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京前门外西南的杨梅竹斜街,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故得名。后来,据说这胡同里有一个杨姓的媒婆能说会道小有名气,在清朝时便改称为杨媒斜街,到光绪年间,谐音雅化为杨梅竹斜街。</p> <p class="ql-block">街长496米,东起煤市街,西到延寿街。民国时期,杨梅竹斜街曾是有名的书局一条街,世界书局等七家响当当的书局都在此开设。这里也是一条文化书香之街,街里曾遍会馆、名人居所、票号等,康有为、谭嗣同、梁诗正、鲁迅、梁秋实、沈从文等不同时期的名流墨客,都曾经在此云集,许多建筑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走进斜街不远,便是民国时期的泰丰楼饭庄西楼旧址,现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斜街25号,曾是清乾隆帝御赐给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p> <p class="ql-block">斜街上还有湖笔大师戴月轩的故居、京剧武生杨小楼故居、评剧演员新凤霞故居等等。如今,基本上都变成大杂院,从头至尾偶们没有找到这些故居遗址。</p> <p class="ql-block">低檐的房屋,狭窄的小道,深灰色的瓦片,顺着这条街道行走,仿佛是在时间的节点上穿梭。</p> <p class="ql-block">青云阁:这是一座三层的轿子型建筑,有200多年历史,台球就是从这里引进的。</p> <p class="ql-block">青云阁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级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集娱乐、购物、饮食、品茶、服务等等于一身,是文士、官员、商贾、贵胄的消遣之所,蔡锷就是在此结识小凤仙的。</p> <p class="ql-block">在杨梅竹斜街,一些旧时风格的建筑中,“采瓷坊”的透明橱窗格外引人注目,古瓷残片拼成的旗袍裙装、鞋履、工艺品的精品展柜。</p> <p class="ql-block">轻透的布帘透过缝隙隐约可见古瓷碎片、首饰和瓷器衍生品,隽秀的字迹写着杜甫的《饮中八仙歌》,<b>“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b></p> <p class="ql-block">连进出的台阶都是碎瓷片拼接而成。方寸之间,将山水万物的中式意境之美化为我心之境。</p> <p class="ql-block">杨梅竹斜街虽然成了大杂院,但那文化气息,依旧浓厚。民国时期,书局扎堆,正中、世界、开明……都是这里的老住户。进步书刊、科技读物、外文书籍,这里可是思想碰撞的前沿阵地哦。</p> <p class="ql-block">现在整条斜街设计感爆棚的店铺,咖啡馆、书店、原创艺术品,成为文艺青年新宠儿。杨梅竹,生来就摩登!从明清到民国,再到如今的文创一条街,它的每一次转身都那么华丽。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等您来探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