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中国—欧洲中心》 作者:筛边打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都的中国—欧洲中心:中欧合作的西部枢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欧洲中心(又称“一带一路”交往中心)坐落于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是一座高192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地标建筑。自2017年5月启用以来,它不仅是成都对外开放的象征,更成为中欧科技、贸易、投资合作的核心平台,被誉为中国西部对外交往的“新窗口”。 </p><p class="ql-block">功能定位与架构 </p><p class="ql-block">作为中欧政府共同支持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欧洲中心集“商贸、交往、服务”三大功能于一体: </p><p class="ql-block">1. 对欧商贸中心:聚集跨国企业总部、供应链金融等机构,如挪威Opera中国区总部、法国Sigfox物联网公司、亚马逊国际创新中心等,推动中欧技术交易与产业合作。 </p><p class="ql-block">2. 对欧交往中心:设有欧洲文化艺术中心、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等,吸引36家国际机构入驻,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巴伐利亚州成都代表处等,为中欧政商往来提供便利。 </p><p class="ql-block">3. 对欧服务中心:配备五星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及“一站式”双语服务平台,为外籍人士和企业提供政务、中介及生活服务,覆盖180余项审批事项,开创全国涉外服务先例。 </p><p class="ql-block">为何选址成都?</p><p class="ql-block">成都作为中国西部国际影响力最强的城市,具备多重优势: </p><p class="ql-block">地理与交通枢纽:成都向西依托“蓉欧快铁”和中欧班列,连接欧洲腹地;航空方面,天府国际机场投运后,进一步巩固其“一带一路”核心支点地位。 </p><p class="ql-block">-国际化基础:成都拥有21家外国领事机构(中西部第一)、104个国际友城,国际航线数量及海外影响力排名全国前列,为欧洲企业提供了成熟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p><p class="ql-block">政策与产业支撑:成都积极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聚焦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与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欧洲科研机构合作紧密。例如,2025年2月,德国中小企业代表团考察成都三大产业园区,计划在汽车、环保等领域深化合作,凸显成都的产业吸引力。 </p><p class="ql-block">成效与未来展望</p><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中国—欧洲中心已入驻170余个重点项目,涵盖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高成长领域。其带动的中德创新科技园、中欧智能制造合作园区等项目,加速了欧洲技术与中国市场的对接。此外,成都通过该平台成功举办多届欧洽会(原欧盟轮流举办),吸引28国企业参与,成为欧盟在华唯一创新中心永久会址。 </p><p class="ql-block">未来,该中心将助力成都建设“双循环发展先行区”,目标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对欧开放合作标杆,进一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强化成渝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战略地位。 </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中国—欧洲中心不仅是成都天际线的一颗明珠,更是中欧合作从愿景到实践的关键纽带。它依托成都的地理优势、政策红利及国际化底蕴,持续为西部地区注入开放动能,成为中国与欧洲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冕雀》作者:留影无声</p><p class="ql-block">冕雀(学名:Melanochlora sultanea):共有4个亚种。体长20-21厘米,体重34-49克。混群栖于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层,以大型昆虫为食。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p><p class="ql-block">一般不常见于低地的常绿林。混群栖于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层,频繁出现于森林,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常绿森林和稀疏的边缘,也发现于竹林,灌木,再生林地区和农田附近的大树上。普遍在低于海拔1200米的范围活动。</p><p class="ql-block">2025.01.10拍于尖峰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春天浣花》 作者:黄良富</p> <p class="ql-block">《成都青龙湖的北长尾山雀》作者:睿智</p> <p class="ql-block">《雨中杜甫草堂》 作者:伟伟</p> <p class="ql-block">《绵阳涪江罗纹鸭》作者:五四风暴</p> <p class="ql-block">《初春 青龙湖踏青人》 作者:打酱油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胸太阳鸟》作者:川西大伟</p><p class="ql-block">黑胸太阳鸟 (英文名:Black-throated Sunbird,学名:Aethopyga saturata),是雀形目太阳鸟科太阳鸟属的小型鸟类。直译: 黑喉太阳鸟。其特征为细长而向下弯曲的嘴,常见于溪流边的开花矮树丛。分布于印度次大陆至东南亚,包括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南部。在中国,尤其在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和贵州西南部较为常见。</p><p class="ql-block">黑胸太阳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夏季可上至1500-2100米的低中山地区。它们主要以蜘蛛、甲虫、蚂蚁、花蕊、花瓣、种子和嫩叶为食。通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会形成小群体或与柳莺等小鸟混群。</p><p class="ql-block">繁殖期为5-7月。在森林中的树上、灌丛和竹丛上筑梨形巢,主要由植物纤维、须根编织而成,内部垫有细草茎和棉绒。每窝产卵2-3枚,卵色淡粉红或纯白,带有深褐色斑点。</p><p class="ql-block">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至越南南部,具体包括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和越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乐山美景》作者:钟俊茹</p> <p class="ql-block">《龙泉山野拍鸟》作者:龙泉老农</p> <p class="ql-block">《黄腹扇尾鹟》作者:闷墱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