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于2月23日即将开学报到,昨天下午两点二十分钟,我和长子下楼,计划去骑会自行车,到哥哥家院子推上自行车后,儿子选路朝西夭村方向而去,我紧跟在后面。时已早春,天气回暖许多,前天下的春雪,街道路面完全消融,只是湿漉漉的,柏油马路使得更加黝黑。</p><p class="ql-block"> 儿子对户外运动十分热爱,一路当先,不到十分钟来到西夭河边,在平直地水泥路上,时而快速前行,时而沿路返回,冲现在我面前,让我骑车追逐他,我们父子俩有说有笑,疲惫之余,我们推车步行,随意环看周围景物。儿子斜着自行车,双腿叉开坐在车座上,遥望北山景物。</p> <p class="ql-block"> 我在观赏河湾里乱石、残雪、流水等美景,儿子兴奋的喊道: 爸爸,高空飞翔的三只鸟儿,身形怎么这样庞大,鸣叫声响亮。我急忙转过身,朝儿子所指方向看去,用手机抢拍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 这几只飞翔的鸟儿,从庞大体形、灰黑颜色、洪亮叫声和飞行速度,我判断认定是鹞子。我们父子俩仰头细看,一只鹞子从北山飞到和平家园的高楼檐边,滞留片刻,又振翅飞翔,直冲北山树林。第一次见到鹞子,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下午放学回家的路上,大阳老家邻村的一位牧羊爷爷,在左胳膊厚皮垫上,架着一只英武的灰褐色鹞子,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吸引了一群孩子们围观,据说这只鹞子,能飞行山野抓野兔子和野鸡。</p><p class="ql-block"> 对于鹞这种鸟类,生物学上介绍如下: 鹞子学名叫“雀鹰”,像鹰而小,肉食性,多捕食鼠、兔和小鸟。雌雄羽色不同。我国常见种如白尾鹞,雄鸟头、颈带青灰色,背部灰色,下体白色泛青,尾上覆羽白色。雌鸟上体带深褐色,下体褐色较淡,都缀有斑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颜色的个体适应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捕食。</span>鹞是一种极具动感和爆发力的鸟类,其特点包括扁平的面部、贴地飞行、灵活的动作和强健的爆发力,是传统戏剧中“鹞子翻身”动作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 第4张鹞子图片来自网络,表示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