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秘色瓷的起源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起源背景:环太湖文化区是古越族聚居地和制瓷业发源地,德清东苕溪流域是先秦原始瓷核心产区。秦汉时北人迁入,上虞附近成为东汉到孙吴高端瓷器核心产区。</p><p class="ql-block"> 唐代兴起:隋代开通运河,使江南豪门垄断地位动摇,为越窑发展创造条件。唐安史之乱后,江南开发加强,越窑逐渐鼎盛,形成“南青北白”格局,以慈溪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青瓷质量上乘。</p><p class="ql-block"> 晚唐五代鼎盛: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中首次提及“秘色瓷”。五代时,吴越国王钱镠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秘色瓷成为越窑最高等级产品。</p><p class="ql-block"> 秘色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皇宫用器,不仅是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也对世界陶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1956年至1957年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的第三层天宫中出土了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这是虎丘出土的重要秘色瓷文物,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重要秘色瓷珍品之一。</p><p class="ql-block">当年莲花碗面世后,没人知道这就是秘色瓷,直到法门寺地宫打开才知道莲花碗是秘色瓷。</p> <p class="ql-block">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内出土了13件套叠后置于一圆形漆盒中的瓷器,可与同出的石碑所载“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相对应,首次明确了这些器物为秘色瓷,让秘色瓷再次进入人们视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