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33回教学得法荣获县市先进</p><p class="ql-block"> 打抱不平雄辩邻里乡亲 </p><p class="ql-block"> 话说我当四五年级的班主任,教复式班,教学任务很重,但我教学得法,学生爱听,工作上感觉还是顺利的。</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下午,我们在杨佳中心小学开会,听到收音机里播音员用沉痛的声音播送伟大领袖毛主席不幸逝世的噩耗,都震惊了。我感觉一股冷气从背上升起,觉得大厦将倾,国家今后怎么办?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九月十八日,中央在天安门城楼召开毛主席追悼大会,天安门广场百万群众参加。全国各省市县公社均同时举行追悼会,全国降半旗,车船飞机停开,鸣笛三分钟,向毛主席默哀,人民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天安门广场数千人因悲伤过度而昏厥于地,两三千人被送进医院抢救。表达了人民对毛主席逝世的无比悲伤之情。联合国下半旗志哀,一百一十多个国家下半旗志哀,五十多个国家举行了悼念毛主席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伟大领袖伟大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p> <p class="ql-block"> 我和桂华结婚后,她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我在大队学校教书。我们工作勤勤恳恳,桂华有喜了,我万分高兴。可是在一九七七年五月份,全县一场急风骤雨似的计划生育战开始了,说是人口超过了计划,我和桂华都二十七岁了,生第一个孩子也要引,不引产就停止你的工作。到处抓人,整得鸡飞狗跳,杨发槐也无法帮助我,劝我说掉了工作不值,面对不可抗拒的野蛮行为,我们只好窝着一肚子火忍痛去引产,结果是一个男婴,这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那时,各地医院的厕所里倒满了引产的婴儿,真是一场大屠杀啊!我想,这不是党中央的政策,是地方上当官的想出风头所犯的罪呀!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那时的计划生育搞得太左了,太不人性化了。</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八月份,岳母龚淑芳得了败血症,经多方救治无效去世,终年四十八岁。给桂华的打击除了引产还有这丧母之痛,这给她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正房还有两间草房需要改成瓦房。山上的大树已经砍光了,只剩下一些小树,好在父亲早有准备,家中备好了木料,我到乐德去请了杨海荣的父亲这个老木匠大伯来负责,又请河东老战友胡高水来帮忙,因为他在部队时是在木工班工作,有干木活的基础。又请陈正荣,辜义留来改桷子板。几天功夫,就把两间草房改成了瓦房。后来,又请人将有烟灶改成了无烟灶,我家的居住条件更好了。</p><p class="ql-block"> 七七年上期要放暑假了,我教的五年级是毕业班。六月十五号,我们四名老师凌晨三点带着十八名小学毕业生步行五十里到荣县真容照相馆照毕业照。天不亮就走,上午九点才到荣县,我们立刻去照相,照了相,逛了一下大街,到面店吃了一碗面,又往回赶,经常吩咐同学们注意安全。回到家就夜幕降临了。那时,本地没有照相的,交通不便,只能如此辛苦。</p><p class="ql-block"> 当时推荐上初中,十八个人只有郝玉华选掉了,十七人上初中,到二大队余家塆学校去读,当时杨佳的学校很多,在鼎盛时期(1976年——1988年),计二大队学校带初中近五百学生,三大队学校近二百学生,四大队学校近二百学生,五大队学校设初中近五百学生,六大队学校近一百五十学生,七大队学校近二百学生,八大队学校近二百学生,杨佳中心校一千学生以上。全公社八所学校计近三千学生。所以,当年的计划生育如鬼子扫荡,二00四年,杨佳地区已无村小,只有中心校设初中有中小学生近千人,到二00八年,杨佳只有小学六个班,有学生二百多人,是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话说我的月薪那时是二十元,每月要交一元到生产队作积累,生产队才分粮食给我。虽然待遇低,可是我教学很努力,教学能力深得群众和同行的赞赏。每期学校的计划,总结都是我执笔,他们几个在旁边提供口头材料,我写好后由杨发槐上交中心校领导。</p><p class="ql-block"> 七八年五月,我教的第二个毕业班二十二人,再次由我们四位老师步行带到荣县照毕业照。</p><p class="ql-block"> 七八年恢复考试制度,我的二十二名毕业生升初中十四人,升学率比全公社的百分之四十五高十九个百分点。</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我教的班级和本人取得以下一些奖项:</p><p class="ql-block"> (一)奖状</p><p class="ql-block"> 1、奖给</p><p class="ql-block"> 三大队小学参加女子乒乓球赛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共青团杨佳公社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杨佳公社小学革命领导小组</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卅日 </p><p class="ql-block"> 2、奖给</p><p class="ql-block"> 三大队小学参加女子乒乓赛第二名。</p><p class="ql-block"> 共青团杨佳公社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杨佳公社小学革命领导小组</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卅日 </p><p class="ql-block"> 3、奖给</p><p class="ql-block">三大队小学:</p><p class="ql-block"> 荣获杨佳公社一九七八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小学男子篮球赛第二名。</p><p class="ql-block"> 杨佳公社小学</p><p class="ql-block"> 杨佳公社团委 </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六月一日</p><p class="ql-block"> 4、奖给</p><p class="ql-block"> 三大队小学:</p><p class="ql-block"> 荣获杨佳公礼一九七八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女子乒乓球赛第二名。</p><p class="ql-block"> 杨佳公社小学</p><p class="ql-block"> 杨佳公社团委 </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六月一日</p><p class="ql-block"> 5、奖给</p><p class="ql-block"> 杨佳三大队小学一中队:</p><p class="ql-block"> 先进红小兵集体</p><p class="ql-block">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荣县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六月一日</p><p class="ql-block"> 6、奖给 </p><p class="ql-block">杨德金同志:</p><p class="ql-block"> 优秀红小兵辅导员</p><p class="ql-block"> 荣县文教局</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六月一日 </p><p class="ql-block"> 7、奖给</p><p class="ql-block">杨德金同志:</p><p class="ql-block"> 红小兵优秀辅导员</p><p class="ql-block"> 共青团自贡市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自贡市教育局</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六月一日 </p><p class="ql-block"> 8、奖状</p><p class="ql-block">杨德金同志:</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度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荣县文教局</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二月</p><p class="ql-block"> 9、奖给</p><p class="ql-block">杨佳三大队小学一年级:</p><p class="ql-block"> 你们在七九年上学期期终县统考语算成绩取得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杨佳小学</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p><p class="ql-block"> (二)奖品</p><p class="ql-block"> 1、一九七八年六月一日自贡市教育局奖我钢笔一支。</p><p class="ql-block"> 2、七八年度荣县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奖我现金奖二十五元。</p><p class="ql-block"> 从以上获奖可以看出我教学工作是出色的,家访工作也做得好。除了本村的家访外,我和杨发槐曾到乐德大石坝到学生王国良、赖义荣、吴国辉、范德洪等家中拜访,关心学生,深受群众称赞。</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下期,全国开始在一年级使用统编教材,原来教学用省编教材。乐德区教办举办新教材培训班,我教了两个毕业班后要教一年级,便参加了培训班。杨佳去了八人,乃是我、伍达福(后因生二胎下岗,其后当村支书,他的超生子结果在二0二一年还当上了副县长)、林朝荣(后因教学差下岗)、杨伯芝(后因乱牲下岗)、张俊仪、许润容、程玉华、杨慧荣(精简下岗),我们几个的合影至今还在,第一排右一就是我。</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十月一日国庆节这天,我和桂华可爱的儿子杨英伟出世了,我们一家人高兴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八二年度我被评为杨佳公社优秀党员</p> <p class="ql-block">我被评为七八年度荣县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七八年被评为自贡市红小兵优秀辅导员</p> <p class="ql-block">七八年被荣县文教局评为红小兵优秀辅导员</p> <p class="ql-block">乐德七八年新教材培训班杨佳学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半夜吃桃子,指到𤆵的捏”,又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下面的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九年三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路过杨修成坎下,听到了斜对面山上保管室传来了吵闹声,我知道今天开生产队会,不知闹出了什么事。我连忙急步下山下冲再上山,来到保管室,保管室座落在上大土。我见大家闹得面红耳赤,陈正和,曾海州,曾运林等犹如斗胜的公鸡昂首挺胸,洋洋得意,三弟杨德华则百口莫辩,默默无语;有的人则坐山观虎斗,不发表意见。</p><p class="ql-block"> 我问队长陈正和:“你们为什么事吵啊?我在对门山就听到了。”</p><p class="ql-block"> “什么事?去年晒的花生种二千五百斤今年称少了五十多斤。杨德华经手的,他却说不出少的原因来,有的社员在怀疑是不是他有问题。”陈正和对我解释说。</p><p class="ql-block"> 曾运林阴阳怪气地说:“五十多斤干花生不是小数,肯定要有个交代,可杨德华说不清楚。”</p><p class="ql-block"> 副队长曾海州说:“人不怪人理怪人。没有撬墙挖壁,怎么少的,保管员肯定要说个子曰。”</p><p class="ql-block"> “凭天地良心,我没拿过一颗花生,保管室晚上有人看守,两人一班,不可能出问题,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杨德华辩解道。他的辫解显然软弱无力。</p><p class="ql-block"> 我把事情听了个来龙去脉,便振振有词地说:“大家不要吵了,听我说几句。去年晒花生时,我父亲病了,多数是杨德华经手的,星期天我也在,我看到入库时由许大爷称秤,杨德华记账。”我问许泽华:“许大爷,是不是你称秤,杨德华记账?”</p><p class="ql-block"> 许泽华说:“是!”</p><p class="ql-block"> “去年晒花生时,生产队是不是买了二十来个新箩筐,大家看到的,入库时是不是新箩筐装的花生?”我问大家。</p><p class="ql-block"> 大家答:“是的!”</p><p class="ql-block"> “入库时,许大爷扣的几斤皮一个?”我问。</p><p class="ql-block"> 许泽华说:“一律扣六斤!”</p><p class="ql-block"> 我说:“问题就出在这里,入库时新箩筐湿,每个重七斤多点,许大爷扣的六斤,每个就少扣了一斤多皮,五十箩就少了五十多斤干花生。我还看到一个问题,许大爷入库时称得平,出仓时称得望,这跟数字不合也有关,你们看是不是这个道理。反正我没看见杨德华拿一颗花生回家。你们应该依理依据办事情,不能凭猜测办事情。”</p><p class="ql-block"> 群众一听我分析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都说:“对的,应该是这样,怪不着谁,新箩筐本身就比旧箩筐重。”此时,跳得凶的几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p><p class="ql-block"> 真是:教书育人名声扬,</p><p class="ql-block"> 仗义执言理气壮。</p><p class="ql-block">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