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166/饺子里的悠悠岁月

忠者兴也

<p class="ql-block">文:忠者兴也</p><p class="ql-block">图: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7121130</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饺子里的悠悠岁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平凡的生活中,包饺已然成为一种寻常的饮食习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琐碎里。然而,对于生于六十年代的我而言,饺子所承载的,是往昔岁月里独特而珍贵的记忆,它宛如一枚时光印章,深深烙印在心中,每每触及,便勾起无尽的情思与怀想。</p><p class="ql-block">近来追剧《六姊妹》,剧中何家的故事虽并非尽善尽美,却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记忆的大门,让我穿梭回那个充满温情与质朴的年代。何家盼儿不得,迎来六个女孩,而我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那个传统观念浓厚的年代,家中长辈满心期望着能有一个儿子延续家族香火。我上面有四个姐姐,就像《六姊妹》中的情节一般,父母的期望在一次次的等待中延续着。而我,作为王家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自出生起便承载了家人诸多的情感与期盼。</p><p class="ql-block">四姐,她比我大四岁,在我的童年里,她就像一个温暖的小太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关爱的光芒。我们一起玩耍的时光,是记忆中最闪耀的珍宝。那时,我们常与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在游戏中,四姐总是格外在意我。她怕我跑得慢会找不到藏身之处,小小的身躯竟毅然背起我奔跑。她那瘦弱的脊背,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与信任。只是,孩童的脚步总是不稳的,我们在一次奔跑中不慎摔倒。四姐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将我扶起,用她那柔软的小手轻轻擦拭着我的泪水,温柔地哄着我不要哭泣,还小声嘱咐我回家千万不要告诉母亲,那模样,至今仍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四姐上学后,父母觉得“领弟”这个名字不够好听,动了给姐姐改名的念头。可四姐却倔强地说:“弟弟是我领来的,我不要改名字。”就这样,“领弟”这个名字伴随着她走过了悠悠岁月,成为了她独特的标识,也见证了我们之间那份深厚而纯真的情谊。</p><p class="ql-block">回首六、七十年代,生活的艰辛如同一座座大山,压在每一个家庭的肩头。我们全家仅靠着爹爹一人的工资艰难度日,物质的匮乏如同阴影笼罩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即便在这样的困苦环境中,饺子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是节日的象征,是团聚的信号。每当家中决定吃饺子时,母亲总会想尽办法。那时白面粉是稀缺的珍贵之物,母亲就用口罩布小心翼翼地过滤黑面粉。粗糙的黑面粉在母亲的巧手下,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渐渐变得白皙细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那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心中的欢喜便抑制不住地涌上心头。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困苦都被抛诸脑后,只剩下浓浓的亲情和简单的幸福。</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吃饺子在那时依旧不是家常便饭。犹记第一次去妻子家,我提着一袋水果,满怀忐忑地走进门。刹那间,一幅温馨的画面映入眼帘:未来的岳父岳母全家正围在一起包饺子,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暖暖的金色光辉。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笑容里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触动,我渴望拥有这样一个家庭,一个充满和谐、温暖,能在平凡的日子里共同分享生活喜怒哀乐的家庭。</p><p class="ql-block">饺子,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岁月的见证者,承载着家庭的温暖、亲情的醇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时光的流转中,它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将那些珍贵的回忆串联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我心中永远珍藏。</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3日 于青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