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母文

梁庄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痛悼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母韩巧玲,生于农历1947年九月十四日;农历2010年正月十二日十时整登仙而去,享年64岁。我母从少年时期就参加艰苦的农业劳动,长期生活在短缺的年代,从少年时代就操持繁重的家务,上奉我爷爷、婆婆,下抚育我兄妹三人,对上仁孝,对下仁慈;精纺细织,不舍昼夜,勤耕细作,不论秋冬。不但照顾一家老小,也还和睦四邻乡亲。特别是老父九五年羁患中风以来,精心照顾老父达十五年之久,从照顾我爷爷、婆婆、老爸到抚育我们兄妹,直至看护孙辈,祖孙四代,简单到日常亲伺汤药,繁琐到婚丧嫁娶,无不勇挑重担,未尝推辞。在有生之时,心里装着每一个人,唯独没有她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起早贪黑,寒来暑去,常年以往,积劳成疾。羁患恶疾以来,表现出惊人的坚强,不论自己遭受多大的痛苦,总自己独立克服,在住院和养病期间,饮食起居都亲力亲为,而没有劳烦任何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之所亲,莫过于母子,我每有发烧感冒,老母都寸步不离,然而,老母登仙之时,我尚在深圳,回来后听说老母在弥留之际只有酸泪淋漓,所痛者自己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老妈多次对我说“离开这个世界不做难,难的是离开的时候不能见儿子一面,儿子小的时候贪甜,长大的时候要挣钱,就不知道老妈有不能割舍的挂念。”痛哉!谶言成真,能不悲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值老母登仙之时,追忆我母恩德,可以长痛哭者有五:我母上奉养老人,下抚育儿孙,屎一把尿一把,所历者凡数十人。然而,她连一餐饭、一顿药都自己亲力亲为,受母沧海之恩而不能滴水报之,能不痛哭吗?此其一;我母自少经历艰难苦苦,刚刚过上小康生活就羁患恶疾,好的不曾吃,好衣不曾穿,所享福分何其浅短,能不痛哭吗?此其二;我母一生操持大小事体不计其数,瞻前顾后,对得起每一个人,而今天做儿女的拿什么对得起她老人家呢?如此抱憾能不令人痛哭吗?此其三;我母匆匆而去,尚有老父要操心,尚有孙辈不放心,老人怅然而去,心有余念,令人能不伤感而痛哭吗?此其四;我母精明一世,经验丰富,后辈需要指点迷津而不可得,能不痛哭吗?此其五。幸好先人远去,慈容犹在,慈音犹存,她的爱心已化作一颗成熟的种子,播撒在后人的心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英雄行为,但她敢做敢当,勇于面对困难,承担任何责任的精神,正是英雄节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有金山银山,不如父母在堂,家有高堂的儿女要及时行孝,还要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们的亲朋好友,最后告慰我的老母亲,我一定照顾好我的老父,照顾好我的妹妹,抚育好儿子,你放心地一路走好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