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逛灯展

宝地风水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的正月十五,我参观了唐山南湖春节灯展。那天阳光灿烂,游客们都满怀喜悦和好奇心情涌向这里,好不热闹!此次灯展分为年味中国、奇迹中国和神话中国三个展区,下面将展区内部分大型灯组分享给大家。</p> 丹凤迎春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丹凤迎春门采用彩灯制作工艺,长60米,高25米,是2025年唐山南湖春节灯展的主门。在中国文化中凤凰象征吉祥、和平及重生。这也是唐山这座历经苦难、浴火重生的城市精神象征。大门以凤凰展翅作为造型基础,其展翅高飞的姿态,充分体现了唐山踔厉奋发的勃勃生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展示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活力。在设计中吸收了唐山的精神图案——丹凤朝阳的造型和纹理,巧妙借景,让丹凤朝阳漝漝生辉。</p> 福气年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福气年兽灯组采用彩灯制作工艺,长18米,高12米,是年味中国区域的重点灯组之一。这只巨大的年兽,从丹凤朝阳广场中央破土而出,神情呆萌,憨态可掬,仿佛被身旁的烟花灯惊吓而流露出委屈之态,这也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赶年兽”的习俗。本届灯会对传统彩灯进行了科技赋能,将时下前沿的Al技术,融入其中,年兽灯族就是突出代表。这只巨大的年兽可以与游客实时对话,眨动双眼,口吐云雾,在可爱之余更显活泼生机。</p> 夸父逐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夸父逐日灯组由扶桑树和夸父两部分组成,其中树高8米,人物高3.5米。扶桑树是山海经记载的神树,位于东海之滨的汤谷,是太阳栖息之地。树上居住着十大太阳,每天由三足金鸟轮流在天空中巡视。扶桑树不仅是太阳的家,也是连接天地的神秘之树。后羿射日后,九日陨落,扶桑树亦受损,象征着天地秩序的重建。三星堆出土的青云神树,被认为是扶桑树的艺术再现,也印证了这一神话传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夸父逐日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为了追逐炎热的太阳,从东海边启程,穿越了重重高山,跨越了条条河流,最终在太阳落山的地方追上了太阳。然而,由于极度的口渴,夸父先后喝干了黄河和渭河的水,仍然无法解渴,最终在寻找大泽的途中渴死。它遗弃的手杖化作了桃林,为后人提供了阴凉与果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夸父逐日的故事,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即使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要坚持到底,这种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炎黄子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卫填海灯组分为敬畏鸟和海浪艺术装置两个部分,敬畏鸟总长为26米,而海浪装置尺寸为8×20米。本设计将蓝色的彩带密密地垂挂在头顶,柔软的彩带随风飘摆,仿佛在头顶上悬挂着一片汹涌的海面。神鸟精卫面朝“海面”,背朝桥面,正啄衔树枝填入东海。它悠然舒展的尾羽包裹着整座桥体,使整个装置作品与施工桥深度地融合,呈现出灯与景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精卫填海的故事源自《山海经·北山经》,书中记载了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之后,她化作一只名为精卫的神鸟。这只鸟形状如乌鸦,头上有花纹,白嘴壳,红脚爪。精卫为了报复夺走她生命的大海,便经常从西山衔来树枝和石块投入东海,试图将其填平。这一行为展现了精卫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p> 鲲鹏展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鲲鹏展翅灯组长15米高8米。在中国神话中,鲲是一种巨大的鱼,能化作鹏鸟展翅高飞,象征着坚毅与自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灯组中,巨大的鲲破冰而出飞,伴其周边的是代号为鲲鹏的国产运—20飞机,以及2024年12月26日完成首飞的国产第六代战机,它也是世界第一款首飞的六代机。不仅彰显中国军事科技实力的世界领先地位,也是中国力量的有形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灯组让神话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中国式浪漫主义的意境之美。鲲鹏的飞翔不仅是对自由的向往,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憧憬。昂扬向上的先进军机,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p> 女娲造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女娲造人灯组长18米,宽4米,高6米。可进行Al语音互动,系神话中国区域重点灯组之一。女娲是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据传她在黄河边行走时感到孤独,决定创造生命。她用黄土和水仿造自己的模样捏制泥人,赋予他们生命,这些泥人一接触地面便活了起来,能说会走,女娲称他们为“人”。起初女娲耐心捏造每一个人,但效率太低,于是她改用藤条蘸泥浆,挥洒大地,泥点落地成人群,并能够自行繁衍,这一过程不仅创造了人类,还建立了婚姻制度,使得人类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眼前灯组中,女娲从大地里探出半个身子,透出十分专注的眼神,她的双手定格成捏泥人的姿态,却空空如也。而只有当你站在她的双手间,这一灯组才算完整,因为女娲专注捏造的作品,正是您,我们每个人都是女娲娘娘的优秀作品。</p> 昆仑仙山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昆仑仙山灯组采用彩灯制作工艺,高25米,长60米,宽20米,系神话中国区域重点灯组之一。昆仑山,中国神话中的“万山之祖”,在《山海经》等古籍中,昆仑山被描述为天帝的下都,是百神所在之地。山中居住着西王母,拥有瑶池等仙地,以及众多神兽和奇树。昆仑山不仅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连接天地的通道,有着建木、铜柱等神秘元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粉色的天体,灵感源于青海黑独山里粉色的“胭脂山”,以及西部雪山在日照金山时呈现的粉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山海经·海内西经》中提到昆仑山上有各种神奇的植物,如珠树,文玉树和不死树等等,这些树能够结出珍珠或美玉,这也是我们的系列主题文创“来自昆仑仙山的礼物”的灵感来源。</p> 伏羲画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羲画卦灯组高8米。游客可上前进行Al互动测试运势,体验“伏羲开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伏羲,华夏人文始组,列位“三皇”之首,他是华夏第一位载入文献的男性始祖,标志着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伏羲的母亲是华胥氏,相传她在雷泽(今山东省泽河市)误踩雷神脚印而怀孕,12年后生下人首蛇身的伏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传伏羲在渭水流域的卦台山巅,通过观察天地自然现象,创造了八卦。一天,龙马背负图案,自渭河对岸山中跃出,落于河心石上,其神现太极阴阳图案,启发伏羲。他遂以“一”为阳,以为“--”阴,创立八卦,用于解释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这一创举,为后世易学和哲学思想奠定了基础。</p> 大禹治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禹治水灯组长15米、高8米,采用了彩灯与装置美陈制作工艺,把人物、鳖龟、龙和海浪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一道独特的视觉奇观。大禹立于鳖龟之上,与破冰水龙激烈搏斗,再现了治水的英勇场面。这一幕展现了大禹的智慧与毅力,也映射出中华民族公而忘私、百折不挠的民族品质。大禹治水的故事最早见于《尚书》中的《禹贡》篇,洪水肆虐,大禹受命继父治水,他遍访九州,查地形定水势,改堵为疏。大禹治水13载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山导河,使洪水入海。在洪水退去后,他将中国划分为九个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为后来的华夏地理文化和行政区域划分奠定了基础。</p> 祝融与共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融与共工灯组高9米,展现了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对峙的神话场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融与共工的故事源于中国上古神话。祝融,火神之名,掌管光明与火焰,是黄帝的后裔。共工,水神之身,掌管洪水,性格暴躁,与祝融水火不容,两者因天地秩序争执引发大战。共工率领水族进攻祝融的光明宫,熄灭了神火,使大地一片黑暗。祝融愤怒反击,驾火龙与共工激战,最终大败共工。共工羞愤之下,撞向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地倾斜,引发了女娲补天的后续神话。这场水火之战,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较量,也象征着混沌与秩序的斗争。</p> 承云踏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曾经长着一对翅膀,是天上的神马,无所不能。玉帝看中了它的能力,将其收为坐骑。然而,这匹天马因为自己是玉帝的坐骑而变得骄傲,最终被贬下凡间。天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为人类拉车驮物、披甲上阵,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后来,玉帝选十二生肖时,天马第七个赶到天宫,玉帝看到它这些年的变化,便让它与十二地支的“午”相配,成“午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在古代被视为高贵、勇敢和忠诚的象征,经常被描绘为英勇无畏的形象,其精神一直被人崇尚。马的身姿矫健,可以日行千里,寓意着事业、财运飞黄腾达、学业有成等。</p> 灵鹿仙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灵鹿仙踪灯组高12米,制作灵感源自敦煌壁画九色鹿。九色鹿,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壁画中的主角。它在恒河救起溺水者,不求回报,只求保密。然而溺水者背叛了诺言,导致九色鹿面临国王追捕。对于背叛,九色鹿向国王揭露了真相,感动了国王,使其免于灾难。这一故事不仅展现了九色鹿的纯洁与慈悲,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诚信与善良的崇高追求。</p> 黄帝始祖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皇帝始祖灯组,高达8米,系神话中国区域重点灯组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帝,本姓孙公,后改姬姓。隐居轩辕之丘而得名轩辕氏。他统一华夏部落,结束了战争,开启了文化时代。他在位期间,国势强盛,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灯展中的皇帝始祖,正襟危坐,手持宝剑,象征着他的智慧与权威。身后金龙腾跃,代表着他的神性与尊贵,体现了皇帝在中华民族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p> 盘古开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盘古开天灯组,采用彩灯和美陈相结合的制作工艺,总体高10米,也是神话中国区域重点灯组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宇宙初为混沌,盘古沉睡其中。18000年后他醒来,挥动巨斧,劈开混沌,清气上升成天,浊气下沉为地。盘古立于天地间,顶天立地使天地分立。他每日长高一丈,天地随之扩张,如此18000年,天地终于稳固。盘古力竭而亡,身体化为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孕育万物。这一灯展象征着宇宙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体现了古人对于宇宙起源的想象和对生命起源的探索。</p> 和平之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平之光灯组高6米,长45米,以中国古代火药技术为创作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古代火药起源于炼丹术,由“一硫二硝三木炭”配比组成。最早文献记载见于9世纪唐朝。火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战争形态,促进了军事技术革新。13世纪传至欧洲,推动了文化复兴和科学革命,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灯组中,一位炼丹师正惊讶地望着爆炸的炼丹炉。而他头顶的天空,开出了成片的绚丽烟花,寓意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性格,也是“和平之光”这一灯组的取名用意。</p> 记里鼓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里鼓车灯组高2.5米,采用彩灯制作工艺。中国古代的里程记录神器,最早见于汉代。车辆每行一里,下层木人击鼓;每行十里上层木人敲钟。精密齿轮传动,将车轮转动变换为定时敲击,是机械工程学的先驱,也是中华民族科技创造力的骄傲。</p> 丈量万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丈量万物灯组高3米,宽6.5米,以两汉之际发明的游标卡尺为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游标卡尺出土于东汉早期墓葬,与现代游标卡尺惊人相似,它由固定尺和活动尺构成,可测量直径、深度、长宽厚。这件2000年前的青铜卡尺,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誉为“现代游标鼻祖”。</p> 天工开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工开物灯组长30米,高6米,以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为主题。该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技术,涵盖机械、冶金、纺织等130多项技艺,图文并茂、让人不禁对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肃然起敬。</p> 如意算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意算盘灯组长12米,高3.5米,是一组展示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主题灯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灯组中所展示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成书于公元一世纪,总结了战国至汉代的数学成就。全书246问题,分九章: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首次系统讨论分数运算、比例问题、线性方程组解法、负数概念及运算法则,对后世数学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灯组造型取自中国算盘,以玉如意作为外框,取“如意算盘”的吉祥寓意。2007年英国《独立报》评选出101件改变世界的小发明,中国算盘独占鳌头。在电子计算器普及前,算盘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功能征服了世界,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经验总结和非凡智慧。</p> 好运司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运司南灯组高4.5米,以“四大发明”中的司南造型为设计元素,是一座具有互动性的灯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司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河北磁山一带。它有天然磁石制成,形状似勺,柄指向南方。东汉王充《论衡》记载,“司南之汋,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磁性的认识和利用,对后世的导航和地理测量产生深远影响。</p> 浑仪星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仪星海灯组总长50米,高12米 ,通道长40米。设计元素源于我国古代天文测设备——浑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浑仪基于“浑天说”,由同心圆环和瞄准器构成,用于测量天体位置。它始于汉代天文学家落下x,唐代李淳风改造,元代郭守敬简化为简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明代浑仪现存于南京紫金台天文馆,显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先进性。</p>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葡萄花鸟纹银香囊主灯直径3米,两盏副灯直径2米,它是一件唐代的金银器,出土于1970年陕西何家村窖藏。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这件金属香囊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而闻名,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不可思议的是,无论香囊如何旋转,内部香料永不洒落,体现了古代工匠对力学的精妙掌握,令人叹为观止,老祖宗的巧思令人佩服。</p> 编制锦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织锦绣灯组高6米,长30米 ,以唐代提花机及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为主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代提花机是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杰作,它通过综线和花本来控制经线升降,实现复杂的花纹编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代提花机分小花楼机和大花楼机。前者机身平直,中间纵起花楼,俩人操作;后者花木环形,可织大花纹。以提花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历史悠久,领先世界。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纺织生产活动,发明了纺车、织布机等工具。汉代提花机能织出精美丝绸比西方早400多年。唐代水转纺车用水力驱动,西方直到1769年才发明类似机械。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不仅包括丝绸,还有棉纺品对世界纺织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万户飞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户飞天灯组高6米,长40米,以中国古代航天先驱万户的故事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古今传承的浪漫画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万户飞天的故事发生在明朝初年,有一位名叫万户的人,将47枚自制火箭绑在自己坐的椅子上,他手持两只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飞向天空。不幸的是,火箭在点燃后不久发生了爆炸,他也因此献出了生命。这个故事体现了我们祖先对飞行的早期探索和勇气。尽管结局是悲剧,但万户被后人视为航天探索的先驱。20世纪70年代,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以纪念这位先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灯组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用无数的风筝尾追着万户,希望他能御风飞翔。中国当代的宇航员牵着万户的手,一起遨游苍穹,这既是向祖辈勇气的致敬,也彰显出中华民族科学技术生生不息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几里的灯展整整看了半天,但并不觉得累,仍雅兴未尽。本次比起往年灯展,个人认为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主要表现为题材新颖、规模庞大、制作精美,还增加了Al高科技元素,集趣味性、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堪称立体百科全书。整个灯展充分展现了古今国人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国家强盛的自豪感!距灯展览结束还有一段时间 ,如您方便可去唐山南湖观赏游览,肯定会收获满满,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片:手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音乐:音乐《喜庆春节元旦过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编辑:宝地风水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