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论“作画贵有古意”》</p><p class="ql-block">“作画贵有古意”,这一观点犹如一盏明灯,为中国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所倡导的追求纯真、高尚、朴素、平易等“古意”,蕴含着深厚的艺术智慧和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古意,并非是对古代绘画形式的简单模仿和复制,而是对古代绘画所承载的精神特质的传承与发扬。(画家在书房中,仔细端详着一幅古画,若有所思 )纯真,意味着摒弃杂念,以一颗纯净的心去观察世界、感受生活,将内心最本真的情感倾注于画笔之下。</p><p class="ql-block">高尚,则要求画家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作品能够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朴素,强调的是摒弃浮华与繁琐,用简洁而有力的笔触表现事物的本质。平易,是让作品贴近生活,贴近大众,让观者能够轻易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和情感。</p><p class="ql-block">在当今时代,艺术创新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只有“古意”犹存,“新”才有其新的意义。如果一味追求新奇和独特,而抛弃了古意中的精髓,那么所谓的“新”就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持久的生命力。(一位年轻画家盲目追求创新,作品却显得空洞无物 )</p><p class="ql-block"> 古意是中国画的根基。古代的绘画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正是因为它们蕴含着古意。(博物馆中,人们驻足在古代名画前,被其古意深深吸引 )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线条优美流畅,人物形象生动,传达出的那种诗意与浪漫,便是古意的体现。又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雄伟壮阔的山水间,透露出的雄浑与质朴,也是古意的彰显。</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在创作中融入古意,便是在与历史对话,与传统相拥。这种传承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汲取古人智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画家在创作时,借鉴了古人的笔法,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现代元素 )古意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支撑,让我们在面对新的题材、新的技法时,能够保持对艺术本质的坚守。</p><p class="ql-block">同时,古意也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考,是我们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国际艺术展览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古意吸引了众多外国观众的目光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持和发扬古意,有助于中国画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展现出强大的自信和魅力。</p><p class="ql-block">总之,“作画贵有古意”提醒着我们,在中国画的发展道路上,不能忘记传统,不能丢失灵魂。只有让古意与新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国画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p>