也是得益于他的旅游业开放和伊斯兰圣地麦地那开放的“改革”成果,(麦加仍是非穆斯林的禁地。)</p><p class="ql-block">他公开抨击极端宗教瓦哈比主义的教条。并开始对王室成员追查“腐败”。</p><p class="ql-block">他的这些带叛逆风格的现代化改革,使他在沙国年轻人中获得广泛支持。但也引起传统势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宗教警察体系对他的强烈不满。</span></p> <p class="ql-block">国际关系上,他也是特立独行,外电评论他就像一个叛逆期的少年:“从一开始就将自己视为局外人,一个需要证明自己的年轻人,他拒绝遵守除自己规则之外的任何人的规则。没有可参照的原型去形容他。”</p><p class="ql-block"> 原美国总统拜登的安全助理叹道:“他拥有无限的资源,从未被人拒绝过。坦率地说,他是第一位反映新世代的年轻领导人,而我们政府中的大多数人都太老,以至于难以理解。”</p><p class="ql-block">这个阿拉伯王子最讨厌被视为落后弱国的元首,因此拒绝向美国和任何国家卑躬屈膝。但他同时也聪明的在世界各极之间玩平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王子少年时期照片</p> <p class="ql-block">你别说,有钱任性不站队的他,反而成了各方面都争取的“金饽饽”。最近的美俄会谈连欧盟和乌克兰都被拒之门外,偏偏选在了沙特的首都利雅得,可见他在大国博弈中争得的一席之地。</p> <p class="ql-block">导游告诉我们:他雄心勃勃,制定了“沙特2030”计划,雄心壮志要把沙特从沉睡中唤醒。宣称2030年将使沙特成为“阿拉伯世界现代化的领头人”。</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第一天在吉达古城,就看到因他的一道“圣旨”,城内大片大片的旧居民区被夷为平地,为他建设超现代化的新城规划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现在年仅38岁的MBS,已经掌管着这个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的实权。这个自小在王宫长大,并没有外国留学经验,性格我行我素的王子,作风激进。为了实施他的改革计划,不在乎以强硬手腕对待国内反对派和什叶派宗教人士,因此被多次指控非法打压异见,其中以涉嫌暗杀记者贾迈勒·卡舒吉一案最具争议性。</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沙特导游显然是非常赞同这位王子的“改革开放”和“专制手段”。我曾问他,这么激进的宗教改革,难道不担心如同当年的伊朗,被宗教势力反弹而失败?导游回答:沙特正因为君权专制,不像伊朗靠外部势力支持,或被民主“异见势力”掣肘,因此才能在这个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度把“改革开放”进行下去。(听说他最近也承认自己担心遭暗杀,看来他的“我行我素”也不是那么容易)。</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MBS正在进行他的前任们所不敢做的改革,他的霸道,使周围无人敢阻止他做出更多“壮举”。尽管不“民主”,但比起原来的封闭落后,毕竟是一种进步。但话说回来,他也不是第一个通过残酷手段冒险的君王,他的“改革开放”最后走到什么地步?大家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路程很长,有的是时间,车里讨论热烈,团里的法国记者问了一些关于人权的敏感问题,法国人的文化优越感引起沙特导游的不快,发生了争论,而旅行中的“节外生枝”,给下面的行程埋下了矛盾的伏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节外生枝</b></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沙漠之行计划中的第一个访问重点,是位于哈伊勒东南370公里处的一处岩画考古遗址~Shuwaymis~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但导游开始找了种种理由推脱,在团里客人们的坚持之下,才勉强决定带我们前往。</p> <p class="ql-block">不知是有意无意,他让司机走了一条错误的弯路,等我们在沙漠中行驶了几个小时后,迎面遇到的是“死路一条”。</p> <p class="ql-block">再换路已经没有时间,我们浪费了2个小时,错过了参观这个联合国文化遗产的岩画遗址(中午到点关门)。这是我们今天沙漠之行的第一个重点访问,也是此次旅行预定行程的第一次失败。</p><p class="ql-block">团员们感到十分沮丧,认为导游没有按旅行合同,耽误了计划中的访问。但导游反认为是法国人挑剔,不信任他。团员和导游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异国偏远沙漠的长途旅行中,如果没有双方的配合,接下来的旅行无疑将是一场“灾难”。😰</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路途很长,中间没有休息点,也没处买吃的,从早上8:00到傍晚17:00点,又是近10小时的行程。只能“忍着”。</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探险性”旅行的艰苦点之一,对各种意外的发生,必须要有思想准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沿途视频</p> <p class="ql-block">晚5:00多,才赶到哈尔Ha'il的A'arif Fort城堡。天色已黑,今天的第二个参观景点已经关门。</p> <p class="ql-block">好说歹说, 我们被特许晚上登上阿里夫堡垒A'arif ,但只允许停留10分钟。</p> <p class="ql-block">它是海尔市最古老的历史建筑。可以俯视全城,现在作为文化遗产向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经是阿拉伯沙漠的首都,是古代商贸路线的重要绿洲。</p> <p class="ql-block">可惜时间太晚,只能匆匆一瞥,没能好好参观,一步误,步步误。</p> <p class="ql-block">晚上5:30才到了一家印度餐厅~泰姬陵。累饿了一天,终于在据说是当地最好的印度餐馆吃到了“午餐”,想起刚刚连续开了7个小时车的司机,唉!大家都够辛苦的!</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时,经过沙卡拉特古城,11世纪的城墙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灯光照射下,显得越发壮观,给我们今天的旅程多少留下一个辉煌的结尾。</p> <p class="ql-block">今天旅程的失败,使同行的法国人开始怒气冲天。而导游则认为是法国人挑剔,紧张的气氛给我们的领队吉哈增添了不少压力。</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里,就需要先说说我们这个“旅行团”。</p><p class="ql-block">组织我们出行的旅行社并不是商业旅行社,而是属于一个专为法国文化教育界人士办的协会,属非营利组织。其特点是:深度探访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是那种“一天看四个教堂(或庙宇)”的旅行团。聘请的一般是当地有资历的专业导游,甚至是博物馆的专家或当地大学教授。去的地方,也常常是一般旅行社不去的“小众特殊景点”,是带探险性质的游学。</p><p class="ql-block">正因此,它的价格较高,受众面也较窄,参加者多是退休后的教育与文化界人士。法国没有如国内对旅行者设年龄限制,这个旅行社为此专门设置了一个“领队”,从法国出发全程陪同。不但要保证整个行程按合同执行。还要照顾(老年)参加者的安全,负责与当地导游合作,处理各种突发事件。</p><p class="ql-block">“领队”是旅行社的义务工作者,不拿薪酬。但成为“领队”要经过审查面试,须通三国语言,有国际旅行经验,培训后才能上岗。事后还要向旅行社给出行程监督报告。能当“领队”的多是退休后的资深旅游爱好者。(顺便说一句,老公退休后,也曾义务当过这个旅行社十多年的“领队”)。</p><p class="ql-block">吉哈是这次我们的“领队”。老公对吉哈的处境深为理解。更担心矛盾如果激化,必使下面的旅行蒙上阴影。于是,他利用自己手机中的GPS,开始计算今天的行程。发现导游确实让旅游大巴走了一条弯路,而且是没有开通的一条路。为什么?不知道,也许是疏忽,也许是故意报复。不管怎样,导游走错路,没按合同完成预定计划是被实证了的。</p><p class="ql-block">于是,他把手机上的行程路线截图给了领队吉哈,建议他直接与这位沙特导游进行“外交式谈话”:一,摊牌给出证明,让那位导游心知肚明他有过错,先把他的姿态放低;二,再缓和气氛,承诺现在不追究,不激化矛盾,有什么事让巴黎旅行社出面解决,但导游必须保证以后的行程要积极配合,决不能再出“意外”。</p> <p class="ql-block">1月26日,第五天</p><p class="ql-block">一早出发,又是380公里的沙漠公路。继续追溯人类文明历史的起源。</p><p class="ql-block">哈伊勒地区最著名的是朱巴和舒韦米斯岩画(昨天错过的)遗址,它们是全球主要的岩画遗址,也是阿拉伯半岛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之一,被共同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朱巴jubbah rock art岩石遗址~第二个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经过昨天晚上的“外交交涉”,今天导游的态度明显缓和而且认真了,暗自嘘了一口气。旅途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国外导游,文化背景不一样,能否冷静妥善处理也是一个技巧。</p><p class="ql-block">话说,我们跟这个旅行社也是“渊源深厚”,老公原是法国电力公司EDF高管,驻欧共体技术代表,热爱旅行,17年前退休后,放弃高薪重聘,甘愿充当这个“义务领队”。我和老公原来在一个国际组织工作,同样酷爱旅行,退休后跟着沾光(付费参团,但省了单床费),差不多走遍了全世界七大洲,五大洋。和我们一样,这个旅行团的参加者差不多也都是有一定资历的“旅行达人”。见多识广的法国人,言语中难免带点文化自傲,有时确实也让人“烦”。旅行中万一发生冲突时如何化解?我们的观点是,保持冷静,找出实证,但千万不能得理不饶人,纠缠不休。哪怕你再有理,但如果整个旅行都泡汤了,何尝不是最大的损失?</p><p class="ql-block">特把旅行中的这段挫折经历记录下来,也算是个经验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一是领队“吉哈”,右四是导游</p> <p class="ql-block">好了,让我们回到旅行中来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朱巴jubbah rock art。</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岩石遗址,</b></p> <p class="ql-block">哈伊勒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石器,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莫斯特时期(大约10万至4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朱巴Jubbah是阿拉伯半岛最古老的哈伊勒ha'il地区人类居住地之一,乌姆辛曼山的考古发现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时代(80,000-40,000年前)。</p><p class="ql-block">朱巴地区曾是一个大湖,因有水,使周围的岩石成为猎人的庇护所,他们在岩石表面记录生活的雕刻保留至今。据说“朱巴”这个名字原先的意思是“井”。</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遗址主要位于高地、沙丘斜坡和毗邻干涸河床和盐滩的砾石平原上。隐藏在坍塌的岩石堆中。</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在进口处,</p> <p class="ql-block">岩画隐藏在一片巨大的岩石山丘上,据讲解员说,朱巴的考古未发现石器时代的住宅建筑,这表明早期人类可能生活在洞穴和岩石的天然庇护所中。乌姆辛曼山上石器时代文物(包括墓葬、坟墓和岩画),原来可能都是在岩洞中,后来岩石坍塌,露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早期的人类岩刻。可追溯到数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四千年,气候变化导致朱巴湖干涸,植被逐渐消失。这导致朱巴的人类活动减少,并导致野生动物迁徙。</p> <p class="ql-block">在伊斯兰教出现之前,朱巴是古代贸易路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连接了来自阿拉伯中部文化中心的商队和阿拉伯北部中心(欧拉、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商队在朱巴休息,他们通过在朱巴山脉的岩壁上刻下铭文来留下他们的旅程记录。</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第一个千年,朱巴成为遍布阿拉伯中部和北部的赛木德部落的主要家园。朱巴山脉上布满了大量的赛木德铭文,让人们一窥他们的文明。其中包括几种古代阿拉伯铭文:</p><p class="ql-block">~<b>利海因铭文</b>:利海因人使用这种铭文,他们统治着阿拉伯西北部,首都设在<b>欧拉的达丹。</b></p><p class="ql-block">~<b>南阿拉伯铭文:</b>这种文字被称为Musnad,由南阿拉伯王国使用。</p><p class="ql-block"><b>~纳巴泰</b>铭文:这些铭文由统治阿拉伯北部和西北部的纳巴泰人使用。</p><p class="ql-block"><b>~伊斯兰铭文</b>:伊斯兰时期朱巴的人类活动证据包括刻在乌姆辛曼山石头上的库法体铭文。这些铭文包括《古兰经》经文和祈祷文。</p><p class="ql-block">以上几个古人类文明地区都在我们的访问行程之中。</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得穿过一片干枯的沙滩地,在后面更高大的岩石上,</p> <p class="ql-block">为此建立了观看的梯子,</p> <p class="ql-block">登上梯子,可以从平台上近距离观看岩画。</p> <p class="ql-block">此遗址有大面积令人惊叹的史前岩石雕刻,其年代可以追溯到 7,000 至 9,000 年前。</p> <p class="ql-block">根据岩画的风格和深浅不同,专家判断这些岩画不是同一个时代完成的,这说明,在史前,这里已经有人类居住了许多年了,许多代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公元前四千年最早期岩刻的人物之一,直线条简洁流畅,规模比真人还要高大。</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期的史前岩刻让人吃惊,简直就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先祖啊!</p> <p class="ql-block">叠加在一起的不同时期岩刻。</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第二个千年,降雨增加,王国和帝国出现,导致人类活动增加。骆驼被驯化,贸易路线变得活跃。</p> <p class="ql-block">看照片,和我们昨天错过的另一个联合国岩刻遗址Shuwaymis几乎同一风格。</p> <p class="ql-block">岩画中出现了大量的骆驼。</p> <p class="ql-block">猎人和野兽。</p> <p class="ql-block">岩石堆最高处,有个令人吃惊的“王子与巫师”像。(后面博物馆中还会专门谈到“他”)。</p> <p class="ql-block">叹为观止,简直就是远古时代的连环画啊!😄</p> <p class="ql-block">从第二部分岩画景区下山,可看到景区全貌。</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在离开不远的另一个山丘,岩画面积不大,但极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那个马拉车轮的雕刻,把人类使用车轮的历史,一下子提前到了7000年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马拉车轮的岩刻。</p> <p class="ql-block">2023年我们访问殷墟遗址,看到4000年前中国最早期的商代车轮,人类的进化还是有迹可循的。</p> <p class="ql-block">特在遗址前留影,相信不是阴谋论者的“造假历史”吧。🤪</p> <p class="ql-block">朱巴作为人类古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其实早在公元二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就曾经提到过它。德国旅行家尤利乌斯·尤廷记载:托勒密用阿拉姆语名称“aina"来称呼朱巴,意为“春天”。后来的英国,德国,法国的探险家们,都提到过此人类古文明的发源地,可见它曾经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可惜近代的封闭,反而使其鲜为人知。</p> <p class="ql-block">朱巴遗址及其岩画是“阿拉伯2030”计划的一部分,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并建立了相当现代化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巨大的岩石群,</p> <p class="ql-block">景区博物馆由阿拉伯语女讲解员介绍,我们的导游翻译成法文。(国外文化历史景区旅行,没有导游的配合确实是无法进行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拉伯女讲解员。</p> <p class="ql-block">在遗址博物馆参观时,尤其感兴趣这个我们在岩石堆上见到过的,7000年前戴项圈扎腰带的的“王子像”,显示此地区早期人类文明达到的程度。导游特别提到:雕刻的手和腰带,与著名的12000年前的哥贝克力遗址(Göbekli Tepe)相似,人类早期文明的发展脉络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除了著名的岩画和碑文外,博物馆中展览的石器和文物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时代(12万至4万年前)。有刀、刀片、刮刀、斧头、凿子和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石器。还有各种石制建筑结构(坟墓、石阵和石圈),表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7,000-4,500年)已有人类定居活动。</p><p class="ql-block">毕竟是联合国文化遗产,整个博物馆的技术设施和资料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左:哥贝克力石雕,右:王子与巫师</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是个蒙面的年轻姑娘,很漂亮的眼睛,也会说英语,欣然与我合影。我好奇的问她:挂着面纱说话方便吗?她倒也坦然,告诉我她们习惯了,和家里人在一起,或是只有女性在一起时,她们也是不戴面纱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吃到蘸鲜奶油的椰枣,非常独特的搭配,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当然还有处处必备的茶和咖啡。</p> <p class="ql-block">离开遗址时导游说:沙特此地区发现大面积的岩画,现在对外公开的只是一小部分。仍然被埋住的不知有多少,现在正在被逐渐开发。</p><p class="ql-block">由此想到,因为落后和封闭,使多少人类的灿烂文明被埋没?我们今天愤怒的“敦煌宝窟”和中国古代珍宝被贱卖和消失,不正是当年国弱民贫的必然结果吗?!</p><p class="ql-block">看来沙特接受了教训,现在的“2030现代化”运动,把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之一,我们所到的历史文化遗产景区,哪怕非常边远,也被封闭保护,专人管理,参观需乘坐景区专车,内部也必须由景区导游带领讲解,旁边的博物馆内容丰富严肃,有阿拉伯和英文介绍。<b>自家的宝贝,先得自己当回事儿,才能得到别人的敬重</b>。</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游客不多,唯一见到的一家子阿拉伯人很热情,和我们快乐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样热情的还有骆驼,而且还是罕见的白色骆驼,特别漂亮。一车一车的。想起岩画中那么多骆驼,几千年传下来,肯定是基因优化,血统纯正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速画的朱巴jubbah rock art岩石</p> <p class="ql-block">剩下的路途中,“态度端正”后的导游对阿拉伯生活做了大量介绍……,还讲述了他的独特历史:他的母亲出生在阿拉伯,父亲是来自约旦的巴勒斯坦人,持有英国护照;而他,出生在海法,在法国长大,法籍,住在巴黎……。</p><p class="ql-block">他对中东文明史的介绍很有趣,有时直率的令人惊讶,例如,当年阿拉伯妇女解放运动中,最被世人诟病的就是“妇女没有驾车的权利”,现在立法女子与男子一样有驾车的自由,但许多富人家的女子,又认为自己开车没派头,重新雇佣司机,十分讽刺。</p><p class="ql-block">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许多中东的历史。客观的说,这个导游的知识面还是相当广阔的。旅行中抛开“知识成见”,听听当地人接地气的讲述,对真正了解封闭多年的沙特阿拉伯和伊斯兰教,还是大有益处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杜马特古城</b></p> <p class="ql-block">中午,赶到杜马特·詹达尔 (Dûmat al-Jandal),这是一个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城。</p><p class="ql-block">最近考古发现大量公元前六世纪旧石器时代的早期遗迹,经碳测证明此处是绿洲中首次出现人类的地方。历史上一直是部落联盟的中心,曾经是红海边阿拉伯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主要商业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导游说,摩西当年肯定经过这个地方。</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看到的,是高高地旗杆,旗帜上面上沙特国旗“可兰经与阿拉伯刀”,下面的基座上是“沙特2030”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是古代香料之路的主要交汇处,其中一条分支将印度和阿拉伯南部的各种贵重物品产地与巴比伦连接起来,另一条将波斯湾与叙利亚南部连接起来。</p><p class="ql-block">有学者认为该地是杜玛的领土,杜玛是《创世纪》中提到的以实玛利十二个儿子之一。</p><p class="ql-block">杜马特曾是阿拉伯边界最东边的定居点。公元 106 年,杜马塔曾被罗马皇帝图拉真吞并,此地的纳巴泰王国也随之并入罗马帝国。</p> <p class="ql-block">杜马特Dûmat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10 世纪,公元前 845 年的新亚述帝国的阿卡德语铭文中将其称为Adummatu ,并被描述为阿拉伯王国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城堡由马利科斯二世建于公元 45 年。是阿拉伯地区最古老的城堡之一。非常漂亮,魅力十足。</p> <p class="ql-block">我们午餐时,餐馆窗子正好对着城堡一角。</p> <p class="ql-block">趁吃饭前等待时间,速画了城堡一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马里德城堡</b><b style="font-size:20px;">Qasr Ma'arid</b></p> <p class="ql-block">马里德城堡位于海拔约 620 米的山丘上,俯瞰整个杜马特城Dumat al-Jandal,历来为军事防卫要塞。</p><p class="ql-block">1976 年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纪和二世纪的纳巴泰和罗马陶瓷。关于它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的叙利亚帕尔米拉帝国的芝诺比娅女王。</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城堡内部有四层,可通过现已倒塌的螺旋楼梯从外部进入。导游说:这正是最典型的巴比塔螺旋形上升的建筑方式,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中期,极为罕见。</p><p class="ql-block">现在尖塔的每一侧和每一层,都有一个带有石楣的矩形窗户,为内部提供照明。</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绿洲城镇是前伊斯兰阿拉伯人每年举行集市的众多城市之一,拜占庭阿拉伯客户和萨珊波斯人之间经常在此发生主权争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开始,纳巴泰人就已在该地区存在。考古发现的一块碑文表明,公元 45 年,这片名为杜马特的绿洲曾有一座杜沙拉圣殿和一座堡垒,由马利科斯二世手下的一位大主教指挥。这座堡垒是马里德城堡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杜马特的著名,也因为穆罕默德在这里留下故事。</p> <p class="ql-block">传说穆罕默德和同伴在逃亡途中,于 626 年、628 年和 630 年在这里三次被袭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欧麦尔清真寺(Omar bin al-Khatab )</b>,</p><p class="ql-block">与杜马特·贾达尔城堡相邻的这座清真寺建于 634-644 年。穆罕默德在这里祈祷过。</p><p class="ql-block">导游说:实际建造时间要早得多,有文献证明:这里曾是纳巴泰王国的地盘,公元 548/549 年,基督教徒一直在该地区存在。在伊斯兰之前,它曾是一座教堂。(怪不得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是个教堂的钟楼啊,甚至有点佛塔的样子,是不?🧐)。</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清真寺完全是石块建造,简单古朴,管理人员给我们打开高塔下面的木头小门,从楼梯下到半地下的礼拜堂,</p> <p class="ql-block">挖在半地下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内部只有两条长廊,铺着做礼拜的长地毯。</p> <p class="ql-block">朝拜方向的北墙上,有二个非常简易狭窄的壁龛。</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建筑群包括一个半地下的庭院,围着庭院北面还有一个同样用于祈祷的长房,可以上到房顶上。</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可以看到,清真寺外墙紧邻马里德城堡。</p> <p class="ql-block">从清真寺回到塔楼地面,要经过悬空的石梯。</p> <p class="ql-block">城堡和清真寺外,被考古发现的密集城市遗址包围。</p> <p class="ql-block">伊斯兰中世纪的古城遗址在 20 世纪 的拆迁中幸免于难。考古发现了以石头建筑、石头小巷、花园和泉水为特色的民居。该建筑群建于公元一千年中叶的遗址上。</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时太阳已经西斜,映射在城堡上使一切都变成金色。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城堡,让人想起圣经旧约中巴比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速画的巴比塔型城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速画的城堡遗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老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到此为止,我们今天的行程还没结束。访问的第三个城堡,是位于塞卡凯的扎巴尔城堡Qasr Za'Abal(意为“宽阔”)。</p> <p class="ql-block">从早上的朱巴jubbah,到傍晚的塞卡凯,今天又跑了40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扎巴尔Qasr Za'Abal城堡</b></p> <p class="ql-block">到时太阳已下山,余辉照射着建在裸露岩石山上的Qasr Za'Abal城堡,那种突然出现的视觉冲击,令人精神一震。</p> <p class="ql-block">在正式登上城堡之前,导游提醒我们,与城堡相邻处,还有一座巨大的独立岩石~王子山(上),上刻有铭文和远古的岩画(下)。</p> <p class="ql-block">我极喜欢这里天然的巨石,奇特的线条,凸凹有致的造型,突然就出现在一片石滩上,简直像是故意陈列大自然的绝妙雕塑。</p> <p class="ql-block">说实话,我还是挺感谢这位导游的。他告诉了我许多有趣故事。旅行中,导游与旅客双方好好合作,互相尊重,可以得到许多生动详细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很多是书本上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堡位于巨岩顶端,登城堡就是登山。</p> <p class="ql-block">这种与山体完全糅合在一起的建筑,让人感觉那坚硬的石头似乎都是活的,与墙体长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顶上的城堡内,并没有过多的建筑,只是沿整个岩石边缘筑起城墙,最中间和四个角上建立了塔楼,地面仍然保留着岩石的原生态,粗旷坚实。</p> <p class="ql-block">从城堡上可以看到城堡下面的老城废墟。</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看到新建的绿洲城市,和花园中乘凉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最有意思的,是岩石顶上城堡中间,居然在石头上凿出个方井,看似平常,里面大有乾坤。</p> <p class="ql-block">据导游说:此井与著名的“西斯拉井”相连,那是一种凿了楼梯可以下去的深井,井底有泉眼裂缝,可将水输送到整个城市。此井通过地下隧道将城堡与整个Al-Laqa'et 地区连接起来。此“西斯拉井”年代古远,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纳巴泰时代。</p> <p class="ql-block">怪不得城堡上面没有多余建筑,原来是利用井中地道,可以与外面城市连接,城堡实际上就是个瞭望台,好聪明的设计啊!👍😄</p> <p class="ql-block">天色晚下来,城堡周边的城墙亮了灯,映着晚霞拍的小视频,可以看到城堡全景。</p> <p class="ql-block">离开城堡,已是亮灯时分,下面整个城市灯火璀璨。</p> <p class="ql-block">灯光下的巨岩和城堡又是另一番景色,多了几分神秘。</p> <p class="ql-block">临别回首望去,不由叹服,果然是天设人造混然天成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十分丰富,感触良多,没想到在沙特的边远地区,看到的这许多人类文明遗迹,居然动不动就可从万年前的史前文明,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的古典时代。</p><p class="ql-block">自从开始沙特旅行,一直感觉如同在读史书,如果在欧洲是读“新约”,在这里基本上就是读到圣经的“旧约”时代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的速写“Qasr Za'Abal城堡”</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我们将继续在沙漠中的旅行,看看还能发现什么样的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