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95年8月,东南大学组成赴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学生代表团,这是学校改革开放以后首次以学生为主体的出国访问团组。我时任东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分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担任代表团团长,时任东南大学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的黄大卫担任副团长。代表团其他成员由精心挑选的品学兼优的八名学生组成:宋同学,女,无线电工程系四年级学生;李同学,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三年级学生;徐同学,女,电子工程系四年级学生;陈同学,男,土木工程系三年级学生;汪同学,男,生物医学工程系四年级学生;丁同学,女,动力工程系三年级学生;李同学,女,外语系四年级学生;石同学,男,电气工程系四年级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爱知工业大学成立于1959年,是日本本州中部地区第一所工科专业院校,本部位于爱知县丰田市。爱知工业大学时任校长后藤淳,是推动“乒乓外交”的前日本乒协主席后藤钾二的女婿,曾任亚洲乒乓球联合会会长,长期以来为中日民间友好、两国体育交流事业及江苏省与爱知县友好关系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1991年5月,后藤淳校长率团到东南大学访问,庆祝两校友好交流10周年,并捐款5000 万日元,与东南大学共同在浦口新校区建设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命名为“后藤体育馆”,并于5月12日上午在东大 浦口新校区举行了奠基仪式。我时任东南大学浦口校区党委副书记,有幸陪同后藤淳校长参加了活动。后藤体育馆总面积2700平方米,有1500个座 位,并附设训练馆,可进行各种球类 比赛及训练。由国内外大学联合兴建体育馆工程,这在我国高校中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浦口校区后藤体育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8月30日,代表团一行10人在上海虹口机场乘坐中国西北航空公司WH291航班,于下午14:15到达日本名古屋机场。后藤淳校长委派其夫人的妹妹后藤治子,专程到机场迎接,东南大学在爱知工业大学的访问研究员刘京南教授陪同翻译,使我们倍感亲切温暖。我们入住爱知工业大学爱知会馆,爱知工业大学相关领导及庶务课系长井沢清人先生设便宴欢迎,使我们第一次在异国他乡品尝了正宗的日本料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月31日上午,爱知工业大学安排我们参观丰田汽车制造厂。丰田汽车制造厂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市,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之一,于1970年投入生产,主要产出卡罗拉、凯美瑞、皇冠等多款车型。丰田汽车厂作为一个整车制造厂,其生产过程主要有冲压、焊接、涂装、组装等,我们从焊接的机械手、组装车间、环保技术等环节进行了一次性全方位了解。90年代初的丰田汽车制造全球领先,年产汽车接近500万辆,名列世界第二,而1995年中国全年的汽车产量才144万辆,制造技术和水平与丰田相比有巨大的差距。应该说丰田汽车厂的参观,给我们这些工科院校的师生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团参观丰田汽车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1日,我们赴爱知工业大学校园参观学习。后藤淳校长在学校办公楼二楼会议室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亲自介绍了爱知工业大学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向代表团赠送了爱知工业大学纪念旗及其礼品,我将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团纪念旗及其礼品敬赠给后藤淳校长。我们参观了爱知工业大学计算机中心、图书馆、综合技术研究所,在教室里旁听见学,在活动场所交流沟通,在学生食堂享用午餐。我们真实地感受了爱知工业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设施设备,美丽的校园校景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我与爱知工业大学后藤淳校长互赠纪念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日上午,我们到爱知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旁听吉川先生的中国语授课。吉川先生生动风趣讲解,日本学生认真耐心倾听,我们为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传播感到由衷高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日下午,我们到爱知县小原村和纸会馆学习参观。古代中国所发明的"纸"通过高丽传到了日本后,以日本独特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产生了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纸张和纸。和纸经历了1200年漫长的历史,已在衣食住行、冠婚葬祭等许多方面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中。小原村和纸会馆是记录和纸发展历史和参与和纸制作的博物馆,走进会馆,淡淡的纸浆气味扑面而来。小原村和纸馆馆长介绍,和纸主要以楮木、黄瑞香和雁皮等植物的树皮为原料,不同的原料造出的和纸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和纸已经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它。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每人都开始了自己的和纸制作,最后收获了一幅有自己文字表达的和纸。纸是文化的载体,它生在中国,传播与发展在世界,看到依然风光的日本和纸,我们为中华文化的辉煌和贡献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代表团成员在日本爱知县小原村和纸会馆制作和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日晚上,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了东南大学与爱知工业大学学生交流会,后藤淳校长和中日双方近百名师生员工出席参加。后藤淳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我与爱知工业大学代表交换了纪念旗和礼品,双方各自表演了丰富多采的文艺节目。那天是我33岁的生日,我意想不到地收到了后藤淳校长准备的生日蛋糕,全场为我唱起了熟悉的生日快乐之歌,这是献给两校友谊的祝福,也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与爱知工业大学学生交流会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3日,我们乘坐新干线列车,离开名古屋市前往东京参观学习。新干线是日本的高速铁路系统,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夕,第一条线路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营运,连结日本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大名城,全长515.4公里。到1995年,又有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陆续通车,日本全国新干线通车里程达到了近2000公里。在这条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中,新干线400系电力动车组高速行驶,东京至名古屋310公里里程只需100分钟旅行时间。据说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时,就是乘坐的这条新干线列车。在飞驶的列车中,我们饱览了新干线沿线美丽风光。距离东京约80公里处,我们看到了日本重要象征的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国内的最高峰,山体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放眼望去,好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象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日本东京的两天,排满了参观学习的活动。我们参观了1457年所建的皇居,二重桥下的护城河,水平如镜,皇宫与垂柳倒映其中,显得格外优美。我们乘坐了东京地铁,看到了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知道其第一条线路于1927年12月30日正式运营,是亚洲首条开通的地铁。我们领略了东京的高速公路系统,知道1959年日本国会就通过了"首都高速道路公团法",同年6月成立了"首都高速道路公团",并于同年开始兴建东京首条高速道路。我们参观了东京迪士尼乐园,这座被誉为亚洲第一的游乐园面积为四十六公顷,依照美国迪士尼乐园而修建,游人如织,精彩纷呈,使大家知道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模式。</p> <p class="ql-block">刘京南老师陪同代表团成员在东京参观学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5日上午,代表团成员在爱知工业大学爱知会馆召开了总结会,大家谈了赴日参观学习的收获体会,更多的是谈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家热烈地讨论此次访日之问,我们东大的教育什么时候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的南京什么时候有高速公路和地铁?我们的汽车产业什么时候能赶上日本的车轮?我们怎样为中国的崛起做出自己的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5年9月5日下午15:30,我们带着这样的日本之问,带着爱知工业大学的友情,乘坐中国西北航空公司WH292航班离开日本名古屋空港,飞回祖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弹指一挥间,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团首访日本已经过去27年了,我也早已于1995年底离开东南大学赴南京市工作,但我一直没敢忘记那次难忘的访日之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时代给我的机会,我有幸参与主持了南京的长江大桥、高速公路、地铁建设,南京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已经可以与东京、名古屋媲美。我有幸参与主持了南京的工业和信息化管理,见证了南京的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南京生产的汽车已经和丰田汽车在同一条跑道上比肩。为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团首访日本辛勤工作的刘京南老师、黄大卫老师,相继进入了东南大学领导班子,东南大学在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成绩突出,双一流学科建设全国排名第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南大学学生代表团的八位同学,我离开东大以后,没有机会再遇见你们青春的笑容,但相信我们共同的访日之问,会对你们的人生历程产生重大影响。欢迎你们在母校120周年校庆之际,来到大礼堂旁、六朝松下交流你们的答案,我愿意再次当你们的团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写于2022年6月东南大学120周年校庆前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