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性初随笔《“一二”与“八九”》

王性初

西窗剪语<br><br>“一二”与“八九”<br><br>王性初<br><br> 记得多年前,好友C君极力推荐一篇台湾企业家、就是那位被老美拿来敲竹杠的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写的文章给我。大约千多字,很快就读完了。掩卷沉思,感慨良多。提起张忠谋,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台湾半导体之父,台积电的掌门人。大家将他比作台湾的英代尔是当之无愧的。总之,张忠谋,当今计算机界巨擘,电子业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他写的这篇文章里,讲到有一天,友人向他求字,他写了四个字,曰﹕“常想一二”。有何意思?张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快乐、欣慰的事情。故要常想那一、二成好事。过不久,友人又来向张忠谋求字,他再写了四个字,曰﹕“不思八九”。连带上次的四字,他又加了个横批﹕“如意”。张忠谋非常感性地写道﹕常想一二……乃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开启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有一次深长的呼吸。<br> 有意思!一联是“常想一二”,一联是“不思八九”。人生在世,匆匆过客。你我来到这个世界,仓促地逛了一圈,一般活它个五六十载,再长些,混它个七八十年,够了吧?整天蝇营狗苟,做牛做马,从呱呱坠地到入土为安,吃喝拉撒,不是为生活劳累,就是为情感所困;要么颠沛流离,要么缺吃少穿;如今还时髦“润来润去”,偷渡越境。好不容易熬过苦难挫折,到了事业有成,子女发达,老两口已经腰弯背驼,两鬓染霜。一辈子操过多少心?几十年流过多少泪?不如意事,常八九啊。按张忠谋老先生的忠告,再苦恼也没用,不去想它,算了。还是常常想想一二成快乐的事吧。<br> 由是,趁有空特别打电话给C君,问问她最近有什么快乐的事,能否分享一二?她思来想去,告诉说有天晚上,家中失窃,真是不幸,让她又气又恼。但继而一想,她乐了。我问既然被窃,何乐之有?C君回应道﹕其一,只是失些钱财,并无伤及一根毫毛,全家平安,幸甚!其二,自家失了窃,无形中让其他人免于被偷,为他人排忧解难,实是乐事一桩;其三,小偷光临,人家一定有困难。我们破财消灾,也算是助人为乐嘛。再说,被窃的钱财反正也讨不回来,耿耿于怀,反而有损健康。C君如此豁达,如此“一二”,佩服,佩服。<br> 如此看来,在C君的世界里,还有什么“八九”与“一二”之分呢?思忖如今用“八九”衡量,可归乱世在道,诸如政治生态、两党厮殺、都市破败、经济萧条、种族歧视、枪支泛滥、病毒飘染、毒品猖獗、游民散落、贫富差距、枪击惨案……皆为“八九”树上結的恶果。不过进而推之,你我乃草芥之尘,又能有何作为?再而凝视窗外,树捎悄悄张出一芽新叶。哦,那不是在预告新春将来敲开门扉?是啊,春之“一二”将随之降临。让我们将“八九”抛之脑后。张开双手,迎接“一二”,常想“一二”,享受“一二”,如意“一二”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