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2024年10月23日—11月4日,开始了土耳其,埃及14日之旅,感叹奥斯曼帝国的曾经强盛,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和厚重宏伟的建筑,至今仍令世人震撼,无与论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探 秘 埃 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穿 越 时 光 的 历 史 文 化 之 旅</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秦 宪 安</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 踏上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就像翻开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神秘与传奇。</p><p class="ql-block"> 当站在吉萨金字塔群前,那震撼人心的景象会让你感叹人类的伟大和智慧。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考拉金字塔,它们历经数千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巍峨耸立。这些巨大的石块仿佛在诉说着古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展示着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建筑智慧。旁边的狮身人面像,它的面容沉静而深邃,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p><p class="ql-block"> 走进埃及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与古埃及文明的深度对话。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从法老的木乃伊到精美的壁画,从华丽的珠宝首饰到实用的生活器具,每一件都承载着古埃及的历史记忆。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那璀璨的黄金和精致的工艺,让人惊叹于古埃及人对美的极致追求。这些文物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古埃及社会、宗教、经济等多方面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 在卢克索,卡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是不容错过的文化瑰宝。卡纳克神庙的大柱厅,巨大的石柱如森林般林立,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文字,讲述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法老的丰功伟绩。卢克索神庙则以其优雅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宗教氛围,让你感受到古埃及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p><p class="ql-block"> 埃及的历史文化之旅,是一场建筑艺术的盛宴,也是一次穿越千年历史、探寻古文明奥秘的奇幻之旅,都在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飞机抵达开罗上空时,鸟瞰埃及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作者在金字塔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静静伫立在开罗郊外、尼罗河西岸的沙漠之中。它们是法老的陵墓,承载着古埃及人对永恒生命的执着追求。金字塔由数百万块巨石堆砌而成,历经4560年岁月仍巍峨壮观,坚固无比。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底面为正方形,原底边边长约 230.35 米,因侵蚀目前底边缩短为 227 米。胡夫金字塔原高 146.5 米,受侵蚀后现在的高度为 136.5 米。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时代,古埃及人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惊人的毅力,完成这项建筑奇迹,其中的建造之谜,吸引着无数人探索,也让金字塔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狮身人面像前,眺望远处高大雄伟的胡夫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乘坐马车和骆驼是穿梭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之间的交通工具和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 在金字塔旁,一位旅游从业者与相依为命的骆驼互相亲吻。</p> <p class="ql-block"> 在没有游人骑行的间隙,两匹互相爱慕的骆驼,耳鬓厮磨,诉说衷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金字塔不远处,静卧着举世闻名的狮身人面像。它由一整块巨石雕琢而成,高约 20 米,长超 70 米。人面相传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神色庄严而肃穆;狮身强壮有力,仿佛随时准备一跃而起。它不仅是古埃及雕刻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承载着古埃及人对神灵、法老和永恒的尊崇,历经数千年风雨,依然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 。</p> <p class="ql-block"> 埃及博物馆位于开罗市中心,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超过12万件古埃及文物,展示了从史前时代到希腊罗马时期的丰富历史。博物馆建于1902年,以其独特的粉红色建筑风格闻名。馆内最著名的展品包括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木乃伊以及大量精美的雕像、珠宝和壁画。这些文物为研究古埃及文明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吸引了全球游客和学者。埃及博物馆不仅是埃及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 埃及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埃及博物馆一层陈列大厅</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图特摩斯三世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次军事远征,使埃及的版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这尊狮身人面像由花岗岩制成,高约2.5米,展现了法老的威严和力量。</p> <p class="ql-block"> 哈特谢普苏特巨型头像, 哈特谢普苏特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王,她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埃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尊头像由彩绘石灰岩制成,高61厘米,展现了女王威严而庄重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埃及博物馆珍藏的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石像。</p><p class="ql-block">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是埃及第12王朝的法老,于公元前1985至1773年在位。这尊雕像具有典型的埃及中王国国王雕像的风格,他被刻画为一名表情严肃而略带忧虑的中年人,展现出他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殚精竭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埃及博物馆珍藏的塞拉皮斯神像。塞拉皮斯神是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的混合物,这尊雕像展现了其威严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哈德良塑像,哈德良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这尊半身像展现了他的威严和权力。雕像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包括头发、胡须和服饰等部分,都栩栩这是埃及博物馆珍藏的哈德</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埃及博物馆图坦卡蒙曾祖父的木乃伊,其年龄约为3400岁。</p><p class="ql-block"> 图坦卡蒙曾祖父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的木乃伊是埃及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之一。这具木乃伊保存较为完好,对于研究古埃及的丧葬文化和医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埃及博物馆珍藏的木乃伊。</p><p class="ql-block"> 木乃伊是古埃及人保存尸体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会继续存在,因此需要保存好尸体以便灵魂能够回归。制作木乃伊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清洗、脱水、填充、包裹等多个步骤。这具木乃伊保存完好,对于研究古埃及的丧葬文化和医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埃及博物馆珍藏的木乃伊棺椁。木乃伊棺椁通常由木材制成,表面装饰有精美的图案和铭文,用于保护木乃伊并帮助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p> <p class="ql-block"> 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雕像呈现出一位盘腿而坐的书记官形象,印在200埃镑的钱币上。</p><p class="ql-block"> 在古埃及,书记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记录国家的重要事务、宗教仪式和日常活动等。书记官坐像不仅是古埃及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古埃及社会和文化的重要文物。</p> <p class="ql-block"> 图坦卡蒙法老的陪葬品,其中,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堪称镇馆之宝,纯金打造,镶嵌着宝石,光芒夺目,其工艺之精湛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图坦卡蒙的黄金宝座。这件宝座制作于公元前1336年至1326年,由黄金和宝石镶嵌而成,装饰华丽,工艺精湛,展现了古埃及工匠的高超技艺。宝座上的浮雕和铭文描绘了图坦卡蒙的生活场景和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 图坦卡蒙黄金雕像。这尊雕像由黄金制成,展现了法老图坦卡蒙的威严形象。雕像的细节处理非常精细,包括法老的面部表情、服饰和配饰等部分,都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阿蒙霍特普三世青铜雕像。阿蒙霍特普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的统治时期是埃及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尊雕像展现了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威严和权力。</p> <p class="ql-block"> 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雕像。这尊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的雕像,以其独特的面部特征、精致的服饰和头饰,展现了古埃及艺术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珍藏的石碑,上面刻有象形文字和图案。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种文字系统,它由图形符号组成,用于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这些石碑上的象形文字和图案可能记录了古埃及的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信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埃及卢克索的尼罗河东岸,矗立着一座震撼人心的建筑奇迹—— 卢克索神庙与卡纳克神庙并肩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卢克索神庙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始建,后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整体风格庄重而典雅。其塔门、庭院、柱廊布局规整,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威严矗立,墙壁上的浮雕细腻地描绘着古埃及的宗教仪式与法老的丰功伟绩。与之相邻的卡纳克神庙更为宏大,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庙群。多柱大厅内134根巨型石柱气势磅礴,柱头如盛开的纸莎草花。神庙历经数百年修建,融合了多个法老时期的建筑特色,满是象形文字与精美雕刻,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 。卡纳克神庙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巨大的多柱厅。134根高耸的石柱排列成林,柱身刻满精美的象形文字和浮雕,描绘着法老与神祇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神庙<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经近2000年的修建和扩建,凝聚了古埃及文明的精华。</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卡纳克神庙巨大的方形门柱和134根石柱上雕刻着象形文字和神话故事,游客徜徉在宏伟壮观的雕塑群之间,欣赏和沉思,感叹古埃及人的文化、智慧、气魄和坚持,历经2000年建成的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西部,与埃及等11个国家接壤,面积932平方公里,台湾作家三毛和丈夫荷西曾于1973—1976年在撒哈拉沙漠的阿尤恩生活约3年。</p><p class="ql-block"> 埃及的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着贝都因人部落。我们到好客的贝都因人部落做客就餐。贝都因族是阿拉伯民族的一个分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逐渐适应了沙漠环境,形成了逐水而居、以骆驼为主要生活工具的游牧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在沙漠中生存和繁衍。</p><p class="ql-block"> 贝都因人酷爱自由而不受约束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城市生活的节奏和规则会限制他们的自由,而沙漠的广阔和荒芜能让他们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经过长期摸索,掌握了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的方法,比如利用骆驼寻找水源。此外,沙漠中还有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植物和动物,为他们提供了食物、衣物和其他生活物资。</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传统服饰具有鲜明的沙漠特色,男子通常身着白色长袍和头巾,女子则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袍并佩戴面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在撒哈拉沙漠的贝都因人部落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埃及古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它跨越了数千年的时光,承载着古埃及人的信仰、智慧和创造力。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真实。这次埃及之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多元与伟大,也对这片土地的古老文化充满了敬畏与热爱 ,期待未来能有机会再次走进埃及,探索这段神秘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秦宪安:原总装备部政治部宣传部高级记者,1978年开始学习摄影,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像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 作品曾在国内、国际的大型展览、影赛中多次获奖并在世界80多个国家展出。参加了中国核试验的多次空爆、地爆、平洞、竖井等方式的试验、神舟一号至神舟十号、嫦娥探月工程及导弹、卫星等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的拍摄和报道。</span></p><p class="ql-block"><b> 获中国航天摄影飞天奖,首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摄影贡献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尊 重 版 权 昌 盛 文 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