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旅——浪漫威尼斯

红叶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我的意大利之旅第三天。一大早,下榻的酒店已非常热闹。早餐后,我在酒店周边走了走,发现小镇还在沉睡,清新的空气带着植物的芳香,昨日的疲劳早已消失。我期待着即将开始的新旅程。</p> <p class="ql-block">  上午8:00,团队准时出发,目的地——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伴随我们的是浓浓的大雾,我扪心自问:难不成今天要去看一个朦胧的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与其它意大利城市一样,诞生在希腊文化的摇篮中,不同的是这个城市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去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可选择飞机和火车。我们选择了大巴中转火车。</p> <p class="ql-block">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威尼斯的每列火车头上,都画有一只生着双翼,手捧福音书的狮子,这是这座水城的独特标志——圣马可狮。</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乘坐的火车徐徐进入威尼斯桑塔露西亚车站(Venezia Santa Lucia)时,一座水上浮城出现在我眼前。此时太阳也露出了笑脸,水城如蒙上了一片淡蓝色的薄雾轻纱。十一月的海风,夹带着寒意从亚得里亚海吹来,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这是威尼斯送给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观光客的见面礼。</p> <p class="ql-block">  水城威尼斯越来越清晰</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的东北部,是威尼托地区(威内托大区)的首府,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潟湖的118个人工岛屿和邻近一个人工半岛,117条运河水道蛛网一样密布其间,有多达400余座桥梁,其中72座是私家桥,300座石桥,60座铁桥以及57座木桥,还有一些年久失修的桥不在这个数据内。每一条大街小巷奔流不息的海水就是生生不息的血液,是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p> <p class="ql-block">  这里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这里不仅是十字军东征和勒班陀战役的集结地,还是丝绸、谷物和香料等重要商品的贸易中心。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是一座建在潟湖木桩上的城市。它的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声誉,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还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等美称。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则是贯通威尼斯全城最长的街道,它将城市分割成东西两部分。顺水道观光是游览威尼斯风景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  宪法桥是威尼斯最年轻、最现代的一座桥,2008年9竣工开放。我们从宪法桥码头上了水上巴士,沿着大运河开启了水上威尼斯之旅。(下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此时,碧水蓝天,水上巴士、贡多拉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穿梭在运河上。我边听着广播里的中文介绍,边欣赏着两岸众多的历史建筑和宫殿,如一张张美不胜收的明信片从我眼前飘过。</p> <p class="ql-block">  大运河上的四座明星桥是今天必看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赤足桥缓缓地迎我们而来,它是威尼斯跨越大运河的四座桥梁之一,名字源于桥北侧有个赤足教堂(Chiesa degli Scalzi)。赤足桥由欧亨尼奥·苗齐(Eugenio Miozzi)设计,取代之前的奥地利铁桥,完成于1934年,由乳白色伊斯特拉石砌成,通体为灰白色。</p> <p class="ql-block">  赤足桥北侧连接威尼斯主要火车站之一的圣塔露西亚车站(Venezia Santa Lucia),桥南侧则是罗马广场(Piazzale Roma)公共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  学院桥,1854年建成的第一座学院桥,由奥地利工程师阿尔弗雷德·内维尔(Alfred Neville)设计,采用铁制结构,初名为“铁桥”。直到1933年由于铁桥的结构老化问题,改建成木桥。1985年由于木材的老化与结构问题,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加固。继而经过不断地维护和修缮,让我们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今天还能看到这座木桥的独特风采。</p> <p class="ql-block">  里亚托桥,因<span style="font-size:18px;">连接里亚托市场与圣马可区而命名,是威尼斯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桥。最早的里亚托桥由</span>威尼斯建筑师尼科尔·巴拉蒂耶里在12世纪建造,名为“钱币桥”(Ponte della Moneta)。直到16世纪,因桥梁经不起海风的侵蚀和时间的考验,几建几塌才建成了现在的里亚托桥。</p> <p class="ql-block">  里亚托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跨度28米,高7.5米。你可知道,这座重达一万吨的桥梁下面,是靠着12000根木桩的支撑。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圣耶利米教堂,最早建于11世纪,巴洛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圣玛利亚安泰教堂,由著名建筑师巴尔达萨雷·隆盖纳(Baldassare Longhena)设计,他是威尼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人物,始<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630年,矗</span>立在威尼斯大运河入口处。它不仅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艺术爱好者的朝圣地。</p> <p class="ql-block">  1630年威尼斯爆发了严重的瘟疫,导致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为了祈求圣母玛利亚的庇佑,威尼斯共和国决定建造一座教堂,以感谢圣母终结瘟疫。</p> <p class="ql-block">  1631年,威尼斯议会投票决定建造这座教堂,历时56年,直到1687年才完工。每年11月21日,在这里举行一次纪念活动,即“健康节”(Festa della Salute)。</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收藏有多幅重要的艺术作品,包括提香(Titian)和丁托列托(Tintoretto)的画作。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雷佐尼科宫(威尼斯18世纪博物馆)曾经是提香的画室所在地,约17世纪中叶由隆格那设计开工,1750年由马萨利完成的巴洛克式宅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在这里换乘了贡多拉,开启了威尼斯的小巷探索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贡多拉是威尼斯独具特色的一种交通工具,座位用华丽的金丝绒装饰。</span>贡多拉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7世纪时,第一任总督将这种船命名为“贡多拉”。</span>对威尼斯人而言,贡多拉就是自行车或电瓶车。</p> <p class="ql-block">  你看两排木桩中间就是贡多拉的停泊位。</p> <p class="ql-block">贡多拉船舷的装饰</p> <p class="ql-block">  贡多拉带着我们走街串巷,可谓是水路十八弯,曲径通幽。让我想起了在江南水乡绍兴坐乌篷船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静谧的水巷,只听得船夫的摇橹声。</p> <p class="ql-block">划过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划过一座座小桥</p> <p class="ql-block">水巷光影变幻莫测,忽而置身阴影。</p> <p class="ql-block">忽而一片光明</p> <p class="ql-block">  极目之处,尽是千姿百态的桥,色彩斑斓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叹息桥(Bridge of Sighs)。这座桥建于1600年左右,由安东尼奥·康蒂诺(Antonio Contino)设计,采用封闭式的巴洛克风格,桥身由白色石灰岩建成,桥上有窗户和石雕装饰。这是座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传说死囚在行刑前通过此桥,在此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因而得名“叹息桥”。</p> <p class="ql-block">开门见河</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威尼斯的水上游程,我们便来到了圣马可广场。</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font-size:18px;">圣马可广场被称为“威尼斯心脏”,是每个来威尼斯游客的必打卡地,拿破仑称它是“世界的会客厅”。</span></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东边的圣马可大教堂,富丽堂皇,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集合了拜占庭、哥特的风格,也具有东方风格,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  教堂拥有500多根石柱和4000多平方米的马赛克画。</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部装饰有大量的金箔镶嵌画,展示了威尼斯共和国昔日的财富和权力。遗憾,没时间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钟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威尼斯最高的建筑之一,</span>其高度达到了98.6米。这座钟楼位于圣马可教堂的前方,是威尼斯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你看圣马可狮雄居钟楼之上。钟楼上方的拱形结构中安装了五座古钟,每座钟都有其特定的用途:第一座钟宣告参议会的召开,第二座宣告正午的到来,第三座在每个工作日的开始和结束时敲响,第四座为理事会议服务,而第五座则代表着处决犯人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每当整点时分,五座古钟齐鸣,钟声在威尼斯的水城上空回荡。</p> <p class="ql-block">远眺圣马可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与圣马可钟楼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总督宫,当年作为威尼斯共和国总督的执政厅,建于814年,是一座拜占庭式建筑。各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十分奢华。</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时钟塔,塔上有一个马可狮城徽,<span style="font-size:18px;">塔的下面两层设有巨大的拱门,通往城市的主要街道。</span>塔和时钟的历史可追溯到15世纪末。这座钟楼以其精美的天文钟而闻名,钟表不仅显示时间,还显示月相和星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午餐,我们品尝了威尼斯的特色美食——墨鱼面。</span></p><p class="ql-block"> 威尼斯人为什么喜欢吃墨鱼面?传说在欧洲黑死病流行期间,威尼斯人因为吃墨鱼面而免遭疾病的侵袭,这使得墨鱼面声名大噪。<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这道黑色料理,虽其貌不扬,但味道好极了。不仅唇齿留香,还让你擦上了黑色口红。</span></p> <p class="ql-block">  下午自由活动时间,正好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威尼斯穿街走巷。</p> <p class="ql-block">  站在里亚托桥,欣赏夕阳下贡多拉与水共舞,城市的灵动在此尽显。</p> <p class="ql-block">圣耶利米教堂</p> <p class="ql-block">  基督圣使徒教堂,教堂建筑融合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内部装饰华丽。教堂曾以音乐活动闻名,18世纪时是威尼斯重要的音乐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天色将晚,威尼斯的美景一天怎能赏够,留点遗憾、留点念想,也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正如英国评论家、画家威廉·赫兹里特说的那样:唯一可以击败这座水上之城的,就是一座建在空中的城市。<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尼斯——这颗落在亚得里亚海潟湖上的明珠,希望你永远闪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待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