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接上篇两个老顽童自驾出广东省境地,直奔福建永定土楼群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闽西的崇山峻岭间,隐藏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建筑——福建土楼。</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型建筑,主要分布在中国闽西南山区,建造形态独特,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 它们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客家人的智慧与坚韧,也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明代初期,徐氏家族开始在这里建造土楼,初溪村是徐姓客家族人的聚居地。</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都在初溪,分别是600岁的集庆楼和30岁的善庆楼。</p> <p class="ql-block"> 它们以黄土和砂石为主要材料,经过无数匠人的巧手雕琢,形成了独特的圆形或方形结构。这些建筑不仅外观雄伟壮观,内部更是布局精巧,功能齐全。</p> <p class="ql-block"> 每一座土楼都仿佛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承载着客家人对家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p>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即永定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永定区,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永定土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范。</p> <p class="ql-block"> 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p>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分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种类。</p>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展示了客家人的智慧,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 永定土楼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p> <p class="ql-block"> 土楼被誉为“没有大门的中国客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方楼也叫四方楼,是客家土楼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凡是有圆楼的地方必会有方楼,且建造的历史也比圆楼早。方楼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p> <p class="ql-block"> 圆楼,又称圆寨,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寨是堡垒,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成为有效的准军事工程。</p> <p class="ql-block"> 圆楼是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p> <p class="ql-block"> 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p> <p class="ql-block"> 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p> <p class="ql-block"> 初溪土楼群,由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福庆楼、藩庆楼、善庆楼、鸿庆楼等组成,其中的集庆楼是福建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p> <p class="ql-block">集庆楼:最古老的圆土楼。</p><p class="ql-block">绳庆楼:欣赏木雕和壁画。</p><p class="ql-block">善庆楼:体验土楼生活氛围。</p> <p class="ql-block"> 初溪土楼群是永定区内最原始、最具客家人文色彩的土楼,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土楼群”。</p> <p class="ql-block"> 其中的集庆楼是福建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p> 集庆楼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位于初溪村北面溪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永定现存最古老、结构最特殊的圆土楼。</p> <p class="ql-block"> 600岁古老的集庆楼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由徐姓纸业家族精心打造。</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全楼木制结构不用一枚铁钉,与厚度近2米的生土墙一道经历了近600年的风霜雪雨。是“客家土楼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由两个环圆形组成,外圈顶层外墙设置了9个了望台及多个梯。第四层楼外墙的檐下有4个瞭望台,整个土楼仅有一道大门。</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依山面水,与紧邻的4座圆土楼和31座方土楼相呼应,构成风光秀丽的初溪土楼群。</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是永定现存圆楼中年代久远又结构特殊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 一般圆楼,小的设置两处公共楼梯,大的设置4处楼梯,底层相通且层层环廊通达,相互往来,十分方便。</p> <p class="ql-block"> 唯独集庆楼,按底层每户从1楼到 4楼各自安装楼梯,各层通道用木板隔开,72道楼梯把全楼分割成72个独立的单元。</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楼内设置了大型客家民俗博物馆,共展出各个时代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房间、楼梯、隔墙全用杉木材料构建,全靠隼头衔接,不用一枚铁钉。</p> <p class="ql-block"> 集庆楼它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以沉稳的姿态,静静诉说着几百年的风雨历程。</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是大地孕育出的神奇宝贝。那圆形或者方形的模样,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圈,把里面的人和事都圈在一种独特的氛围里。</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里的回廊、房间错综复杂,就像迷宫一样充满了探索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善庆楼与集庆楼相邻,是圆形土楼民居。坐南朝北,占地约630平方米,土木结构,高三层。</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它就像一个慈祥的老者,包容着一代又一代的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土楼,仿佛能听到先人们的欢声笑语。土楼里的一砖一瓦都像是有生命的,它们凑在一起,就组成了这么一个充满魅力的大家伙。这是建筑?分明是一件超级巨大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在土楼里漫步,仿佛能看到几百年前的人们在这里忙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土楼就像一座时光的堡垒,把过去的记忆牢牢锁住。</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土楼里面,里面是一圈一圈的房屋,就像一个大家庭紧紧地抱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大大的院子可热闹啦。白天的时候,小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唠着家常。</p> <p class="ql-block"> 在土楼内,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客家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p> <p class="ql-block"> 土楼就像一个巨大的怀抱,把生活的美好都拥在怀里。</p> <p class="ql-block"> 看到土楼里晾晒的衣服、玩耍的孩子,觉得这里充满了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土楼里的一户人家,主人热情地招待我,他笑着说:“土楼啊,不管谁来,都能找到家的感觉。”真的是这样,土楼里的人们相处和谐,大家就像一家人似的,这种感觉太温暖了。</p> <p class="ql-block"> 每一层楼的功能还不一样。底层一般是厨房啦,你能想象到那种炊烟袅袅的画面,各种美食的香味在土楼里弥漫开来。</p> <p class="ql-block"> 楼上,就是住人的地方,房间一间挨着一间,虽然不大,但是充满了家的温馨。</p> <p class="ql-block"> 走进土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耸的楼门。楼门上方,常常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书写着楼名或吉祥的话语,寄托着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穿过楼门,便来到了土楼的核心区域——天井。天井四周,是错落有致的房间和走廊,每一间都宽敞明亮,通风良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的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村民们的生活,他们的热情与淳朴,让这里充满了家的味道。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客家人世代居住,繁衍生息,共同抵御着外界的风雨和侵扰。</p> 绳庆楼 <p class="ql-block"> 绳庆楼是正方形土楼民居,坐南朝北,占地1482平方米,土木结构,由内外2座正方形土楼组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 绳庆楼位于初溪土楼群的南端,是初溪土楼群的一部分。建于清朝嘉庆四年,方形土楼,坐东朝西。</p> <p class="ql-block"> 绳庆楼高3层(12米),面宽26.1米,进深24.5米,每层有24间房间,采用内通廊式结构,设有4部楼梯和1个大门。现住有12户,共72人。</p> <p class="ql-block"> 绳庆楼的建筑风格独特,楼后高前低,天井后面连接着后厅的“庭槐”上下厅式砖木结构祖堂。</p> <p class="ql-block"> 祖堂上悬挂着清乾隆癸末年制的“德式乡闾”牌匾,堂内有木雕“狮子夯梁”,墙上有梅兰等花草彩绘,绳庆楼外还建有25间二层土房,形成了“楼包厝、厝包楼”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绳庆楼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更是福建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诉说着过往与未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绳庆楼楼外建有25间二层土房护着土楼,形成楼包厝、厝包楼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方方正正的绳庆楼。宛如一座古城堡,庄重而典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仿佛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瓦片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p> 善庆楼 <p class="ql-block"> 善庆楼坐落在福庆楼东南面,圆形土楼,坐北朝南,内通廊式,设一门出入,中间天井以花岗石铺面。</p> <p class="ql-block"> 从远处看,土楼在青山绿水间显得那么醒目,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中的点睛之笔。</p> 福庆楼 <p class="ql-block"> 福庆楼位于初溪村东南部,是初溪土楼群中唯一一座以“福”字命名的椭圆形土楼。</p> <p class="ql-block"> 福庆楼占地660平方米,单环,高3层,每层有30个房间和1个大厅。一、二层不开窗,设有3部楼梯和1个大门</p> <p class="ql-block"> 福庆楼的建筑风格独特,祖堂位于内院中间,为正方形单层建筑,福庆楼的命名寓意幸福绵绵,象征着必有余庆。</p> 潘庆楼 <p class="ql-block"> 潘庆楼坐落于初溪村中部,集庆楼南侧。长方形土楼,坐南朝北,占地约8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初溪土楼群的楼名中间都带有个“庆”字,藩庆楼也不例外,这寓意着人丁兴旺、万事如意,体现了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部分,藩庆楼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是研究客家文化和土楼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p> 余庆楼 <p class="ql-block"> 余庆楼位于湖坑镇实佳村,是一座方楼,建于沼泽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座楼因其坚固的结构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余庆楼后面有一个名为“泥王关”的传奇人物,他以偷窃和轻功著称,尽管他的行为不佳,但他的故事为这座楼增添了许多色彩</p> <p class="ql-block"> 余庆楼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独树一帜。</p> <p class="ql-block"> 土楼建筑巨大,外形宛如砖塔,极富古色古香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虽然历经千年风雨,但她稳固的身躯依然屹立在山川之间,宛若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 沿着山路漫步,看到那些色彩斑斓的土楼,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板路前行,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仿佛在引导我探寻土楼的奥秘。路旁的小溪潺潺流淌,好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p> <p class="ql-block"> 永定初溪客家土楼,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建筑群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厚重,也可以领略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p> <p class="ql-block"> 福建土楼,大多依山傍水,就地取材,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巧妙地构建出一座座规模宏大、结构奇巧的民居建筑。 </p> <p class="ql-block"> 这些土楼,无论是圆形的、方形的,还是五凤楼式的,都无一不展现出一种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的美感。 </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家族凝聚力。</p> <p class="ql-block"> 阳光斑驳地照在我脚下的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岁月的回响,心中满是对这片独特建筑风貌的不舍与眷恋。</p> <p class="ql-block"> 离开福建土楼时,夕阳如同熔金般洒落在那古老而神秘的圆形建筑上,给这趟旅程画上了一个温馨而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土楼巍峨的身影渐渐融入远山淡影之中,每一块夯土、每一片瓦檐,似乎都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让人心中充满了不舍。</p> <p class="ql-block"> 踏着青石板路,回望那一座座镶嵌在绿意盎然间的土楼,它们宛如历史的守护者,静静地见证着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带着满载的回忆与感动,轻轻踏上了归途,而福建土楼那份独特的韵味,已悄然镌刻在心底,成为一段永恒的旅程记忆。</p> <p class="ql-block"> 地图相册记录着我们旅行中真实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手机随拍; 泰山 春 2024年月1月18日</p><p class="ql-block"> 整理编辑; 春 2024年2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