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年寻踪:龙蛇元素文物里的华夏脉络(武博)

莲花开了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 <div>2025 年是农历乙巳蛇年,也是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div><div><br></div><div>蛇年春晚,最惊艳的是《白蛇传》。这次来武博赏文物,自然以寻龙蛇为乐。跟我走,去寻踪。</div><div><br></div>第一件: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清代(1644 - 1911年)。 局部 局部细看粉蛇青蛇 清代道光年间(1821 - 1850)的五彩龙凤纹碗<div><br></div><div>碗身绘有色彩丰富的龙凤图案,龙与凤的造型生动,体现了当时的制瓷工艺水平。</div><div><br></div><div>龙凤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高贵,常用于皇室和贵族用品上 。 </div>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这个国宝级文物,是仅存于世的以人物图案为主题的元代青花珍品,于1987年入藏武汉博物馆。<div><br></div><div>四爱之一的画面(下图),便是痴爱梅花的林逋。</div> 《楚辞·远游》有云,“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div><br></div><div>在岁月的长河中追溯中华文明的璀璨印记,“琬琰英华——馆藏历代文物珍赏”展隆重回归武汉博物馆珍藏厅!</div><div><br></div><div>展览分为七个部分:辉煌灿烂的青铜艺术、晶莹温润的玉器艺术、清新工巧的竹木牙雕艺术、朴实精细的砚台艺术、玲珑多姿的印章艺术、精巧秀逸的鼻烟壶艺术以及瑰丽斑斓的珐琅艺术。</div><div><br></div><div>各主题单元精挑细选的展品,展现了不同材质、工艺与美学风格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独特魅力。每件展品都独具品性神韵和艺术魅力,像青铜器、玉器、竹木牙雕器等,能给人们带来永恒的美感享受和智慧启迪 。</div> 这件名为凤纹方罍的青铜器,整体造型庄重,器身带有精美的纹饰,如兽面纹、凤鸟纹等,这些纹饰线条流畅,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高超的铸造技艺。<div><br></div><div>盖子和器身的设计独特,带有立体的装饰部件,增加了器物的威严感和艺术感。<br><br>凤纹方罍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这类器物不仅具有实用功能,也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载体,常出现在祭祀、宴飨等重要场合,彰显着使用者的身份与地位 。 </div> 这是一件名为饕餮纹瓿的商代青铜器,主要用于盛酒或盛水。瓿整体造型圆润,腹部较为鼓胀,底部有圈足 。<div><br></div><div>器身装饰有精美的饕餮纹,线条古朴且富有张力,彰显出神秘威严的气息,饕餮纹是商代青铜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与审美观念。<br><br></div> 饕餮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纹饰,具有丰富寓意:<div><br>一是象征权威与力量。</div><div><br>二是驱邪避祸、带来好运和繁荣的符号,也是帮助巫师沟通天地的主要形象。</div><div><br>三是体现对美食等的追求与向往。</div><div><br>四是表达敬畏与警示,倡导学会节制与知足,勿作“饕餮之徒” 。</div><div><br></div><div>五是展现工艺与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 </div> 窃曲纹龙柄四足匜 这件名为窃曲纹龙柄四足匜的青铜器,整体造型独特,器物主体呈瓢状,方便舀水或注水。器身装饰有窃曲纹,线条流畅且富有规律,展现出古朴美。<br><br>器物一侧有一个以龙为造型的柄,龙头雕刻精细,栩栩如生,增加了器物的艺术价值和威严感。底部有四个兽足,不仅起到支撑作用,也让整个器物显得更加稳重。<br><br>西周建立后,制定了严格的礼仪规范,沃盥之礼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匜(读作yí),就是在这种礼仪活动中用于浇水洗手的器具,常与盘配套使用。<div><br>贵族在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前后洗手时,用匜浇水,盘承接弃水,体现了古代的礼仪规范 ,是维护宗法制度和等级制度的象征物。</div> 博山炉 这件汉代的博山炉,整体造型独特,炉体呈半球形,底部有一个细长的支脚 。炉盖高耸,模拟了山峦的形状,上面雕刻有精美的纹饰并镂空,山峦间可能还刻有树木、人物、动物等图案。<div><br></div><div>当香料在炉内燃烧时,烟雾会从镂空处袅袅升起,营造出山峦云雾缭绕的美妙意境,极具美感。</div> <p class="ql-block">两尊佛像雕塑静静地伫立着。左边是一尊站立的菩萨雕像,她身穿长裙,头戴宝冠,右手持莲花,左手施无畏印,那安详的面容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慈悲与宁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右边则是一位打坐的释迦牟尼佛祖塑像,身披袈裟,双手合十于胸前,整个塑像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p> 这件造型精美的古玉器,为战国时期的双龙首玉璜 。<div><br></div><div>这枚玉雕的整体呈弯曲状,形似龙的形态,线条流畅且富有动感。玉器表面带有复杂的纹路,雕琢工艺精细。<br><br>古代玉龙形玉器不仅是精美的装饰品,也常具有特殊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 。 </div> 这件<b>乾隆款双凤交颈王执壶</b>,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器具,更是一件充满艺术气息的珍品。<br><br>壶身上双凤交颈的图案精美绝伦,仿佛两只凤凰正在亲密地依偎在一起。那细腻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的智慧与巧思。<div><br></div><div>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重要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双龙首玉璜的造型体现了战国时期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以及相关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内涵。</div><div><br></div> <br>这两件惊艳的文物,分别是玛瑙笔洗和琥珀秋叶碟。<div><br></div><div>左边的玛瑙笔洗呈橙黄色,带有白色和黑色的纹理,形状似一个不规则的浅碗,是文房用具,主要用于毛笔使用后洗涤余墨,同时兼具观赏价值。</div><div><br></div><div>右边的琥珀秋叶碟为鲜红色,雕琢成秋叶的形状,底部带有小小的支撑脚。</div> 青玉童子牧牛:<div><br><div>小童骑着一头大水牛,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div></div>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竹雕:</p><p class="ql-block">一个是明代的,达摩祖师的坐象,雕刻精细,线条流畅自然。另一个是清代的合和二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诗文牙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组“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体现出一种怀才不遇的心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营造出一种浪漫奇幻的氛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组“陶令门前舒秋草,此花开尽更无花” ,带有对陶渊明的联想以及对菊花的赞美。<br><br>这些诗文牙板集书法、绘画与文学于一体,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艺术审美和文化情趣,同时牙板作为一种工艺品,也反映了当时的雕刻工艺水平 。 </p> 牙雕“八仙仰寿”,蕴含着长寿、吉祥的美好寓意 这件明代的透雕龙纹玉带板。主体为白色玉石,采用透雕工艺,雕刻有精美的龙纹,龙身蜿蜒灵动,周围还饰有花卉、卷草等纹样,工艺精湛,线条流畅。<div><br></div> <p class="ql-block">龙纹圆池青玉砚,是一件古代文房用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由一块质地细腻的青玉精心雕琢而成,形状规整而美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砚台上的龙纹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故事。这方小小的砚台,承载着无数文人的梦想与才情,是古代文化的见证者。</p> “朴实精细的砚台艺术”<div><br>砚台,最早由研磨器演变而来,新石器时代的砚面已有砚堂和砚池之分,奠定了中国砚的基本形制;</div><div><br></div><div>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朱砚,形似箕状,开创了箕形砚的先河;洛阳西周墓出土的长方形石板砚,是后世平板砚的始祖;</div><div><br></div><div>汉代制砚选材广泛、样式多变,还将金镶嵌工艺和髹漆技术融入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瓷砚出现;</div><div><br></div><div>唐宋以来,随着名贵石材的开发,鲁砚、端砚、歙砚、洮砚等名砚相继问世。</div><div><br></div><div>此时的砚台根据石材构图、施艺,还有砚上镌诗、题铭,集雕刻、书法、绘画等艺术于一体,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 。 </div> <div>茶壶主体呈蓝绿色,上面绘有色彩鲜艳的花鸟图案,花朵绽放,鸟儿灵动,周围还有枝叶点缀,十分精美。壶柄和壶嘴的设计也很精巧,壶柄带有花纹装饰。</div><div><br></div><div>茶杯内部为蓝绿色,外部黄色底色上装饰着花朵图案。</div><div><br></div><div>托盘为黄色,边缘及盘面布满了多彩的花纹 。</div><div><br></div><div>整套茶具色彩绚丽,图案细腻,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高超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div><div><br></div><div>真想拥有一套这样精美的茶具。</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