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车辆和人流奔走在大地上,就像一群搬运时间的蚂蚁。天明来得晚,暮色临得早。纷纷微雨中,几许清寒,沁出丝许暖意。忽见街头路边那棵高高的红棉树,不知何时已除尽衣装,如一个干活冒汗的男人,赤裸裸着上身,一任流风偷去他壮硕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终究是离人又远又高,看不清高顶枝头上那已结的小花苞。再过一两个月,你平素不甚留意的时光,会在它们的枝头上相继爆炸。</p><p class="ql-block"> 每一天都在忙忙碌碌着营生。头顶上的LED灯若似沉默的朋友,只温婉的照着,柔柔的亮着。在广州生活了那么多年,已经不知休闲为何物,担忧房租房贷,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说了都是累。根本就没有心情去看日历,今天是什么日子,明天又是什么日子。人仿佛置身夜晚观看星辰,在雾海中寻觅远去的帆影。而自己,不知沉溺于何处。</p><p class="ql-block"> “今年你们回老家过年吗?”</p><p class="ql-block"> 直到来店里买糕点的街坊突然这么一问,我才幡然醒悟,又是要过年了。她们提醒了我,我还有一个远在西边的老家。虽不常住,好赖也是生养过自己的地方。如果仅一个街坊这么一问,倒也没啥的。但往往就集中在一段时间里,有好多街坊问了同样的问题。那急迫的语气里,我能读出更多的是挽留。希望整个过年的时间里,街坊们能看到我如常的开门营业。一天不见,就一天不习惯似的。我一时脑塞,竟不知己家在何处,好像东西两边都是,两边都有想念的人,有要做的事。若世上有一味药,服下后能把人分为两个便好了。</p><p class="ql-block"> 一边一家塞进去一个自己,这才是无憾的人生。然而现实境界中,我若存如此念,天非如此的应我所求。</p><p class="ql-block"> “荔湾路已经搭好了年宵花市的门楼和摊位架。”街坊们又补充着对我说。</p><p class="ql-block"> 其实荔湾路就在店前一百米外,非常近,只是没有很多时间去自由逛街,不晓得又一度的年宵花市将要准备开张了。我可能没有很多时间去逛仅举办三天的年宵花市,但对花市带来的人流照顾点生意倒是“馋意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况且,从年初一开始,一直到年初六,每天早上都有街坊来店里买刚出炉的蛋糕作为拜访亲友贺年的礼物。人们最悠闲舒适海吃海喝的时候,却是我们最累的时候。因此,再想念老家,乡愁再如糯米糍般的粘稠,也要从心间暂揭下来。留在广州过年,不辜负一年里,从头到尾帮衬,照顾生意的老街坊。</p><p class="ql-block"> 不是所有的相遇都能成为时光之缘,更不是成了缘分的都能结出好果,惟广州街坊给了我一生所梦,赐我最美的事业缘,结最甜的果在枝头。我无法辜负第二故乡的盛情!</p><p class="ql-block"> 于是,悠悠十几年间,每一年的春节,我们一家都留在了广州!这岭南宝地!</p><p class="ql-block"> 所以,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像时光长夜的一盏灯笼,默默地照耀在乡愁的深巷里,即使是冷雨萧杀的腊月底,也赋予我阵阵新年期盼。</p><p class="ql-block"> 年宵花市,来自各地的花果是主角。蝴蝶兰,牡丹花,百合花,玫瑰花,剑兰,大花蕙兰,梅花,菊花……,金桔,苹果盆景,凡是讨喜的充满喜庆氛围的四季植物,都能被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培育出来,选在这个隆重的时段集中到了一起。小时仅见过故乡岭上满山点缀的桃金娘花,村里果园里的梨花和油茶花,要不就是田间地头的菜花和小野花。在广州的年宵花市里,除了媒体文字上常听的名花,还认识了名字吉祥如意的诸如“黄金万两”(朱砂根)、“鸿运当头”(红掌),朱顶红、君子兰……</p><p class="ql-block"> 不来花市一趟,也许我一辈子都遇不上的千叶佛莲也在,千瓣齐绽于茎尖,叶叶似佛指张开。我佛慈悲啊,在渡我,渡我的漂泊,渡我的奋斗……</p><p class="ql-block"> 一颗心忽然安静下来,过往几多委屈悲辱,熙熙攘攘人群中,还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码头,让我满身沧桑的小船系泊。在这大年时节,第二故乡是深沉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老一辈人固守传统,光阴慢一会儿,静一天就好。新生代却潮起浪汹,不停地拍岸催水,现在的年宵花市,另一半已成了各种风味小吃,小玩件的集散地。人们不放过这一年一次就那么三天的人流汇聚,吆喝之中扯着财神的衣角不放。牛杂,糖葫芦,东南亚榴莲饼……,只要有一个胃作为子弹,必有一种美食在眼睛的扫视下阵亡。</p><p class="ql-block"> 也是因为遇上了年宵花市,让我也变成了一个花痴。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去逛,好想把见到的花都往店铺的天台上放。只是财神委身相许的时候少,五指缺乏钱细胞的我,与商贩讨价还价,买便宜点的金桔和水仙花,尾市处理的红掌。原本空无一物的天台上,忽落了几盆生机盎然的春之天使。它们便像是南国特有的雪花,飘落在我那渴望的眼睛中,暖暖的给我新春的盼头。</p><p class="ql-block"> 街坊买年桔,过了元霄节就扔掉了。而我可舍不得,也不像他们那么迷信,只要剪枝后还能出芽栽活,我都会让它们留下来陪我一年又一年。</p><p class="ql-block"> 一枝一叶总关情,绿意盈春怀。</p><p class="ql-block"> 仿佛它们是远方的老家,纵使我有更好的第二故乡,我也不会丢掉,哪怕是空盆子,我都把自己当成一粒来自远方的种子栽进去。有雨听雨,逢阳寐光。自己湿润自己,自己鲜亮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琴日(昨天)炸咗(了)一天嘅(的)油角酥,鸡仔饼好(太)费时间啦,自己冇(也没有)烤箱,从系(还是)喺(在)出边(外面)的饼店买吧。好食就得,冇管咁多。”</p><p class="ql-block"> 来帮衬的街坊还和我们聊着地道的过年美食。由于人手有限,做糕点就忙不过来,所以我们店平时不做中式点心。即使如此,街坊和我们聊天时,仍乐于跟我们探讨此方面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油角酥是广州街坊过年一定要备有的点心之一,如果“煎堆”是“钱堆”的寓意之托,那油角酥是真正抚慰胃的零食。油角酥以猪油、面粉、啤酒拌和擀成面皮,包烤熟花生碎、白糖、熟芝麻、椰蓉等馅料,扣压成肥肥的半月状,封口似项链形的锁边。后以中小火炸成金黄色后捞出,放凉后密闭存放,半个月后还能保持酥脆的口感,浓香让人欲罢不能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除了油角酥,鸡仔饼也是广州街坊的常备零食。油角酥只在过年时畅销,鸡仔饼则是全年都见到踪影。饼房烘烤鸡仔饼时,那浓香的味道飘到几里外,成了岭南街巷的一个特色。</p><p class="ql-block"> 关于鸡仔饼,就有来源于网上的文字如此表述:</p><p class="ql-block"> “鸡仔饼来源于小凤饼,而小凤饼相传是清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中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清咸丰五年初秋某日,主人伍紫垣接待客人,恰巧主厨不在,便叫小凤做一款广东点心给客人吃。小风见家里一时没什么原料,便到成珠楼将常储的惠州梅菜和五仁饼馅搓烂,加上用糖腌过的肥猪肉,再与精盐、香料等拌和,用饼皮包裹,捏成丸形,稍为压扁,放入炉用慢火烤烘至脆,取出待客。客人尝后深觉对该饼大加赞赏,问此饼何名。主人见此饼是小凤巧制,便随口说是‘小凤饼’。后来小凤饼被不断改进、提高。</p><p class="ql-block"> 半个世纪之后,广州河南(今海珠区一带)成珠茶楼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急中生智,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并用搓烂的月饼和猪肉、菜心混合为馅料,再调以南乳、蒜茸、胡椒粉、五香粉和盐,制作出甜中带咸、甘香酥脆的新品种“成珠小凤饼”,因其异味香脆而受到顾客青睐。小凤饼形状像雏鸡,故又称鸡仔饼。”</p><p class="ql-block"> 鸡仔饼的核心是冰肉,恰恰就是用平时人们吃一口就腻坏的肥猪肉制作的。把新鲜的肥猪肉洗净沥干水,切成小指头大的四方粒,加入白糖和玫瑰露酒拌匀,盛到盒子里,上面再铺一层白糖,置于冰箱中冷藏腌渍一个多星期才启用。这个时候油腻的肥肉发生了变化,加热熟后,冰肉会变得如水晶般透明,有股特殊的香气,吃起来脆脆的一点不油腻。</p><p class="ql-block"> 除此,咸水角,蛋散,咸煎饼……过年的空气中,飘散不尽的就是爆香的油味。</p><p class="ql-block"> 要说广州街坊和别的城市街坊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特别讲究吃,而且是讲究精致的。他们的精致不体现在视觉艺术上,而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在味蕾上最大限度的得到释放,所以他们不管制作什么食物,很少像川菜湘菜那样用很杂的增香辅料。就算一道年宴上必点的白切鸡,也就姜葱花生油三样辅料,却在火候烹饪技巧上加分,其鲜美不是别的菜系能相比的。</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成了纯粹的广州人。我们和街坊之间聊得最多的就是美食话题。在哪儿新开了一间饼店,哪一条街的及弟粥店味道如何如何,街坊们都一一和我们说。店里每次推出新品,街坊们品尝后,都会跟我们聊说味道细节,哪儿该改进,哪儿可以保留,像领一个半岁的婴儿学步一样,一步一步带着我们在羊城的岁月中前行。</p><p class="ql-block"> 刚刚在广州创业时,我们除了地理上不熟悉,对街坊的口味也是摸不着头。开始的前半年里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快到坚持不下去的地步了。如果是在别的地方,人们遇到不对口味的,也许就是扔垃圾桶一弃置之,但广州街坊就不同,觉得哪儿不合适了,第二天就来店里,不是索赔退换,而是告诉我们哪儿做错了。</p><p class="ql-block"> 在还没有开通收款码收款之前,经常因为没有足够的零钞换兑而发愁,街坊们就主动把自己平时积攒着的一堆零钞来跟我们兑换,帮我们度过难关。</p><p class="ql-block"> 这母亲一般的慈悲心肠把我们激动坏了。我们诚恳地听着,就算一两句刺耳,也听得津津有味。照着街坊的指导去做,在无数次的商海狂潮中,我们坚持下来了。一晃就是十几年了,花市在我们眼皮下开了十几次,梅花也在凄风冷雨中数度傲寒而开!</p><p class="ql-block"> 不变的是那颗坚韧的“广州心”。</p><p class="ql-block"> 大年夜,收摊得比平时要早一些。人们依旧在逛剩下的几个钟头的花市。手头一把扫来的花花草草,满脸喜气的站在红绿灯处等着过路口。跨过去,又是一年了。新与旧,就在一步之中完成交换。人们都希望,满心伤痕会随旧而落尽。新日子在期盼中走来,会与往岁不一样。更甜的,更鲜的,更美的,在走来。一如手上红红的梅花,雍容华贵的蝴蝶兰。明知道来年里会少不了熟悉的艰辛历程,仍坚决去忘记它,奈何不了也要抱住一次忘记。至少今天不会出现。就如我走上天台,夜幕下的大年夜,灯火灿烂,璀璨烟花里,天空赠我一襟星辉晚照!</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花市开完了就是春节了。每年的春节期间我们照常开门营业。大多店铺是关门回老家去度假了,只有我们及寥寥无几的两三间店铺正常经营。</p><p class="ql-block"> 如果大年初一这一天不下雨影响出行,街坊们大多选择在周边的景点游玩,不会去太远的地方。店子所处的区域就是荔湾西关,是最本土广州人的聚集地。而西关就是有名的永庆坊景区所在地,广州珠江台千集连续剧《外来媳妇本地郎》说的故事就是这儿。</p><p class="ql-block"> 永庆坊景区有广州粤剧博物馆和荔湾湖公园两大主景点,还是曾经名噪一时的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所在地。因此,吃住玩,每一样配套都是顶级的。</p><p class="ql-block"> 出门欢度新春佳节的人一多,帮衬生意的人也多。除了买一盒蛋糕,有的街坊还给我们一封过年利是。</p><p class="ql-block"> 在老家,过年利是只给小孩。但在广州,街坊见面,平时关系好的,都会给个利是祝福新春佳节。不得不说,广州本地人是真有钱,他们一整年几乎不用干活,单靠收房租什么的,就活得富足滋润。你街头遇见的脚穿人字拖,上穿宽松短裤子的,也许就是个千万富翁。即使这样,广州人包的利是封非常实在,不以数字来炫目。多是包的五元面额的,要不就是十元和二十元的。给自己亲人也一样,给个意思表达一下就够,不以数额衡量感情之深浅。</p><p class="ql-block"> 每得到一封街坊的拜年利是,就算只有区区五元二十元,也比看到营业额相对于平时高还要开心。这一天无法外出游玩的心释然了,那魂牵梦萦的乡愁也释然了。毕竟是街坊给开店的小老板拜年,那意义是不一样,更何况以往曾经在多个城市工作,投资,都没有像与广州街坊们相处暖心。与我的店子房东相处亦非常融洽,遇到困难都互相帮忙解决。曾在老家的某个城市投资过,一个小破市场承包公司一张口就一次性索要一年的租金,一遇到租户经营困难就快速撇清关系。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还是觉得广州街坊最懂我,知我。</p><p class="ql-block"> 而每一临近大年,和街坊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个广州老阿姨每次来市场买菜,回去路过我们店时,突然就走上来把一袋子的鲜果搁在柜台上让我们收下。阿姨偶尔也来买蛋糕,但我们确实没有帮过老人家什么忙,不晓得老人家此一举动的意思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向不会无缘无故接受别人的礼物,更何况是老人家给的,还是频繁给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想吃时会自己去买的,这一下老人家把我们当成是自己孙子一样投喂,把我们都整懵了。拒收,老人家一脸不高兴,收了,又让我们很不自在。</p><p class="ql-block"> 终于逮住一个让她老人家解释的机会。她说她所有的孩子孙子都自立了,自己有退休金,自己一个人花不完,瞧我们顺眼,跟她有缘,那颗善心便一发不可收拾了。</p><p class="ql-block"> 我说,你可以给更需要的人,我们想吃时会自己去买的。老人家便说不是什么人都能对上眼,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无缘无故给的。</p><p class="ql-block"> 我一时语塞,竟不知说什么才好。小时我就是由是一个五保户的老人帮带大,那时父母亲和爷爷奶奶要出工挣工分,顾不上我。而抚养我长大的老人早已去世多年,不想生活在广州的岁月里,那个熟悉的身影又回来了。真真实实的就站在柜台前面,一如当年我小时,她喂养我的样子,好像我还未长大,老人家又回来看我了。</p><p class="ql-block"> 私下里,我们店里的几个人称呼到她时,都称她为“十一太婆”,而十一太婆,正是小时候抚养我的老人家。</p><p class="ql-block"> 阿姨她老人家还和我们说她不久后要去疗养中心度晚年去了。果然,在不记得是哪一年的春节期间,她又一次往柜台上给了我们一封利是后,再也没有见到她老人家来市场买菜,再一次路过店门前。</p><p class="ql-block"> 不知老人家可否知道,我们现在还经常在想她。这个莫名其妙投喂我们的广州老阿姨,又一个新年要来了,如今过得可好。</p><p class="ql-block"> 您曾经给的好,我存在心底忘记不了,特别是在步来的新一年春节里,这次我不推辞了。阿姨啊,我等着您再给我封个过年利是!</p><p class="ql-block"> 人仿佛是尘世间最有温度的雪花,飘飘扬扬的散于光阴的每一个角落。总有缘分的数朵,聚集在一起,给你年的味道,春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那香气幽幽传来,如蝴蝶翩翩起舞于诗行。眼前到来的春色,就算花还少,也有彩梦在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