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战时临危受命的丘吉尔首相</p> <p class="ql-block">英国中央财政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地下指挥所入口</p> <p class="ql-block">地下指挥所深入地下的甬道</p> <p class="ql-block">保密室的警卫员,戒备森严。</p> <p class="ql-block">高参在确定战斗目标,这里也是战火纷飞。</p> <p class="ql-block">话务员随时转接电话传达命令,这里也是战场!</p> <p class="ql-block">各种颜色话机连接陆海空三军,生死攸关。</p> <p class="ql-block"> 在英国王府白金汉宫附近,驻立着中央财政部的大楼,这是一座通体白色雄伟壮丽的建筑,前面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前面是一个鸟语花香的公园,构成一幅庄重与温馨的画面。可谁知大楼地下却隐藏着一座排山倒海,惊天动地的堡垒。这个堡垒由钢筋水泥筑成,隐藏在大楼底下的12米深处。这里曾经昼夜灯火通明,电话铃声不停,每分每秒都关系到三军将士的生死,大英帝国的存亡。这里,就是丘吉尔的地下指挥所,海陆空三军的统帅部,是他率领内阁官员,与法西斯作殊死斗争的坚强堡垒,他们在这里日夜运筹指挥,决胜千里,整整苦斗了六年,直到日本投降,希特勒自杀之后,才走出堡垒,重见天日。</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与家人走进这个堡垒,看到内面的设置及文物,感慨万千!丘吉尔,不愧于铁腕首相,英明统帅!</p> <p class="ql-block">指挥所内的会议室,共开了100多次讨论战略的会议。</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的作战指挥室,风雷滚滚。</p> <p class="ql-block">高参在研究作战方案,刀光剑影!</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在向内阁讲述战争态势,心情凝重。</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在与罗斯福密秘通话</p> <p class="ql-block">电讯员在翻译电报,一字一句都情系士兵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认真打印文件,这里也是前线!</p> <p class="ql-block">在打字机上打文件,一个字也不敢弄错。</p> <p class="ql-block">简陋的厨房,可见当时生活状况。</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的简单的卧房,可见首相的品德,</p> <p class="ql-block"> 地下指挥所这个堡垒由钢筋水泥铸造,上下两层,对外开放50多个房间,主要有办公室、会议室、地图室、资料室、打字室、配电室、无线电室、密秘通话室、首相内阁及其他成员卧室、还有厨房和餐厅等等。所有房间除会议室较大一点,其他的都不大,装修也很简单,象毛坯房一样。 来这里的人员有首相、政要、将军、高参、秘书、文员、技师、警卫等等,所有人的生活办公都在这里。从房间的装修,傢俱的安置,办公用具摆设,可以看出首相府的思想作风。</p><p class="ql-block"> 住在这里不舒服,因为离地面很深,有憋气和胸闷的感觉,抽风机飒飒直响,让人心烦。又无抽水马桶,首相也用便盆解决,女人就有更多不便。长期住在内面见不到天日,很憋屈。虽然包括首相在内的人都不愿住在这里,但为了打败法西斯,每个人都在里忠诚工作,不敢有丝亳懈怠。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品质。事后,他们都把在这里工作过,当成一种自豪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伦敦遭德军轰炸后的废墟。</p> <p class="ql-block">伦敦遭德军轰炸后的恐怖状态</p> <p class="ql-block">首相张伯伦,一副恐惧面孔</p> <p class="ql-block">首相丘吉尔,一副嫉恶如仇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的妻子霍齐尔安慰丈夫</p> <p class="ql-block"> 丘吉尔走进这个地下堡垒,有一段揪心痛苦无奈的经历,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1939年至1941年,希特勒以闪电战术占领欧州7个国家,成千上万的坦克以摧枯拉朽之势逼近法国,眼看就要直捣英国。首相张伯伦是个大怂包,对希特勒妥协被迫下台,丘吉尔临危受命接任首相。希特勒每天千架飞机轰炸伦敦,到处都是废墟,丘吉尔率内阁官员走进地下堡垒。当时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法国元首准备投降,美国总统袖手旁观。本国君主和内阁也很悲观,国王准备流亡加拿大,内阁官员要求他在24小时之内,拿出与希特勒谈判的文稿。丘吉尔把自己关在家里,痛苦无奈,不甘心未战就败。妻子劝慰他说“你去做你想做的事吧,现在到了你展示才华的时候了”。听了妻子的鼓励,有些欣慰,但难以抵挡内阁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英王爱德华六世来看丘吉尔,带来力量。</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在地铁上听取民众声音。世界上有几个领袖敢单独外出?</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在民众中发表演讲,决不屈服!</p> <p class="ql-block">民众被丘吉尔的演讲所鼓舞,决不屈服!</p>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二世年轻时也参军当汽车修理工,为战时服务。</p> <p class="ql-block">敦刻尔克英军大撤退,保存英军实力。</p> <p class="ql-block">敦刻尔克英军大撤退照片</p> <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美英加拿大三百万士兵在诺曼底登陆抢滩,给德军毁灭性地打击。</p> <p class="ql-block"> 正在揪心无奈之际,国王爱德华六世来见他,表示不走了,愿意与他在一起战斗。于是,丘吉尔便走出房舍,到地铁上去听听民众的声音,结果大家都不愿妥协。他有信心了,有办法了。便立即在内阁中发表意见,在民众中发表演讲,表示决不妥协,要与希特勒血战到底。上下都被他的决心与气势所折服,就连内阁中的投降派也转变态度。</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做了一件最果断有力的事。当时英国有4000名将士滞留在法国加莱,30万大军被希特勒围困在法国的敦刻尔克海滩,危在旦夕。丘吉尔立即命令加莱将士向敌军进攻,吸引他们,然后用船将30万大军运回本国,保存了实力。以后丘吉尔动员全国民众,全力投入抗敌,又与苏联美国联合,发起了震惊世界的诺罗底登陆大战,直到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1945年7月17日,波茨坦会议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p> <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在柏林坐在希特勒的宝座上</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辞职后专心画画写书,著作获过诺贝尔奖。</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妻子和女儿在地下指挥所用导览器听讲解。</p> <p class="ql-block">作者的外孙女,在地下指挥所商店戴上丘吉尔的帽子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丘吉尔,是一个很特殊的领袖。除了抗敌之功以外,最让我感动的是他的宽阔胸怀。他在二战中拯救了英国,可英国人却不选他继任首相。他面带笑容坦然辞职。他深有感悟地说道,“人们对伟人的忘恩负义,是一个国家伟大的标志”。因为伟大意味着老朽,守住老朽就放弃创新,阻碍了前进的步伐。</p><p class="ql-block"> 当遇到困惑时,听取民众的呼声,充分利用民众的力量,这是他的明智之举。一个首相,没有森严警卫,跑到地铁上去,也不怕行刺,多么自信!</p><p class="ql-block"> 丘吉尔的名言是“永不言败”。他辞职后继承努力,80岁时又被国民选为首相。当他91岁逝世后,英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国王破例出席,三军为他护柩,100多万民众自动涌向街头,为他送行,场面颇为震撼!被民众拥戴的领袖才是真正的领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