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忆梦之旅]淌不完的青春河

网事如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昵称网事如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 13031088</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我已经步入古稀,到了这个年龄回望四五十年前的青春岁月,真是百感交集。对于我们这些经历长达十年之久的知青生涯的人来说,我们的青春是残酷的青春,因为那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吸吮知识阶段,但我们在这个阶段无书可读,无可吸吮,脑力闲逸,空将青春付韶华,导致现在这也不知,那也不晓,而留下遗憾。感谢“忆青春”栏目组的主持人冷韵老师和核心组老师策划了《青春忆梦之旅》七天打卡征文,让参与征文的作者们,从被岁月风浪冲刷了几十年的记忆沙滩上,拣起些许贝壳,化作了一篇篇带有青春体温的文字,讴歌那流逝在岁月中的如花年华,纪念我们的青春岁月,让青春在文字中永存。</span></p> 打卡第一天,青春觉醒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让我觉得青春觉醒要有担当的时间是一九七零年三月二姐去北大荒的那段日子之后。在这以前,家里一日三餐都是二姐在烧。二姐下乡后的第二天,我就在想,我要有担当,要学习烧饭菜,让全家人回来就有热饭热菜吃。头几天,做得不太好,但后来我掌握了技巧,全家人都吃得满意,而且每天我还将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由于我5月份也要到黑龙江兵团去,妈妈对婶婶说,“存网越懂事,我越舍不得她下乡去。”</span></p> 打卡第二天,知已岁月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在北大荒最难忘的知已是一九五九年支边的山东藉知青谭业兰大姐。一九七零年的十一月,我在风雪交加中割大豆,可因为体力、技术等方面原因,割了一整天,分配给我的两垅大豆还没有割到头,此时,暮色完全降临,几米之外的群山中又传来野兽的嚎叫,又饿又累又怕的我无助地哭了。正在这时,谭姐从地那头边叫着我的名字边接我来了。此时,她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大女儿。当时我很感动,从此我们成了岁月的知已。</span></p> 打卡第三天,情窦初开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16岁刚到黑龙江的几个月后,收到一封信,信的字工整的如钢笔字帖。内容是他分到了新建连队,睡帐篷,吃粗粮,脱大坯,盖新房。我的眼前立即出现了几月前在上海火车站的一幕,车快开时,我的亲戚领来一个身材挺拔,五官俊朗的大男生。并介绍说是他的近邻,也分在黑龙江兵团,可以互相照顾。那男生腼腆,始终不说一句话。没想到,几个月后他主动来了一封信,我感到心跳加速起来,也许这就是情窦初开。</span></p> 打开第四天,校园承欢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使我难忘的校园承欢是: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的班主任郭银余老师利用自修课给我们讲中外名著。讲到最精彩处就说,这次就讲到这里,要让我一直讲下去,你们要保证每节课都认真听讲,都要让其他老师说你们成绩有提高。还别说,在我们班主任的这种激励下,我们的各门功课都很好。应该说,我们小学读书是在愉悦中进行的。至于课余的游戏更是在欢声笑语中进行。所以我很怀念那一段校园时光。</span></p> 打卡第五天,风凰涅槃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刚到北大荒的时候,喜欢看书,常一个人捧着书看也不和别人多说话,而又因为我当时才16周岁,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因体力和技巧原因,我干农活总是落在后面。在北大荒是以能干才是最“吃香”的,所以部分人也不怎么理睬我,我感到很苦闷。七个月后,连队领导要我写一份来连队后的所见所闻,我一下洋洋洒洒写了14张报告纸,领导看后在1971年1月1号宣布我当连队文书。我觉得这就是我的凤凰涅槃。</span></p> 打卡第六天,成长蜕变时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元旦,16周岁的我当上了一个大连队的文书。文书是连队八大员班的当然班长。而班里所有人都是精挑细选上来的,文化资历远高于我。一开始,他们确实刁难我,开会总是一言不发,后来我虚心向他们每一个人请教,又利用自已专长将连队黑板报搞得有声有色,还将连队好人好事也写成稿件送到团广播站,因此受到大家的好评。我的成长锐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span></p> 打卡第七天,青春再出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9年3月我25岁返城回到上海进了一家商店。但并没有让我当营业员,而是做一些苦累杂事。三年后,上海市对全市青年职工进行文化摸底考试,我考了我们这个行业浦东地区语文第一名,数学100分(初一水平),公司送我半脱产读财会中专,两年半毕业后直接当单位主管会计。我没有辜负领导期望,除了做好会计工作,还参与管理直到如今。但如果青春可以倒流,我一定会参加成人高考,圆我大学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都说往事如烟,久远的时光被岁月的风尘覆盖,早就如烟一样漂浮地无影无踪。而我每每想起青春的往事,却总清晰如昨在眼前闪回,甚至当时的对话都会在耳边回想……我惊异于自已的偏执,为什么已到了人生的晚秋,一路上,丢失的东西太多,却唯独青春那一段总是占据着我的魂灵?!我的写作、我的气血、我的文字、为什么总和青春联在一起?!现在想来,这是一条永远淌不完的青春河。这次征文打卡的第七天主题实际上是一道思考题: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将会做出哪些不同的选择,或者保留哪些经历,是勇敢追遂曾经未竟的梦想,还是紧紧抓住那些错过的美好……我想说的是,“如果青春可以重来,我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重返校园,圆我的大学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编辑周存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片部分网络,部分选自相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