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春,美好的时光,微微春风吹绿了树枝丫头,沉睡的原野被唤醒,洒满了星星点点若有若无的小草,天空格外澄澈透明,阳光也变得轻柔,洒下一地温暖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趁着这个美好的春日,几位书友相聚在一起,乘着董老师的专车,一路飞驰,去到孟津书友杨老师的工作室,学习交流。</p> <p class="ql-block"> 龚首一老师的作品,端庄大气,酣畅淋漓,写的真好!挂在杨老师工作室的最显眼的位置,让我们一进来就看到并惊艳到了。</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工作室布置的典雅大方,收拾的纤尘不染,阳光从外面照进来,满室生辉,让人心情格外舒畅。</p> <p class="ql-block"> 举起董老师写的精美作品,来呀!大家来合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 我在空白挂历上画的山水画,送给杨老师聊表寸心。</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学生写的作品,据说才学了几个月,怎么样?写的好不好?怪不得有天赋异禀一说呢,这位学员是不是写的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 看到《祀三公山碑》帖,大家不禁手痒痒了,一个个跃跃欲试,这真是书法爱好者的共性,愿意尝试一下不同书体的用笔方法,大概这就是古代碑帖的魅力吧!</p>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小试牛刀,不一会儿就写完了,来,展示一下吧!写的还真不错!</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以大草最为擅长,见到碑帖也磨拳擦掌来上一篇习作当练笔了。手上功夫自带,写的真好。</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写的小心翼翼的,生怕写坏了。不一会儿功夫也完成了一篇习作。相当不错!</p> <p class="ql-block"> 李丽老师也在大家怂恿之下,奋笔疾书,完成了习作。虽说是初试隶书,那写的也是相当不错滴!</p> <p class="ql-block"> 这么开张的字,上手练习练习肯定还是有好处的,在杨老师指导下,写上几个字,体会一下《祀三公山碑》帖的用笔奥妙之处。</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董老师要写作品了,看看吧,一会儿功夫一幅楷书作品完成了。《岁月静好》,是赞叹也是祈愿,是对现在生活的描述,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期望。我们不能忘记,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看到背后挂满墙的字了吗?都是杨老师的杰作!用笔干练,墨迹酣畅,功夫下到家,自是不一般,不愧是龚老师的学生,也是我们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书友们一时兴起,轮番上阵,各展才能。</p> <p class="ql-block"> 就写一幅《晴耕雨读》吧!就像书里说的古人那样,“晴起躬耕三分地,雨来坐读半架书”,虽然现在无地可耕,笔耕不辍也是可以的呀!</p> <p class="ql-block"> 这幅《晴耕雨读》,笔友喜欢,就又为他写了一幅,以后要好好学习行书才是,不然落款老是写不好,影响心情。</p> <p class="ql-block"> 书友们端端正正地坐在杨老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学校,青春的记忆闸门一下打开了……来来来,请杨老师和董老师为我们再上一堂课吧!让我们再享受一下青葱岁月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的这幅作品是怎么创作的?请给大家讲讲呗!在大家盛情邀请下,杨老师终于为大家讲了这幅作品的创作及制作过程,各位书友很受启发。</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说在制作的过程中,做了一条,又停顿了半小时,做第二条,两幅纸就有了色差。这也是制作的经验,留给大家收藏了。</p> <p class="ql-block"> 想想杨老师多么励志,一时各位书友赞叹不已,佩服之极。</p> <p class="ql-block"> 董老师也站在讲台上,一本正经的为大家讲解书法作品,一瞬间,恍若变成小学生,张开双眼,紧盯着黑板,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生怕漏掉一个字。</p> <p class="ql-block"> 孟津之行,收获不小,书友们爱好相同,志趣相投,相约相聚,欢声笑语不绝。夕阳西下,这一天如白驹过隙,一瞬间就过去了,可留下的都是满满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