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弥勒县新哨镇有苗族,而且在春节之后的《红河日报》上,看到了他们踩花山、斗牛的两幅配文照片,总想早点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炊烟袅袅、牛铃叮当、芦笙悠扬的现实生活。</p><p class="ql-block">4月12日,星期天。下午,我去布龙水库工地采访时,路遇了新哨苗族,虽然没有走进他们的村庄,但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些大山深处苗族同胞的一片真诚。</p> <p class="ql-block">布龙水库并不好找。</p><p class="ql-block">从新哨镇到布龙水库,有10多公里的路程。在盘山道上左弯右拐,颠上旋下了好一阵,都不见水库的影子。一路问了好几个人,都往前指了指道:“还远。”</p> <p class="ql-block">那天我是一个人驾车去的,而且是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驾驶员和摄影师,都是我。</p><p class="ql-block">车子行了好一阵,在盘旋上完一道风景不错的山坡、拐了一个弯之后,就见前面走着几位略显疲惫的中年男女,从妇女服饰上一眼就看出他们是苗族。</p> <p class="ql-block">车到身边,他们本能地让到路侧。透过车窗,我看见了他们脸上如雨的汗珠,汗珠反射着阳光。我稍微朝前一点刹住车,问他们布龙水库在哪里?他们走近车窗,热情地告诉我方位,并说他们就是布龙水库附近的人。</p><p class="ql-block">我请他们上车带路,他们非常高兴,而且满含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我边走边用有点“马谱”的苗语和他们交谈,他们没想到我还会说点苗语,而且是从文山来的,热情更加高涨。一路上告诉我,他们自称“蒙刷”,文山哪个地方有亲戚,问我到过那里没有?还有,今年春节,他们到马关参加踩花山,那里的花山节好热闹,……</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间到了他们村的岔路口。他们说,要在这里分手了,布龙水库就在前面这座山的背后,路正在修。下车后,其中一人本能地掏出车费给我,我不要。他说:“你是个大好人。”然后回头对同伴说:“他不熟悉这个地方,我们就直接带他到工地吧。”话音一落,群起响应。</p><p class="ql-block">我当然感激不尽。</p><p class="ql-block">他们重新坐上车来。</p><p class="ql-block">我问他们:从布龙水库到村里远吗?他们说:是有点远,但没事,你开车吧。</p><p class="ql-block">开了一阵,来到一处刚铺上细砂还没压实的路段,车子就陷在砂里不能动蛋,这些苗族同胞不约而同地下去推车,让我顺利“过关”,到达目的地。</p><p class="ql-block">车子停稳,他们下车,与我寒喧几句后,才慢慢绕下深深的山谷离开。</p><p class="ql-block">目送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没有他们的真诚指点和相助,我今天恐怕就陷在砂堆里,进退两难了。</p><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30日于红河州弥勒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