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舞年华,慢品兰亭——运建国老师专访

为你开心

名利场中,多少人在浮华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初心。然而,总有那么一些人,愿意放慢脚步,于喧嚣中寻觅一份宁静,于浮躁中坚守一份执着。运建国老师,便是这样一位在书法世界中悠然前行的智者。他如一位悠然漫步于书法历史的长河的墨客,品味着古典的精致,用一笔一划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 <h5> 运建国,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圆梦工程”文艺培训志愿者,甘肃省文联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联盟成员,甘肃省书协省直工作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书法院院聘书法家,兰州城市学院特聘教授,文化部注册认证高级书法教师,中国书协崔胜辉导师五体书学教研组成员。甘肃省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主席。兰州老年大学书法教师。兰州羽音美学书法导师。<br></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墨香深处,品味兰亭之韵</b></h1> 走进建国老师的书斋,一股淡雅的书香扑面而来,仿佛瞬间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墙上挂着的书法作品,笔力遒劲,气韵生动,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雅致。与建国老师交谈,总能感受到他那份从容不迫、淡然处世的态度,正如他常说的:“慢慢來,艺术与生活,本就该如此和谐相融。”<br> “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俗骨无金丹。”这句诗道出了书法学习的真谛。建国老师的书法之路,是一段对传统经典不断求索与领悟的旅程。他从晋唐经典法帖入手,逐渐深入到二王一脉的精髓。在他看来,二王书风不仅代表了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成就,更是一个跨越时空的艺术体系,包含了历代在继承二王书风上取得卓越成就的大师们的智慧与心血。于是,他悉心研读褚遂良、孙过庭、米芾、赵子昂、白蕉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将他们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其继承与发展的脉络,力求在“源”与“流”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br> “学书者,贵在悟道。”建国老师深谙此理。他深知,要真正继承传统,不仅要对经典法帖做到“精、准、纯、熟”,更要用心去感悟古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他选择了一条“慢慢來”的道路,不急于求成,不墨守成规,而是静下心来,读书临帖,悉心聆听古人穿越时空的心声。在这份静谧与专注中,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进,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传承之道,助力书法市场繁荣</b></h1> 除了个人的书法创作外,建国老师还致力于文化艺术传媒和书法培训工作。他通过对甘肃书法市场现状的分析,发现目前书法艺术交流并没有将艺术特性与市场真正结合起来。为此,他投入大量精力对张芝书法艺术进行挖掘、研究和弘扬,并以《书法报》为平台,携手多家书画权威期刊,推介宣传甘肃书法文化和优秀书法家。<br> 建国老师认为,要做好书法产业,就必须将艺术特性和市场结合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链。他凭借甘肃悠久而丰厚的书法资源,策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全国水平的展事和学术活动,为书法市场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结语:慢品生活,墨舞千年</b></h1> 在访谈的尾声,建国老师再次提到了他的“慢慢來”信条。他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就像书写书法一样,每一笔一划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去感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书法的魅力所在。”<br> “墨舞千年,慢品兰亭。”这是我对建国老师专访的深刻感悟。在书法的世界里,他如同一位悠然自得的墨客,用一笔一划书写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愿我们都能像建国老师那样,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让心灵在书法的世界里找到栖息的港湾。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运建国老师书法作品欣赏</b></h1> <h5>本文作者:黄雪玲,真美读书会甘肃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甘肃校友会执行秘书长,千年雪祁连九酿品牌高级文化执行官、甘肃朗诵协会会员,甘肃省企业书法家协会会员,荣获全国“时代美声”朗诵大寒最具潜力奖。创作真美读书会名家推荐专栏文章七十余篇,报告文学百余篇,评论文章十余篇,诗歌《生命的回响》、《遇见你,于灯火阑珊处》等诗歌获评感动读者网络精品文章。</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