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AI成为学习的“帮手”,而非“枪手”?

海韵学堂

<p class="ql-block">  随着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的爆火,“人工智能(AI)+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然而,新学期伊始,不少老师发现,学生提交的寒假作业“AI味”浓厚,甚至出现了扎堆交流“如何用AI写作业”的现象。这种现象引发了家长和老师的担忧:AI究竟是学习的“帮手”,还是应付作业的“枪手”?</p><p class="ql-block">  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和使用AI,如何将AI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现象:AI写作业成风,学习初衷被背离</b></p><p class="ql-block">  开学季,不少家长和老师发现,学生的寒假作业中“AI含量”显著增加。例如,有一位四年级学生的妈妈发现,孩子用AI仅用22秒就生成了一篇作文,然后逐字抄写。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许多家长反映,孩子用AI完成了英语试卷、数学作业,甚至复杂的作文题。</p><p class="ql-block">  AI的强大功能让学生们找到了“捷径”,但也背离了学习的初衷。寒假作业本是为了巩固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而AI的介入让这一过程变得“机械化”。学生不再需要思考,只需输入题目,AI便能生成答案。这种依赖不仅掩盖了学生的知识漏洞,还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二、问题:AI滥用背后的隐忧</b></p><p class="ql-block">  <b>1. 独立思考能力的弱化</b></p><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个不断纠错、不断思考的过程。以写作为例,学生从最初的断断续续到逐渐流畅,从简单记录到复杂叙事,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思考。而AI生成的作文虽然看似合格,却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技巧。长期依赖AI,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逐渐退化。</p><p class="ql-block">  <b>2. 考评失真与教育公平的挑战</b></p><p class="ql-block">  AI生成的作业掩盖了学生的真实水平,让老师难以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AI的使用门槛较低,但并非所有家庭都能轻松获取这些工具。这种技术鸿沟可能加剧教育不公平现象。</p><p class="ql-block">  <b>3. 价值观与创造力的缺失</b></p><p class="ql-block">  AI虽然能生成逻辑清晰的文章,却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观传递。例如,AI无法理解“责任与尊重”的平衡,也无法写出有良心的选择。过度依赖AI,学生可能失去对人文精神的感知和创造力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三、解决方案:如何让AI成为学习的“帮手”?</b></p><p class="ql-block">  <b>1. 分层分类设计作业</b></p><p class="ql-block">  学校和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特点,设计分层分类的作业。例如,小学阶段可以设计更多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如观察自然、动手实验等;中学阶段则可以增加探究性问题的比重,鼓励学生用AI辅助研究,而非直接获取答案。 </p><p class="ql-block">  <b>2. 培养AI素养与批判性思维</b></p><p class="ql-block">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培养学生的AI素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AI的作用。例如,可以开设AI通识课程,让学生了解AI的工作原理和局限性。同时鼓励学生在使用AI后,反思其生成的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 </p><p class="ql-block">  <b>3. 家校共育,制定使用规范</b></p><p class="ql-block">  家长和老师应共同制定AI使用的规范,明确哪些作业可以使用AI辅助,哪些必须独立完成。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使用AI后,与其讨论解题思路,帮助孩子从AI的输出中汲取营养,而非简单复制。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四、未来展望: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b></p><p class="ql-block">  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限可能。未来AI不仅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还可以扮演“导师”角色,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优化学习方法。例如,AI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还可以模拟实验场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概念。 </p><p class="ql-block">  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创新。学校应主动拥抱AI,调整教学模式,从“师生互动”向“师生AI”三元互动转型。教育部门应加强政策引导,明确AI在教育中的使用边界,避免盲目跟风或“因噎废食”。 </p> <p class="ql-block">  AI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教育的机遇。它既可以是学习的“帮手”,也可能成为应付作业的“枪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和使用。 </p><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帮助学生正确认识AI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只有这样,AI才能真正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好帮手”,而非阻碍学习的“损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