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抱着机枪冲进南京总统府的那刻,我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官

我从战场走来

文/图:我从战场走来 <p class="ql-block">“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南京解放已过三载,1952年8月10日,我的亲二姨父吕富庭、亲二舅舅李昌兴、亲姑父冯明才,他们都已故去。他们和我的父亲一样,皆是从胶东农村的贫困农民成长为八路军战士。我们提着脑袋干革命,并非为了官位,只为心中那份理想与信仰——让家人不再挨饿,能喝上番薯粥,这便是我们最质朴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父亲</p><p class="ql-block">彼时,胶东农村的农民一日两餐,喝不饱的番薯粥、玉米馇子或草粥。早晨喝稀粥,晚上吃“糊涂”。一旦遭遇灾害,便如陷入绝境,遭受高利贷剥削,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本县后,荣城的生活愈发困苦。伪政府在经济上肆意盘剥,劳苦大众被苛捐杂税压榨,义务劳动无尽头。日本侵略者为侵华战争需求,扩军抓劳工,强制全县人民为其修建飞机场、炮台、挖战壕。被抓者被迫从事高强度劳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病无医,甚至被活活扔进死人坑。</p> <p class="ql-block">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2日夜,百万解放大军强渡长江,南京政府惊恐万状,如鸟兽散。23日,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冲进总统府,府内空无一人,日历还停留在22日。革命的红旗插上总统府墙头,南京宣告解放。这是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历史的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南京解放,不仅宣告了二十二年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终结,更宣告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屈辱历史的结束,甚至宣告了几千年来剥削制度的终结。一个“昔”字,涵盖了南京解放前的全部历史。南京解放,是时代的巨变,是历史的必然。</p> <p class="ql-block">“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于穷途末路的国民党政权,必须追剿消灭,中国必须统一,绝不能再现“南北朝”。一个“宜”字,尽显果敢刚毅、坚决英武。“剩勇”一词,表明解放大军有足够力量追灭穷寇,将不遗余力推翻蒋帮统治。“穷寇”一词,精准描绘国民党政权军事上的虚弱与败逃窘况,鼓舞了解放军的斗志士气。</p> <p class="ql-block">“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改造社会。南京解放,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是社会发展规律的生动体现。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5日清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西康路美国驻华大使馆内,与解放军谢营长发生冲突。司徒雷登试图阻止谢营长进入大使馆,谢营长回应:“这里是中国的地方!”这事件让司徒雷登愤怒,美国媒体大肆渲染司徒雷登受欺负。这也让我们意识到,管理大城市成为我军干部必须学习的内容,对外事问题必须谨慎处理。</p> <p class="ql-block">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22日夜,百万解放大军强渡长江,南京政府惊恐万状,如鸟兽散。23日,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冲进总统府,府内空无一人,日历还停留在22日。革命的红旗插上总统府墙头,南京宣告解放。这是伟大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1925年的南京钟山陵,孙中山临终前对宋庆龄说:“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于是有了南京中山陵。陵墓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52年8月10日,我的亲人们缅怀革命先烈,他们从胶东农村贫困农民成长为八路军战士,提着脑袋干革命,只为理想与信仰——让家人不再挨饿,能喝上番薯粥。</p> <p class="ql-block">南京解放后,我军在南京中山陵留下难忘回忆。1952年8月10日,我的亲人们来到这里缅怀先烈。我们心里只想着完成任务,解放这座城市,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谁也没想过要当什么官,我们只是普通战士,从胶东农村走出来的穷苦农民,为了理想和信仰提着脑袋干革命。我们从家乡出发时,只想革命胜利后,回家分点土地,不让父母亲挨饿受冻,娶个媳妇,种庄稼,生儿育女,过上能吃上番薯粥的日子。南京解放,宣告了二十二年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结束,更宣告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屈辱历史的结束,甚至宣告了几千年来剥削制度的终结。一个“昔”字,涵盖了南京解放前的全部历史。南京解放,是时代的巨变,是历史的必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