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我们从莆田市区乘渡轮来到湄洲岛。 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我们首先来到天妃故里。妈祖亦称“天妃”“天后”,俗称“海神娘娘”,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象征。 <p class="ql-block">天妃故里融妈祖文化、自然景观、园林艺术于一体,保存有很多与妈祖相关的重要文物。</p> 妈祖故事的大型砖雕。 盼归亭。 林氏宗祠。 <p class="ql-block">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公元960年三月廿三的福建莆田湄洲岛。她自幼聪慧过人,洞悉天文,熟习水性,且掌握医术,乐于助人。林默在海上多次救助遇险船只,深受渔民爱戴。</p> 林默在一次海上搭救行动中不幸遇难,年仅二十八岁。她的离世让当地人深感悲痛,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乡亲们在湄洲岛上建起了第一座妈祖庙,即妈祖祖庙。 <p class="ql-block">每年正月初八,妈祖祖庙的妈祖金身前往天妃故里省亲布福,并住跸妈祖故居一夜。省亲布福队伍浩浩荡荡,当地民众和游客夹道恭迎,许愿祈福,场面壮观。</p> 妈祖书院。 迎客轩。 妈祖源流博物馆,全面还原并展示妈祖诞生于湄洲岛的历史原貌。 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至今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妈祖信仰不仅在中国东南沿海广泛传播,还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东南亚、东亚乃至世界各地。 <p class="ql-block">全世界有3亿多妈祖敬仰者,近万座妈祖庙宇,分布在50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 “有海水处有华人,有华人处有妈祖”这一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p> 平安塔,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期望在妈祖庇佑下人人平安吉祥。 青年妈祖铜像。 离开天妃故里,我们来到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妈祖宫殿群 ,是妈祖信俗的发祥地,是亿万妈祖敬仰者的心灵原乡。 大牌坊。妈祖祖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结构,以前殿为中轴线布局,依山势而建,形成了纵深300米、高差40余米的主庙道,从大牌坊、山门、仪门到正殿由323级台阶连缀两旁的各组建筑。 山门。 进香的人们从高高的台阶走上圣旨门。 圣旨门是为纪念历代皇帝褒封妈祖颁布“圣旨”而建,巍峨壮观,正中悬挂“圣旨”竖匾。在中国妈祖信俗传承的过程中, 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均给妈祖褒封称号,四个朝代14位皇帝先后对妈祖敕封了36次,妈祖本身也从宋代的夫人、妃,发展到元明时代的天妃,最后升格为清代的天后。 天后广场正中是妈祖祖庙的正殿,一群宏伟瑰丽的建筑群。 <p class="ql-block">广场一侧是天后戏台,台阶上有很多人在等待进香。</p> 天后戏台两边的雕像是妈祖的护法神--千里眼和顺风耳。 中轴线两边的钟鼓楼等建筑。 最高处是高大巍峨的朝天阁。 天上圣母妈祖像。 <p class="ql-block">升天楼。</p> 妈祖红木雕像。 妈祖文化园。 <p class="ql-block">妈祖文化园里的妈祖故事群雕,共30组。一组组栩栩如生的雕塑讲述了妈祖生平传说,人物造型生动活泼,多角度再现了妈祖涉波履险与救苦救难的动人场景,体现其大智大勇大爱的人格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祖庙山顶,有一座14.35米高,用365块白色花岗岩雕拼起来的巨型妈祖石雕像。这尊石雕像展现出妈祖仪态雍容,面部慈祥,双眼炯炯,饱含深情,遥望大海,头戴冕疏,身着霞帔,手抱如意,脚踏波涛,被人们誉为“东方和平女神”,接受海内外信众瞻仰与朝拜。</p> <p class="ql-block">山南面是新建筑群,中心建筑是天后宫。</p> 山上还有很多小庙。 妈祖祖庙夜景。 <p class="ql-block">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进一步推动了妈祖信仰的发展,使得妈祖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同。</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妈祖祖庙,恰好看到祖庙恭送广东汕头进香团的仪式,非常热烈隆重。</p> <div>妈祖信仰促进了海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她不仅是中国的神祇,也是东南亚、东亚、甚至西方世界的重要保护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程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共享着妈祖的信仰,也因此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div><div><br></div><div>2025年2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