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热带风光

山川

斯里兰卡风光 <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3日至19日,笔者游览了斯里兰卡的科伦坡独立广场,班达纳克国际会议中心,莲花电视塔,最美海滨铁路。尼甘布鱼市,圣玛丽大教堂,丹布勒野生动物国家公园,康提佛牙寺,康提湖,加勒,美瑞莎,马塔勒等地。坐船游览印度洋观篮鲸,观海龟,观海豚。亲身体验了斯里兰卡热带海岛风光。</p><p class="ql-block"> 斯里兰卡号称是上帝留在印度洋的一滴眼泪,是世界各国游客的度假天堂,是人类的伊甸园。(The Democratic Socialist Republic of Sri Lanka),简称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是一个位于南亚次大陆以南印度洋上的岛国,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相望。属热带季风气候,接近赤道,终年如夏,无四季之分。地势中间山地高四周沿海平原低,农林渔业和水力资源丰富。总面积65610平方千米,全国分为9个省和25个区。截至2023年,斯里兰卡总人口为2203万人,</p><p class="ql-block">僧伽罗族、泰米尔族、摩尔族是三大主要民族,居民70.2%信奉佛教。</p><p class="ql-block">2500年前,来自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移民至锡兰岛建立僧伽罗王朝。公元前247年,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其子来岛弘扬佛教,从此僧伽罗人摈弃婆罗门教而改信佛教。公元前2世纪前后,南印度的泰米尔人也开始迁徙并定居锡兰岛。从5世纪至16世纪,岛内僧伽罗王国和泰米尔王国之间征战不断。16世纪起先后被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统治。18世纪末成为英国殖民地。1948年2月获得独立,定国名锡兰。1972年5月22日改称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8月16日改国名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p><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是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创始成员,也是英联邦、G77、不结盟运动和联合国的成员。其首都科伦坡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服装加工业为主。</p><p class="ql-block">2022年,斯里兰卡国内生产总值为77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74美元。</p> <p class="ql-block">到达斯里兰卡班达纳克机场迎接献花</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独立广场‌,斯里兰卡独立广场的雕像是斯里兰卡开国总理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Don Stephen Senanayake),他是斯里兰卡的国父‌。森纳那亚克生于1884年10月20日,于1952年3月22日逝世。独立广场是为了纪念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而建立的,广场中央的独立纪念堂模仿康提王朝时期皇室接见朝觐者的大厅而建,四周有60只石雕狮子,每只狮子代表一位斯里兰卡历朝历代的国王。‌</p> <p class="ql-block">独立广场不仅是斯里兰卡的标志性文化广场,也是当地人喜欢聚集的地方。广场周围有绿色的草坪和喷泉,晚上有许多人来此散步、休息。独立纪念堂的梁柱上刻有大象、狮子和描述斯里兰卡佛教史的图案,体现了康提文化的风格。此外,独立广场附近还有科伦坡大学,使得这一地区成为斯里兰卡的重要文化和教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莲花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是斯里兰卡标志性建筑,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采用斯里兰卡当地寺庙特有的八角形平面,外部为由40根雪花白大理石柱子组成的外廊,符合热带建筑的特点。柱端镶嵌的金色花纹,以及入口处四根具有斯里兰卡民族风格的柱子,则体现了斯里兰卡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厦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建,于1973年5月竣工,建成并投入使用30多年来,在斯里兰卡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纪念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展览中心和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分别于2003年1月和4月落成,与大厦构成统一的整体,被誉为“中斯友谊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班达拉奈克会议中心已成为斯里兰卡国际国内重要活动的场所。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市政大楼</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科伦坡学生坐车</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教师</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机场佛像雕塑</p> <p class="ql-block">中餐馆</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市容市貌</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海滨铁路</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的海边小火车是斯里兰卡著名旅游打卡点。这段火车线路位于斯里兰卡西海岸,轨道紧贴印度洋。乘客可以全程近距离观赏海景,体验独特的锡兰风情。</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尼甘布鱼市</p> <p class="ql-block">美瑞莎鱼市</p> <p class="ql-block">狮子岩是在斯里兰卡锡吉里耶城的一座真真实实构筑在橘红色巨岩上的空中宫殿,有着澳洲艾尔斯岩的自然奇景,更有着化不可能为可能的人工奇迹,不得不让每位初到的游客瞠目结舌、大叹神奇。</p><p class="ql-block">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斯里兰卡“文化金三角”其中的一个顶点,并且也是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世界级珍贵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狮子岩复原图</p> <p class="ql-block">咏斯里兰卡狮子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狮岩傲立碧天中,古韵遗风映晚虹。</p><p class="ql-block">巨兽残躯藏旧梦,琼楼断壁诉前雄 。</p><p class="ql-block">岩间画影千年妙,岭上苔痕百代融。</p><p class="ql-block">踏迹寻幽思往事,山川胜迹韵无穷 。</p> <p class="ql-block">尼甘布圣玛丽教堂</p> <p class="ql-block">西格利亚野生动物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摩崖大佛</p> <p class="ql-block">康提佛牙寺,又称“达拉达·马利戛瓦” (Dālada Maligawa),位于康提湖畔的佛寺,始建于1595年。</p><p class="ql-block">佛牙寺是斯里兰卡著名的佛寺,以供奉斯里兰卡国宝释迦牟尼的牙舍利而闻名,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加勒古堡‌,位于斯里兰卡西南沿海地区,距离首都科伦坡约100公里,是一个融合了欧洲和南亚传统建筑风格的典型堡垒城市。加勒古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最初由葡萄牙人建造,后在17世纪和19世纪经历了荷兰和英国的改建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p><p class="ql-block">加勒古堡占地36公顷,三面环海,北部与陆地相连,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堡垒。其城墙高达6、7米,墙体厚重,显示出其强大的防御功能‌。古堡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包括钟楼、碉堡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欧洲的建筑艺术,还融入了南亚的文化传统‌。</p> <p class="ql-block">康提国际酒店13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康提湖</p> <p class="ql-block">康提舞蹈演出</p> <p class="ql-block">出海观鲸</p> <p class="ql-block">海龟</p> <p class="ql-block">蓝鲸</p> <p class="ql-block">海豚</p> <p class="ql-block">海上踏浪</p> <p class="ql-block">西格利亚晚霞</p> <p class="ql-block">蓝菠萝</p> <p class="ql-block">红菠萝</p> <p class="ql-block">酒店</p> <p class="ql-block">美瑞莎风光</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服饰</p> <p class="ql-block">高跷钓鱼,高跷钓鱼是斯里兰卡一种独特的捕鱼方式,渔夫坐在插入海底的木杆上钓鱼,远远望去像是在踩高跷,非常有趣。这种捕鱼方法据说是因为以前没有钱买船的渔民想出的办法,在近海海浪中竖起木桩,手持没有钓饵的渔竿,等待海中的鱼上钩。</p> <p class="ql-block">渔港</p> <p class="ql-block">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斯里兰卡的西南海岸,有一片充满生机的马渡河红树林。在这里,我们乘坐小船,穿梭在茂密的树林中,感受着海风的轻拂和空气的清新。红树林,这个名字来源于它们独特的红色树干。这些树木生长在海岸线上,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在这里,有各种鸟类和动物,如大蜥蜴,长尾猴等。它的皮肤与树的颜色完美融合。水中的水母,它们像翡翠一样美丽。马渡河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岛屿,其中一座小岛上还建有一座印度庙。这里还有鱼疗站,供游客体验鱼疗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海龟保育院</p> <p class="ql-block">**《锡兰札记:在破碎的珍珠上寻找永恒》**</p><p class="ql-block">**文/斯里兰卡旅游感悟**</p><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的尼甘布渔港,咸腥的海风裹挟着叫卖声涌来。黝黑的渔夫们赤脚踩在成堆的银鱼上,浪花在铁皮渔船间卷起细碎彩虹,远处教堂尖顶刺破薄雾,像一支指向天堂的银箭。这幕人间烟火与神性交织的场景,恰似斯里兰卡给予我的初步印象——这片曾被唤作“印度洋珍珠”的土地,始终在战火、海啸与复兴的轮回中,倔强地缝合着破碎与完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殖民记忆与佛国禅音**</p><p class="ql-block">漫步科伦坡街头,时光在建筑褶皱里层层剥落。独立广场青铜雄狮爪下的弹孔尚未完全褪色,班达纳克国际会议中心的混凝土曲线已划破天际。当莲花电视塔的玻璃幕墙倒映着圣玛丽大教堂彩窗时,恍然惊觉这个国度如何将殖民伤痕酿成混血美学。而在康提佛牙寺,暮色中的檀香与诵经声漫过康提湖面,金顶下供奉的不仅是释迦牟尼的牙齿,更是一个民族在动荡中紧握的精神锚点。那些赤足捧莲绕殿的信徒,让我想起丹布勒石窟里千年未改姿态的卧佛——任外界王朝更迭,这里始终保持着向内的禅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铁轨尽头是宫崎骏的海**</p><p class="ql-block">当海上火车在加勒至科伦坡的轨道上摇晃时,《千与千寻》的幻境突然有了现实注脚。锈红的车厢门忽开忽合,印度洋的蓝时而泼进来,咸湿的风掀动纱丽一角。戴头巾的少女捧着茉莉花束穿行,卖咖喱角的小贩在靠站间隙跃上车厢,整列车如同漂浮的岛,载着人间烟火驶向水色尽头。这种魔幻感在加勒古堡达到顶峰:荷兰殖民时期的棱堡城墙外,戴氧气瓶的潜水少年正跃入珊瑚礁群,十六世纪火炮与二十一世纪冲浪板共享着同片碧海。</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与鲸同游的哲学课**</p><p class="ql-block">美瑞莎外海的浪涌中,当四十米长的蓝鲸从船底滑过时,人类惯常的时空尺度突然失效。这地球上最庞大的生物优雅地吞吐着印度洋,背脊如移动的岛屿,喷出的水雾里悬浮着微型彩虹。同船的生物学家轻声道:“它们心脏有轿车大小,却只以磷虾为食。”突然读懂斯里兰卡人将菩提树奉为圣物的深意——真正的强大从不必张牙舞爪。归航时遇见海豚群跃出水面,幼豚紧贴母豚身侧划出完美弧线,这画面让马塔勒海龟保育中心的场景愈发深刻:刚破壳的小龟在志愿者掌心挣扎着爬向大海,沙滩上蜿蜒的足迹,写满生命最原始的悲壮与浪漫。</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后记:珍珠重缀**</p><p class="ql-block">临别前夜在加勒城墙看落日,十六世纪的荷兰石砖仍留有英国殖民者刻下的潦草诗句,而卖纱丽的妇人正用华为手机播放宝莱坞舞曲。这个国家像它的锡兰红茶,在殖民者带来的苦涩中淬炼出琥珀色的醇香。当内战弹痕逐渐被三角梅覆盖,当破产阴云下依旧有学童对着游客笑喊“Ayubowan”(愿你长寿),突然明白何为“破碎的完整”——珍珠本就是在伤痛中孕育的光泽。或许正如佛牙寺那盏千年未灭的油灯,有些文明,愈是颠沛流离,愈能照见永恒。</p><p class="ql-block"> 当今世界各种文明都在进步,科技正在以雷霆之势敲碎不同文明之间的篱笆融入全球。地球村人类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交流将更加广泛,旅游使我们走出家门,看到更大的世界。体验了更多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编辑:刘茂平</p><p class="ql-block">制作完成:2025.2.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