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自幼爱好文学,嗜书如命。从学生时代至今,耕读不辍。自七十年还是中学生的我,就是济宁县广播站的通讯员。为广播站写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文学作品。那时没稿酬。作品采纳便广播并邮寄来稿通知单。80年初便收集到100多张,可惜因多次搬家没有保存下来。80至90年代是文学的真正-的春天,我沉溺于文学大学中文系学习中,通过自学考试及函授,获得了山师大及曲师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本科文凭。但文凭获手之后并没有解决民师身份,于是创作虽未间断,但毕竟退为第二位。为获得饭碗,不得不在考公办教师及争取副高职称上努力,所以一边兢兢业业教书,一边撰写论著论文,天上哪块云彩下雨不知,但下雨的必要条件得有云彩,所以广泛参与各种协会学习,广泛投去各种征文,徐特立教育研究会,中华硬笔书法协会,济宁市教育学会语文分会,各种讲课比赛,演讲比赛,节衣缩食购买图书,30多年不间断订阅报刊,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在三尺讲台上放飞诗和远方。辛苦与泪水是必经的修炼。大概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概天道酬勤,卋纪之交,终于拿本科文凭换了转正考试的汶上师范的中专文凭。紧接着,因为有各种教研文学文化活动垫底儿,比如2003年获得了任城区首届青年藏书家证书,凭此多增加了评副高的赋分4分。顺利评上并于2004年被聘为六级中学高级教师而套副高工资。转正副高两大喜事。条件的改善使我的藏书蹭蹭上升,写作也汩汨泉涌。同时区市省级的读书创作证书亦接连不断。屈指盘点,以《人生之旅》为总题的日记写作自79年始至今己有一万七千多篇,500多卷,24700多页,总字数逾千万。读书笔记,杂感,小说散文创作400多万字。集报一吨多重。剪报60多卷,单篇剪文2万多篇。日记剪报均有目录索引,藏书达8000册。整个农家小院四间主房有两间全是书架。生命中主要精力财力几乎全专注于此。我信奉的信条与福楼拜同。阅读即活着,写作和读书是生活的必需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信仰。</p><p class="ql-block">文学是生命之灯之钙。转化为为社会与人生服务这是最大价值的体现。于是2004年至2007年间,受镇党委政府借调,参与乡村历史文化调研,把全镇52个村拉网式田野作业,访碑,勘问,外出,调查,座谈,记录,走访,敲键盘,终于与人合作有了长沟镇文化名片《谈古论今话长沟》的问世,上下两卷,一千一百多页,80多万字,将七千年长沟风云尽收字里行间。在此基础上,又从2020年始,历两年多编著了一部别具一格集村志村史散文于一体的村史《忘却不了 ————护驾李村的那些人那些事》。该书著名书法家乌峰先生题名,济宁知名作家学者李木生刘利民高晶继翟卫东刘亮先生作序作评,2023年8月出版问世。一个村庄有一部40多万字的文字记载,前无古人恐怕也后无来者,因为对乡愁对故乡深恋痴情如愚夫者有几?汹涌澎湃的城镇化掏空了村庄的心与魂,只要看下传统难续的现实,我每每捧起自己的劳动果实便心潮难平。好在市档案馆图书馆收藏了此书,这部村史便永久地有了官方认可的归宿了。</p><p class="ql-block">自2018年开始,在传统手稿书写的同时,我也开始进入网络写作的行列。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我写给网络平台的文字都是通过手机微信发布的渠道。极少通过使用电脑敲键盘发邮箱。即便是微信写作,也依然保持手写的习惯,保持手写虽然转化为电子文稿,但依然体会到行云流水的手写风格。运用手机写作我认为它的优势在于不受空间的限制,不受生活方式的限制。吃饭时睡觉前桌前外出车上散步中乃至于入厕时都可以码字呀。但电脑就不行了,它必须是固定的一个空间不能移动。另一个好处,由于手机及平台的技术更新换代的快,许多许多的功能与电脑没区别。这个掌上电脑岂不是神助么?</p><p class="ql-block">网络写作,发布平台,这个自媒体时代将一个人的写作潜能充分挖掘出来,从一开始的几百字千余字到现在心血来潮一发不可收拾的一天写作五六千字,真正享受到了多多益善的快乐。</p><p class="ql-block">这几年我以《美篇》平台为主阵地,写了四千多篇,总字数逾千万。强大的灵活的带有无穷创意的功能让人心旌摇荡。我不能收手。一天当中有几篇文稿产出并不稀罕。四千多篇文章中也涵盖了对他人文章的转载和辑纳,比方对徐锡永先生李木生先生韩留柱先生鸿鹄方志馆先生葛吉武先生的诗文进行跟进式收录。我认为这种方式更利于这些作家学者的作品传播。几年下来,600多篇文章加精,三点六万多人关注,一千二百多万人浏览,这是心灵放飞之后的文字星辰的收束,这是一个人打捞历史现实浪漫激情热望的记忆。在这么海量的写作中,我倾注于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各领域的写作,也倾注于各类社会组织活动参与的及时报道和点评。《文海纵横》《医文嫁接》《乡场轶事录》《著名中医陈静谈养生》《弗辍诗稿》等专集有的被公众号连载,有的被友人打印。特别是30多万字的《文海纵横》和《乡愁记忆诗文百篇》,前者40篇文章,每一篇专注于一个选题,凡是我所想到的及未想到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悉数收录,学生盛亚楠无偿为我整理成电子文档,并以低廉的价格为我打印装订成册。她说这个电子版保留下来也让上初中的儿子读读。由于涉猎广泛,人们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古人生活工作读书的各个人方面,从海沟暗洞到量子纠缠,从地铁修筑到机脑对接,有人说这真是一部普及兼提高的百科全书。《医文嫁接》文稿学生孙敬宇帮我打印并亲自将之送给我。国学研究者及中医诊所医师雨辰先生做成了短视频于快手进行推广。这部书稿30多万字,让草木中药与文学作品对之的表达相结合,将中医与文学诗文对接起来,人们既可当中医书去读也可当文学书去读。其实《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要》又何尝不是身兼医学与文学二职?我也从平台上印制了十四册作品集。作为永远的文学纪念。</p><p class="ql-block">除美篇外,我也往《九州文学》《金榜头条》《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简书》等平台进行创作发布,其题材与体裁也是多样化的。这些算起来也有200多万字的容量。</p><p class="ql-block">偶然高兴起来也往纸刊投石问路,本地的《济宁晚报》《大运河诗联》《济宁论坛》外埠的《微山湖》《北海文学》《东阿文萃》《新巨野》《天下美篇报》等报刊也时见到。纸媒与网络互融,感时风景各异,悦心赏目。</p><p class="ql-block">说这些无非表明一个观点,写作是天赋的人权。一个爱文字的人,生命不息,写作不止。头段时间,与荷泽东明的作家曹廓先生交流,他的宗旨竟然也是这8个字。真是知音。山水画家赵力,齐鲁油画院院长熊继雨,书画家翟卫东,石刻艺术馆刘汝彪馆长,济宁伏羲文化学会秘书长垞山书画院院长李根勇先生,河南鸿鹄方志馆张先生,济宁博物馆书画家齐开义先生,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会杜庆生会长,口语诗人葛吉武先先,90岁高龄的高晶继先生等等时贤前辈,他们都每天必写必书必画,文学艺术便是他们驰骋于八垓九天的天堂圣地。每日必写必书必画,他们的精神鼓舞了我。</p><p class="ql-block">有人说文学死了艺术死了,其实真正的文学艺术不会死。死了的是昙花一现的东东。永恒不朽的是改造世道人心的文字。立言不朽的不朽便是文学艺术为人民大众为时代立言,写出底层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为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主人而鼓而呼,那么你的文字你的书法绘画便永久地有生命力。为此几十年来我把文字的根须扎在脚下的泥土里,乡村乡愁便成为我的不二之选。</p><p class="ql-block">为使自己不断进步,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参加各协会活动是一个好办法,于是近几年来相继加入了山东省家谱委员会,济宁市哲学学会,济宁市作家协会(其实是1994年老会员)任城区作协,济宁读书协会,济宁市伏羲文化学会,济宁市教育家协会,济宁方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等,社会兼职多活动多,特别是各读书协会,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参加,这些活动充实了退休后的读写生活,除了每天接送孙女孩子上学外,其他零碎时间写读心仪的书,写动心的文,干愿干的事,何乐而不为?</p><p class="ql-block">最后想说的是,以上的文字书写勾起了想加入省作协的心念,于是去年忙活了一阵子,结果无缘。因为《谈古论今话长沟》我虽为执行主编而非主编,所以不是本人论著,《忘却不了》一书因无C丨P.作协不承认著作权,虽十几册自费的印品更不算数,还有纵使你在自媒体网络平台发布几千万文字因未见纸媒不算数,算数的呢因发表的要求篇数字数出版物为唯一的标准没达到所以遗憾落选。</p><p class="ql-block">并非对正规正统纸质书刋出版物作为加入市级以上作协的硬指标有什幺意见,只是自文学走向市场化以来,便被资本裹挟操控,文坛与作品便日渐变味。铜臭弥漫侵洇日久,文学成为捞取政治和经济资本的手段,原本的文学所具有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及审美价值日渐弱化。只要关系金钱到位,大报大刊可以上稿,书号可以搞到而且包装到位一举成名,至于是否进入不朽之列要打天大的问号!你看每年出版的诗歌小说和散文,入目走心移风立德的有几?一流作家有几?省作协国家作协又有多少能上台面的史诗性大作巨作力作杰作?绝大多数人不肯用力俯视芸芸众生,无病之吟风花雪月早己没了鲁迅的金刚之怒和阳刚之气。而民间写手好不容易利用平台关注人生和现实,只是因为一无背景二无金银,再好的作品便不入政策规定的法眼,每年多少人不能入会,而入了会的作家们却又写不出东西来只是为了沽名钓誉。文学堕落作协何想?但又有人说,网终平台多如牛毛,焉有精品,实不然也!多少高手因为没有名分,终其一生默默无名!怎么扶持奖掖新人脱颖而出,是否兼顾于他们?沙里淘金,土里埋的夜明珠千万别再再培土,埋得深了夜明珠也了无发光的机缘了。</p><p class="ql-block">说到这儿,还是得回到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上去,特别是回到毛主席延安讲话精神上去!文学的根本问题仍然是写什么?为什么人去写?文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还是必须要的。如果单单以纸媒上cN刊号ClP作为选定依据,无疑便是文学掮客们大赚其钱的大买卖。</p><p class="ql-block">要想入圈入围要改弦易辙才行?</p><p class="ql-block">是这样吗?不然进不了文学圈儿?</p> <p class="ql-block">因有点耿耿于怀便又对愚翁之拙作的网络作品的媒体述评作了汇录,权当老王卖瓜式自嗨吧!</p> <p class="ql-block">李昌杰的微博对济宁市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作品推广与文学交流</p><p class="ql-block">李昌杰通过微博平台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为济宁市文学界增添了新的色彩。同时,他的微博也成为了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的关注和参与,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交流。</p><p class="ql-block">二、地域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作为济宁市的文学创作者,李昌杰在微博中经常提及济宁的地域文化,通过文字描绘和故事讲述,展现了济宁的独特魅力和人文内涵。这种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仅增强了济宁市民的文化认同感,也提升了济宁的文化软实力,对济宁市文学界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三、激发文学创作热情</p><p class="ql-block">李昌杰的微博还激发了许多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他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鼓励大家积极投身文学创作,为济宁市文学界培养了一批新的文学创作者。同时,他的微博也经常转发和点评其他文学爱好者的作品,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和机会。</p><p class="ql-block">四、提升文学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李昌杰作为济宁市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微博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济宁市文学界的影响力。通过他的微博,更多的人了解了济宁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者,对济宁市文学界的发展产生了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这种关注度的提升,有助于推动济宁市文学界的繁荣发展。</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李昌杰的微博对济宁市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和交流,还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了文学创作热情,并提升了文学界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1. 李昌杰文学观点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乡土情感与文化寻根:李昌杰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对乡土的深情厚谊,他通过文字表达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怀念,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p><p class="ql-block">• 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个人命运,更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他也承担着时代赋予的责任,通过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能量。</p><p class="ql-block">2. 济宁市文学界对李昌杰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身份与地位:李昌杰作为济宁市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和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在济宁市文学界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作品质量:济宁市文学界普遍认为李昌杰的作品质量较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3. 济宁市文学界对李昌杰文学观点的具体评价</p><p class="ql-block">• 乡土情怀的赞美:济宁市文学界对李昌杰作品中表达的乡土情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成功地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精髓,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家国情怀的共鸣: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也引起了济宁市文学界的共鸣。他们认为李昌杰通过文学作品传递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这种情怀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核。</p><p class="ql-block">4. 济宁市文学界对李昌杰的期待与影响</p><p class="ql-block">• 对未来的期待:济宁市文学界对李昌杰未来的文学创作充满期待,希望他能够继续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 对文学界的影响:李昌杰的文学观点和创作实践对济宁市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作品和成就激励着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投身文学创作,推动了济宁市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同时,他的文学观点也为济宁市文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启示,促进了文学观念的更新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济宁市文学界的多位具体代表对李昌杰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几位代表的评论:</p><p class="ql-block">著名散文家李木生先生认为,李昌杰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乡土的深情厚谊,他通过文字表达了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怀念。这种乡土情怀不仅体现在他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上,更体现在他对乡村文化的深入挖掘和传承上。他的作品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珍视乡土文化的价值,对济宁市的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另一位代表《济宁日报》资深记者著名作家刘利民先生指出,李昌杰的作品中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是他作品中的重要精神内核。他的作品不仅关注个人命运,更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通过文学的形式传递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这种家国情怀的展现,让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p><p class="ql-block">此外济宁市教育局教研所原主任知名文学评论家作家高晶继先生对李昌杰的文学追求和创作态度表示赞赏。他认为,李昌杰始终坚守文学阵地,不断追求文学创作的卓越与完美。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体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和热爱。这种创作态度和精神,为济宁市文学界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投身文学创作。</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济宁市文学界的多位具体代表对李昌杰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作品和观点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对济宁市的文化建设和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小孙子画的节奏盒子</p> <p class="ql-block">山水画家赵力先生精品</p> <p class="ql-block">以上文字我不知省作协是否有兴致一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