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节福建泉州行之八—石狮八卦街

洋溢

出游选择住宿地点时,会尽量选择离当地老街或历史街区不远的酒店,以方便晚上出去看看夜景。初三晚上到石狮市区住宿,便在离八卦街不远的酒店订好了房间。刚做攻略时还没打算去八卦街,因为看视频虽是老街,却是原生态的老街,景色上并不出奇。主要是吃美食的夜市。后来看了同伴发的另一个视频,却是去年改造提升后八卦街的景色,有城隍庙、凤里庵、牌坊等名胜古迹,而且还是石狮地名的发源地,并有“一条八卦街,半部石狮史”之说,便打算去看看。<br> 据介绍,八卦街是石狮老街区的通称,是石狮市的发祥地。石狮老街起源于千年古刹凤里庵所在地观音亭街,随着商业的发展繁荣,至清初已形成了“九街五围十一巷”的构架。大约在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932-1933年)间,石狮商贸更为兴盛,旅居海外的石狮华侨积极投资,将八卦街统一建成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式街道。这些老街古巷纵横交错,呈九宫形状,外来商客游走其中,常常迷路,被调侃闯入了“八卦车”,久而久之,就有了“八卦街”的说法。<br>  从永宁古城来到石狮市区时,已经比较晚了,在酒店开好房间,然后出去吃晚饭,再去八卦街,已是晚上九点了。由于时间紧张,就没走路过去,开车导航到八卦街夜市,到达导航地点却没看到旁边有老街,也许路边停车位要收费的缘故,不少汽车都直接停在路上,路边停车位反而有空位。停好车询问路人得知,八卦街还在400多米外。沿道路走到镇中路上时,才看到对面灯火通明的老建筑群,应该就是八卦街了。八卦街地势比周边要高一些,要走台阶上去,迎面是一座石牌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牌坊。这座牌坊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这是“南邦寄重坊”,俗称“施琅坊”。牌坊建于清代康熙年间,为纪念施琅将军而建。牌坊为花岗岩石质重檐式仿木结构,宽7.5米,高9.5米,雄伟壮观。 穿过牌坊是一个十字街口,正前方街上灯火辉煌,人流涌动,但两边的巷子则暗淡些,也没什么游人。也许时间已晚,相比其他地方的老街,这里人气不是很旺,一些店铺都没有开门营业,有些店铺好像还没租出去。 街口这幢古建筑为凤里庵,始建于隋朝,历经九度重修,庵前一尊隋朝流传下来的石狮子,被认为是“石狮”地名的起源。当时,这里是晋南沿海人们沿古驿道去泉州郡城时必经此地。民众常相约在庵前的石狮子前会合。大家说话算数、约定俗成,“石狮”这个地名就此传开了,并为石狮人植下诚信的根基,熔铸形成了重信用善经商的传统。“石狮”逐渐演变成为地名,流传至今。 这条凤里街原名观音亭街,是石狮市最古老的街道。观音亭街的由来与凤里庵可谓密不可分。凤里庵俗称“观音宫”,外有一座石亭(现已损毁),故被称为“观音亭”。宋时起,观音亭左侧小店铺就不断出现,后逐渐形成小街,称为“观音亭顶街”,以后交易扩大,小店铺又向观音亭右侧扩展,形成另一段小街,叫作“观音亭下街”,后来合称为“观音亭街”。现在观音亭街与其北面的馆顶街合称为“凤里街”。 前行不远就是城隍庙,这座城隍庙源自永宁城隍庙,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倭寇入侵,永宁卫城失守,逃亡百姓背负城隍神像来到石狮。“安之土地寺庙中。盖暂寄居。”至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信众在券内(今宽仁)兴建石狮城隍庙。 城隍庙正对面是城隍庙文化广场,广场尽头是原来的城隍庙戏台,戏台上的石雕十分精致。广场四周建有多栋2~3层闽南传统骑楼建筑,将城隍庙广场围在中间。正值春节,这里有“逛古街 忆乡愁 品烟火”八卦街新春非遗民俗文化活动,只是已错过演出时间。 从城隍庙文化广场出来,回到城隍庙前。城隍庙从外立面看是弧形的两层排楼,具有鲜明的闽南侨乡特色。如果说凤里庵是石狮起源之地,城隍庙则是石狮城兴起的标志。石狮城隍庙见证了明代“嘉靖倭寇”、清代“辛丑迁界”、“石狮分县的设立”等重大历史事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沿着老街继续往前走,八卦街另一大特色就是沿街有约500幢、总长约1700米的南洋风情骑楼。这些骑楼建筑集中成片、规模较大。主要使用西式材料与本土材料结合建设而成,立面装饰大多有很强的南洋风格。 越往前走越没人气。八卦街区可能刚改造提升不久,两边的商铺多数关着门,只是有一些摊位在营业。整个八卦街由“九街十一巷”组成,现在一期工程只是改造提升了部分街巷,还没有全部改造完成。 从巷子里往回走,在十字路口看到一座西式钟楼。据介绍,老钟楼建于1947年,但在1978年为改善钟楼周边的交通路况,老钟楼被拆除了。这座钟楼是根据留存的老照片进行复原重建,米白色的钟框、黑色的刻度和指针都与过去相似,但是那浑厚的钟声不再响起。 回到凤里庵前,凤里庵前原是一条古驿道,这条驿道是永宁、深沪等沿海地区通往泉州府城必经之路,在当时凤里庵一带是商人、旅客中途歇脚休息的地点。往来于这条驿道的商人为了遮风避雨、中途停歇,集资在这里建了一座石头路亭,因奉祀观音,俗称观音亭。 朝凤里庵左边的街道走去,这里有几栋红厝建筑,里面分别有千年狮城文化馆、施琅坊美术馆等文创空间,有的已经关门了,走进一间开门的,里面是石狮随手礼类的当地特产。<br> 看门前的的景点名称,六胜塔、洛伽寺、林銮渡、黄金海岸、红塔湾、景胜别墅、城隍庙都去了,就一个姑嫂塔是远观,石狮的景点也看得差不多了。 再往前走,左边的房子里面比较空荡,好像是一个茶室。对面的簪花店关着门,也不知是时间太晚了,还是没有生意,看其他一些景点的簪花店生意十分火爆。 走到这条街的尽头,开始往回走。旁边的八卦街日历牌上写有“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字样,石狮服装城作为亚洲重要的服装批发市场,素有“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之称,是中东商人、游客购物消费的常往之地。 八卦街是由“九街十一巷”组成的街区。它兴起于隋唐、形成于宋元、崛起于明清、繁荣于民国、完善于当代,已经成为石狮这座侨乡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承载地。 八卦街见证了石狮千年的发展轨迹,代表了石狮的发展史,它不仅是石狮发祥地,也是石狮历史建筑、传统商贸、古早民俗、地道小吃等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活态物质载体。 返回到古牌坊下,下台阶离开了八卦街。八卦街出名是因为它有“三古”—古庙、古街巷与古早味。前两古已经看了,古早味还没品尝到,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