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从惠:醉在程江口

观澜书院

<p class="ql-block">程江,是发源于资兴回龙山的一条小河。西入翠江,交汇处便是程江口。程江不长,几十公里,但沿河及河口,却是郴州文化厚重且风景秀丽之地。</p><p class="ql-block">资兴高码七里一带,东边高山,曰七宝山。地下全是煤,是资兴矿务局所在地。山下直至翠江边,沃野千亩,阡陌纵横,村舍俨然。这一带,人烟稠密,自古有名,过去曾多次封为郴侯属地。名气最大莫过于名泉、名酒、名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经注》“(郴)县有淥水,出县东侠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谓之程乡溪。郡置酒官,醖于山下,名曰程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醽醁酒、程乡酒是古代名酒,自古有故事。西晋张华《博物志·杂说下》: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酤酒,醉当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当年曾驻舟程江口。在《徐霞客游记》中说:“郴之兴宁有醽醁泉、程乡水,皆以酒名,一邑而有此二水擅名千古。”他慕名要喝醽醁酒。可惜,他喝到的是掺假的酒,兴味索然愤恨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好酒,定有好水。醽醁泉,现在叫碓臼井,在程乡湘源桥往永兴古驿道旁。湧泉一线,夏不涸,春不泛,淆之不浊。村民说,以前水质清澈,出水量大,可供整村人用。这里风景优美,井旁是石板古道,道边有古凉亭。古亭旁,有参天古樟树。浓密的树枝一直垂至井旁,像是天然华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古歌咏程乡酒、醽醁酒的诗词俯拾即是。罗隐“一瓶犹是乌程酒,须对霜风度泫然。”秦观“薄茶便当乌程酒,短艇聊充下泽车。”唐太宗李世民《赐魏徵诗》更有气势。“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郴州知州阮阅也写过《醽醁泉》诗:玉为曲糵石为垆,万榼千壶汲未枯。山下家家有醇酒,酿时皆用此泉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的“白露酒”“倒缸酒”,据说就是传承了当年的配方。我醉过不知多少回,每次都醉得香、醉得舒畅、醉得深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醽醁泉边,还有个闻名的家族,就是从衡迁郴的曹氏。元代,三、四年间,就出过一状元、一进士、一举人。曹氏也被称为“醽醁曹氏”,住的地方被称为“醽醁里”“醽醁村”,状元公读书的观澜书院又名“醽醁书院”,书院前的池塘被称为“醽醁潭”,泉旁的庙被称为“醽醁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曹里怀将军就出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程江在即将汇入翠江一段,有白石岩及螺丝山景区。还有古老的鲤鱼庙、鲤鱼门、鲤鱼滩。</p><p class="ql-block">程江与翠江交汇处,现在修了个大型水电站。这里,风景异常优美。河面宽阔,绿水如镜,小船悠悠。两岸奇峰怪谷倒映水中,像一幅幅水墨画。漫山遍野青松翠竹,古木参天,更衬托大地幽静。电站大坝又成为勾通河两岸的桥梁,便于观赏两岸风光。</p><p class="ql-block">从大坝往上,是飞天山风景区。有黄泥滩、大王寨、铁鼎寨、神仙寨、剪刀峡等景区。往下,便是永兴便江风光带。有土匪寨、一线天、洞穴人家等多处自然景观。洞穴人家又称狮子坦,是一处陡崖上的宽洞,因洞中有块巨石形如狮子头而得名。洞内建有房子,住有十来户人家,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坦中房屋泥砖墙,借洞顶做屋顶,有的只砌三墙,洞壁即为屋墙。 这里环境十分清幽。头顶悬岩,下临深壑,有遗世独立的风味。</p><p class="ql-block">东江水像一条绿色的玉带,静静飘在丹崖之间。两岸石壁耸立,苍鹰盘旋。当年,翠江是中原人过岭南的水中交通要道。秦始皇派驻南岭修驿道的军队从这经过。项羽流放义帝于郴,派英布追杀义帝,无不经此水路。韩愈六过郴州,六次坐船经过翠江。有次,因洪水受阻,舍舟登岸,在摩崖刻石“昌黎经此”。徐霞客更是称赞此处无寸土不丽,是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粤汉铁路通车后,翠江作为交通作用日益退化。因水运太慢,不符时代要求。后来,沿江又建起了多座水坝,航运就彻底废了。沿岸那些过去为水运服务的小镇,如桥口、瓦窑坪等地,因祸得福,得是完整保存。今日,走在古街上,还能感觉当年繁华景象。</p><p class="ql-block">程江口离城不远。春秋季,我常一个人自驾到程江河口赏景。体验古人的慢生活,其实也很好呀。</p><p class="ql-block">那天,胡诌一首顺口溜志怀:</p><p class="ql-block">骤雨新洗程江口,雾锁螺山头。簇簇新笋,行行新秧,翩翩鹭鸥。 </p><p class="ql-block">晚来总喜徒步走,玉葱纤纤手。几度黄昏,不堪回首,人已消瘦。</p> <p class="ql-block">上文从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折射出丰富的程水文明密码:</p><p class="ql-block">独特的地理风貌:</p><p class="ql-block">程江发源于资兴回龙山,西入翠江,交汇形成程江口,周边有高山、沃野、丹霞地貌,构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飞天山风景区、永兴便江风光带,奇峰怪谷、青松翠竹、古木参天,既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基础,也塑造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如古桥、古亭依山水而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理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辉煌的酿酒文化:</p><p class="ql-block">程水流域自古产名酒,醽醁酒、程乡酒闻名千古,《水经注》《博物志》《徐霞客游记》等诸多古籍均有记载。醽醁泉作为优质水源,孕育了独特的酿酒工艺,相关诗词众多,现今的“白露酒”“倒缸酒”传承古方,见证了程水酿酒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发展,反映出当地古代手工业的发达以及独特的饮食文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深厚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此地多次被封为郴侯属地,秦代修驿道军队、项羽追杀义帝、韩愈六过郴州、徐霞客游历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足迹都与程水相关,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见证了区域间的政治、军事、文化往来,体现出程水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播枢纽作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灿烂的科举与名人文化:</p><p class="ql-block">醽醁泉边曹氏家族在元代三四年间出一状元、一进士、一举人,家族相关的“醽醁里”“观澜书院”等遗迹以及现代的曹里怀将军,展现了程水流域重视教育、人才辈出的文化传统,反映出当地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和对人才培养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丰富的民俗宗教文化:</p><p class="ql-block">程江沿岸有鲤鱼庙、水浒庙等宗教建筑,还有古凉亭、古樟树等民俗景观,反映出当地民间信仰和传统生活习俗,体现了程水文明在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和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曾经繁荣的商业交通:</p><p class="ql-block">翠江曾是中原人过岭南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沿岸兴起众多为水运服务的小镇,如桥口、瓦窑坪,粤汉铁路通车后水运衰落但古镇得以保存,见证了程水流域商业和交通的兴衰变迁,反映出不同时代交通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商业文明的发展轨迹。</p> <p class="ql-block">程水文明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智慧:程水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高山、河流、沃野相互交织,塑造了宜人的自然风光。人们依水而居,利用程江的水资源发展农业、酿酒业,在河畔修建庙宇、古亭,与自然和谐共生,展现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这种对自然的巧妙利用和保护,贯穿于程水文明的发展历程,成为其文明内涵的重要根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源远流长的酿酒技艺传承:醽醁酒、程乡酒作为程水流域的古老名酒,承载着数千年的酿酒文化。从《水经注》等古籍记载可知,其酿造历史悠久,醽醁泉的优质水源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代精湛的酿造工艺,历经岁月传承至今,演化出“白露酒”“倒缸酒”等现代佳酿,体现了程水文明在饮食文化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创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重视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文化传统:醽醁泉边曹氏家族在元代科举的辉煌成就,反映出程水流域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家族设立书院,培养出状元、进士、举人等人才,这种崇文重教的风气代代相传,不仅为当地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程水文明精神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民间信仰与精神寄托:鲤鱼庙、水浒庙等宗教建筑的存在,体现了程水流域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这些庙宇是当地民众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情。围绕庙宇开展的祭祀、庙会等活动,成为凝聚社区、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反映出程水文明在精神层面的丰富内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程水文明的外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文化传播与交流:程水作为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水路通道,见证了众多历史事件和名人足迹。秦始皇派驻南岭修驿道的军队、项羽追杀义帝、韩愈六过郴州、徐霞客游历等,使得程水流域成为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沿地带。通过人员往来、文化传播,程水文明不断吸收周边文化的精华,同时也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元素传播出去,扩大了其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商业文明与交通发展:翠江在古代作为重要的水运通道,促进了程水流域商业的繁荣。沿岸兴起的桥口、瓦窑坪等小镇,是商业活动的重要据点,为水运服务的码头、客栈、商铺等一应俱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粤汉铁路通车,水运逐渐衰落,但这些古镇却保留了下来,成为研究古代商业文明和交通变迁的活化石,也让程水文明在商业和交通领域的外延得以延续和展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学艺术创作源泉:程水流域的自然风光、历史典故、民俗风情成为众多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源泉。从古代诗词中对醽醁酒的赞美,到徐霞客对程水美景的描绘,再到现代顺口溜对程江口景色的记录,都反映出程水文明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还可能延伸到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进一步丰富了程水文明的文化表达形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