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目】《活着》</p><p class="ql-block">【作者】余华</p><p class="ql-block">【版次】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第1次印刷</p><p class="ql-block">【字数】136千字</p><p class="ql-block">【页数】191页</p><p class="ql-block">【阅读书目序号】202527</p><p class="ql-block">【用时】2天</p><p class="ql-block">【读后感】</p><p class="ql-block">《活着》是余华先生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以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动荡时代中经历的无尽苦难与生命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从叙事角度来看,《活着》采用了福贵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这种叙事手法让读者仿佛与福贵并肩而行,听他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福贵从富家子弟沦为贫苦农民,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痛,但他的讲述却始终平静而质朴。这种平静并非麻木,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坦然。余华先生用简洁的文字,将福贵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渲染,却让每一个情节都直击人心。比如福贵讲述自己赌博输掉家产时,那种轻描淡写的语气,却让人感受到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荒诞;而当他回忆妻子家珍、儿子有庆、女儿凤霞等亲人的离世时,那种欲语还休的悲痛,更是让读者感同身受,忍不住落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主题层面而言,《活着》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他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爷,变成了一个孤独的老人,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然而,即便在如此艰难的境遇中,福贵依然选择活着。他的活着不是为了荣耀和财富,而是为了生命的本能和对亲人的怀念。福贵的坚韧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并非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地位,而在于我们如何在苦难中坚守,如何在失去中寻找希望。正如福贵所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我的心灵,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福贵的故事提醒我们,无论生活给予我们多少苦难,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希望,就有继续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从人物塑造方面,《活着》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立体。福贵是这部作品的核心人物,他的性格在苦难中逐渐转变。从最初的懵懂、自私,到后来的善良、坚韧,福贵的成长轨迹令人动容。他的妻子家珍,是一个温柔而坚韧的女性,她用自己的爱和包容支撑着这个破碎的家庭,她的善良和坚强在苦难中熠熠生辉。而福贵的儿子有庆和女儿凤霞,他们的离世更是让这部作品充满了悲怆。有庆的善良和勇敢,凤霞的懂事和孝顺,都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悲惨的时代画卷。他们虽然平凡,却在苦难中展现出了人性的伟大。福贵的邻居春生,他的命运与福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生从一个逃荒的乞丐,变成了高官,但最终却在权力的漩涡中迷失了自我。春生的悲剧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性在权力和欲望面前的脆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文化背景上,《活着》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文化大革命,福贵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动荡和变革。这些历史事件在他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命运。通过福贵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看到了人性在时代的压迫下的坚韧与顽强。这部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历史,思考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它提醒我们,历史不仅仅是宏大的叙事,更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p> <p class="ql-block">《活着》中福贵失去了亲人,失去了财富,但他依然选择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与老牛相依为命,每天辛勤地耕作,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这种乐观和坚韧让我深受启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福贵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还活着,就有希望,就有继续前行的力量。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人,用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着》是一部深刻而伟大的作品,它以简洁的文字和质朴的情感,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苦难中坚守生命的故事。福贵的故事虽然悲惨,但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希望。本部作品既让读者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也找到了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